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周秉义的孩子怎么死的(周父临死前说话暗藏5个真实目的)
文/小凡情感
回放周志刚去世的那个片段,再次破防。
这世上最大的深情,大概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周母竟然陪着丈夫一起走了。夫妻情深,她不忍丈夫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
以前看这个片段,只顾着哭,以为周志刚跟孩子们说的那些话只是一个父亲对孩子们的嘱托。
再次追剧,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周志刚临死前跟孩子们说的话,竟然是别有用心。
其实,早在周志刚让秉昆把自己从医院拉回家时,他就做好要离开的准备了。
所以,他看似跟孩子们聊天,其实每一句话都大有深意。
而他说的那些话,一共包含着5个真实目的。其中3个都是为周秉义。
1让周秉义婚姻更稳固,不再对冬梅母女有怨言多年前,冬梅说她爸妈要登门拜访,周志刚很高兴,他让全家人把屋子里外都打扫干净。
结果,周家人做好一切准备,冬梅爸却因病未能按时赴约,冬梅妈情急之下也没忘记交代秘书给周家送礼,但不知情的秘书却把周秉义拿去的茶叶和土特产都送过来。为此,冬梅还跟她妈大吵一架,说她不知道尊重秉义家。
从那以后,冬梅爸妈再也没来看过亲家。
周家人心知肚明,冬梅爸是副省长,人家跟他们就不是一个阶层。
但,二十年间亲家见面不来往,换谁心里也不舒服。
周志刚是个明事理的人,他为了秉义,咽下不满。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也是有怨言的。
周志刚认为,秉义不管是在上学还是在兵团,甚至到北大,都非常优秀。抛开双方的家世,秉义完全配得上冬梅。
就因为自己是工人,而冬梅爸是省长,因为自己家没地方住,所以儿子住在冬梅家,过着看人脸色的日子。
他面对未曾谋面的亲家,都能感觉到双方阶层不同带来的难受感,儿子住在冬梅家,自然更加难受。
正因为周志刚了解自己的儿子,所以才要在死前给儿子解开心结。
得知父亲生病,周秉义连夜赶回来。他进门就埋怨周秉昆也不早点给他打电话。周秉昆说当时那种情形,顾不上打电话,也没有时间打。
周秉义也是着急坏了,完全失去平常惯有的理性,他气呼呼地说:“给你嫂子打,你嫂子是医生,她妈还能叫车。”
周志刚替秉昆不平:
秉义呀,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看看你,一进门,哇啦哇啦的,我这幸亏没死,我这要是死了,你还不把秉昆给冤枉死?秉昆没给冬梅打电话让她妈叫车,做对了。你们都知道,你爸从来不愿意求人的。
周志刚说这话不仅是替秉昆讨回公道,更是开解大儿子。因为他知道,这些年冬梅爸妈不肯到周家来,不仅是他们全家的心病,更是秉义的心病。
这时的秉义也从最初的焦虑中回过神来,自我检讨说,他还埋怨弟弟呢,他自己就是一得到消息就往回跑 ,都没想着给冬梅打个电话,让她先过来看看。
周志刚看着大儿子:
你给冬梅打电话又能怎么样呢?冬梅跟她妈说,她妈来不来啊?她不来,我是你爸,你是她女婿,不来,觉得说过不去呀。可是来了,不认不识的,大家都有负担,我的负担就更重了。我们周家跟你丈母娘不是一个阶层的,你说不是一个阶层的人,硬把他凑一块了,人家难受,我们也不好受。原来,我对这个事想不明白,对她们家还有看法,现在一点看法没了。我反倒觉得,人家那真是有先见之明,不愧是站得高看得远呐!人呐,各有各的命,明嘛,那是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好。你说今天这个事情,你说今天这个事情,冬梅她妈能打电话把汽车叫来,这是人家的能耐。我能让光字片的这些孩子们,为了我,拼命的,心甘情愿的把我送到医院去。这是爸爸的造化呀!
