清代的四大水师中实力最强的是(清朝河神朱之锡)

河神朱大王鞠躬尽瘁

清代的四大水师中实力最强的是(清朝河神朱之锡)(1)

  浙江义乌《梅陇朱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朱起潮总纂,清光绪二十 四年、光绪三十四年合订本,今缺卷八、九、十三,存十二册

  尽管从历史上来看,我国从古到今就是一个洪水泛滥的国家。但自然灾害并非不能预防,不能治理。从某种角度而言,洪涝灾害的肆虐,不是暴雨太多,而是政府有关部门对暴雨、对防洪治水缺乏正确的认识、判断和重视。每有洪涝灾害肆虐,国人都揪动着心,不由得想起了那位被世人尊为“河神”的朱大王朱之锡来。

  朱之锡,字孟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顺治十八年(1661)加太子少保,康熙元年(1662)进阶资政大夫。朱之锡治理黄河、淮河、运河长达十年,殚精竭虑,卒于任上,年仅44岁。曾被乾隆皇帝追封“助顺永宁侯”。而“河神”“朱大王”的尊称,亦并非空穴来风,是郑重载人于《清史稿》中的:“徐、兖、淮、扬间颂之锡惠政,相传死为河神……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南巡视河工,始允大学士阿桂等请,封助顺永宁侯,春秋祠祭。嗣加号曰‘佑安’,民称之曰朱大王。”

清代的四大水师中实力最强的是(清朝河神朱之锡)(2)

朱之锡世系

  朱之锡的老家在义乌江畔的义亭镇陇头朱山头下村,风景优美,绿树成荫。据《梅陇朱氏宗谱》载:“宋绍兴四年(1134),有讳贯,字珍华,因举进士不第,从乌伤县蒲墟归隐于兹。”至七世绍九,讳肇,字本初,号梅陇,又晚号归农,中明洪武己卯(三十二年,1399)举人,永乐元年(1403)授户科给事中,始创建宗祠,并访诸先进采摭蠢残辑为宗谱。由于其性好梅,绕居植之,后人雅称祖居地为梅陇里。

  朱之锡家族的家谱,明初由梅陇公创修后,依次有正统五年(1440)慎轩公续修、清顺治十七年(1660)朱之锡三修、康熙四十九年(1710)四修、乾隆十五年(1750)五修、四十年(1775)六修、六十年(1795)七修、嘉庆二十一年(1816)八修、道光十年(1830)九修、二十六年(1846)十修、咸丰九年(1859)十一修、同治六年(1867)十二修、光绪四年(1878)十三修、二十四年(1898)十四修,三十四年(1908)十五修。后又有民国七年(1918)、十七年(1928)、民国二十七年(1938)等续修。光绪二十四年《历次修谱董事诸公劳绩记》:“再修于国朝宫保梅麓公,其间量能任事,缺焉不书,自是厥后或三四十年而一修,或一二十年一修,或数年而一修。”查诸暨、义乌一带家谱,历修次数多,与这样数年、十数年一修的风俗有关。梅陇朱氏家族从清初朱之锡三修到民国的三百年间,就有十六修之多,可见一斑。

  上海图书馆藏《梅陇朱氏宗谱》自乾隆四十年至民国二十七年共九次修本,但均为残本。除光绪四年八本、光绪三十四年十四本,余均存一二册。《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称光绪三十四年本十四册为全本,作十三卷首一卷,并注“目录标十二卷”。但是谱《编次各派领藏宗谱目录》注明“每部十五本”。上图藏本应该还是缺了一册的。

  在这历次的修本中,光绪二十四年十四修与三十四年的十五修合并在一起,是在十四修的基础上增加新印了十五修的内容,但仍保留了十四修的旧本。吾所藏者,即十四修与十五修合并的本子。惜缺了卷八、九、十三共三卷三册,存十二册。其中卷二有两册,故推断上图藏本缺者,或为卷二的其中一册。

  吾得“河神”家谱,颇有戏剧性。是谱在2007年10月初出现于上海城隍庙某书摊,被友人看到,即电告于我。因是残本,又索价极昂,未亲自上手也就不敢造次,只好放。几天后,此谱在孔网上拍,当时因外出应酬,再次失之交臂。但几天后,友人再告此谱现在江阴某书友的手上,对方愿以此谱跟我交换我所收藏的《江阴谢氏宗谱》。《谢氏》全为二十册,今缺后半部八册,亦存十二册。十二册残本换十二册残本,谁也不吃亏。绕来绕去,就这样把“河神”家谱请了来。

  本谱中,关于朱之锡的内容极为丰富,如《梅麓公行略》《资政大夫总督河道提督军务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梅麓朱公墓志铭》《崇祀录》《济宁州舆情具呈详请入祠》《入祠仪表》等,又有朱之锡所撰的《太学念章丁公暨元配蒋孺人行状》《明故礼部儒士化宇丁公行状》等文稿,于研究朱之锡,自是第一手资料。

  对于朱之锡治河,《梅麓公行略》如此记载:“其治河也,董口淤,从石碑口迤南新河二百五十丈,接连大河,以通飞挽,山阳、苏嘴五大险工,丛弊一清。条议中州夫役分别远近渐次调用,人服其公,清理旷尽银两,达部充饷。其惠民莫如轸恤,夫役沸州路,当子午挽舟之夫,勋以万计,僵卧于道者不可胜数,具纤夫苦累。一疏备陈,其不堪者六,曲有调剂者四。上嘉其奏,下部议覆,立碑于道,民困少苏。会岁稷山左中州淮南,道馑相望,设法倡赈,全活者众。奸民朱明量诬胡守法不逞事。株连数百十家。亲谳款伏,良善获安。其他慈祥惠养,未易更仆数。此真公忠体国,鞠躬尽瘁者也。”故《浙江通志》在说到他治河的功绩时,是这样描述的:“主管治河,备极辛劳,驰驱南北,巡视督导,暑不张伞盖,冬不穿皮袍,或宿野庙,或在田野坐待天明,积劳成疾亦不告假治疗。殷勤体恤民工夫役,荒年以工代赈,工程浩繁而民不劳困。操守廉洁,并严禁部属贪污,治河十一年,完成许多工程,河库存银由十万余两增至四十六万余两。应得羡余五万两,全部解交国库。卒后家无余财,故里仍是三间祖传泥墙平房。”

  “三间祖传泥墙平房”,显尽了“河神”本色!

  以古比今,令今人汗颜之处实在太多,不是么?

  (励双杰)

清代的四大水师中实力最强的是(清朝河神朱之锡)(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