周志刚是多年的劳动模范,长子周秉义又如此优秀,他从没觉得儿子配不上冬梅。相反,他觉得冬梅嫁给秉义也是幸运的。
这个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他一辈子勤勉,拿过无数的奖章,他有能力,也有自己的傲气。
在他们那个地方,民间习俗是女方妈妈要先到男方家去。而冬梅妈却始终未曾登门,这是他心中的遗憾。
他了解儿子,也不想让秉义心中留遗憾,更不想让这个遗憾成为他们夫妻间的一个隐患。
周志刚看似在开解儿子,其实他最终目的,就是想为儿子的婚姻排雷,他知道有些事天长日久地积压,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他不想看到儿子为此难过。
他说这段话有两个目的,一是让秉义不再对冬梅母女俩有怨言,二是不想让秉义婚姻中有隐患。但他没想到,周秉义果然在二十年后爆发。
对周志刚来说,他要在离开前把一切都尽力做好,他说这些话,就是想让秉义放下曾经的心结,好好跟冬梅过日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临死都想为孩子们好,就像冬梅妈在临死前给周秉昆求情一样,同样是让秉义念好,对冬梅好。他们都是为儿女们的婚姻排雷, 不想让他们夫妻间有裂痕。
2给周蓉自信
周蓉是心高气傲的,她是光字片最漂亮的女孩,人聪明,她有高傲的资本。
可是,高傲的周蓉在遇到冯化成的背叛后就失去了她的自信。
她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
她比冯化成小十来岁,当年义无反顾地奔赴贵州,在那里跟他结婚生女,度过十年的青春。后来。她考上北大,又称为系里最年轻的副教授。
但,因为房子的问题,她一次次被冯化成质疑情商低。
最后,又被冯化成背叛。
一个女人遇到背叛时,愤怒之后的自责会让她陷入极度不自信的状态。
而且,周蓉之前把孩子寄托在娘家,周母又是因为她中风的。
可以说,周蓉对娘家亏欠巨大。
周志刚明白这一切,所以他要解开女儿的心结。
因此,当周蓉问他自己怎么样时,他说:
我闺女是最好的了,大知识分子,大教授,你给爸爸这个老脸上争了大光。爸爸谢谢你。
周志刚在临死前给予周蓉和秉昆的都是自信。
3给秉昆公道
从小,秉昆就是三兄妹中学习最差的那一个。
正因为比哥哥姐姐差了太多,所以他也是极为敏感的。
剧中有个镜头,周母让他念信,他说身上的旧毛裤太紧了,让他妈给织个新的,周母怪他念个信还要讨价还价。
周秉昆就嘟囔着说:
爸疼我姐,你疼我哥,就我是不招人待见的。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认可。
秉昆很早就知道自己不如哥哥姐姐。如果说小时候他只是抱怨,那么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自卑感也越来越强。而他压抑多年的怨气,终于在那年春节后爆发了。
那是周家多年来唯一的一次团圆,周志刚领着全家人出去拜年,当邻居们说老大老二都是北大学生,给老周家长脸,大儿媳是省长女儿,女婿是诗人时,郑娟看向周秉昆。
聪慧如郑娟,她知道邻居们说这样的话并无恶意,却会给秉昆带来烦恼。都是一母同胞生的,哥哥姐姐都那么优秀,邻居们这样当面夸老大老二,让老三情何以堪?
郑娟知道,丈夫心中一定不好受。
果然,秉昆的不快在初三那天终于爆发,他指责哥哥不知道心疼爸爸,只顾着在省长家讨好老丈人和丈母娘。
他跟哥哥干了一架。本是为父母出气,没想到却被父亲责骂,这让秉昆很委屈。他不明白,父亲那么看重哥哥,可是哥哥并没有为周家做过什么呀。他为父亲出气,却反被父亲责骂,他觉得父亲偏心。
所以,他一股脑把心里的话都撂给周志刚:
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都是一个爹一个妈养的,就我没出息。我多难受你知道吗?我这辈子最大心愿就是让我爹我妈满意我,你不安慰我不说,你就撒盐,什么话难听你说什么话。哪疼你抠哪儿。
周志刚也是个急脾气,父子俩因为没有沟通好,几年间都不肯联系。
周志刚知道秉昆的心,所以在临死前当着哥哥姐姐的面给秉昆正名。他说秉昆把这个家搞的很好,两个孩子也争气,楠楠考上了清华,郑娟也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
周志刚说的都是实情,虽然秉昆没有哥哥姐姐的高学历,但作为普通人来讲,他是成功的,他有着最爱他的妻子,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有一帮好哥们,这些普通人最珍贵的,周秉昆都有。
没有谁规定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是要挣多少钱,做多大的官。只要有父母可孝顺,有亲人可惦记,有朋友可帮忙,有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就是成功且幸福的。
周秉昆做到了。
对周秉昆来说,他这辈子最大的奢求和梦想,就是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周志刚在临死前帮他圆梦了。
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
4敲打秉义,给光字片的人们做好事
早在很早之前,周志刚曾经跟周秉义谈过一次话,三个孩子中,周蓉为人聪明,就是 有些自负。周秉昆为人勤快,老实,他以后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但是秉昆文化底子差,所以将来给周家撑门面就全靠周秉义了。
周志刚对长子,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周志刚去世时,周秉义是副市长。在这之前,国庆爸的去世给所有人都带来很大的伤痛 。
周志刚觉得儿子既然是官,就得为老百姓做好事。
所以他借跟周蓉聊天敲打周秉义:
你和你弟弟不管做什么事情,对啊错啊,都是咱们家的事情。可秉义不一样,哥哥现在是副市长,他做得好,老百姓还拥护他,表扬他。做得不好。骂的不光是他,骂的还是我们老周家。
在周志刚最朴素的认知中,长子周秉义就是用来给周家撑门面的,但是撑门面需要一个好官,他认为一个好官就得为老百姓做事。所以,他敲打周秉义你如果做不好了,那就不是你一个人挨骂,而是整个老周家都为你挨骂。
周秉义在开发光字片时对人们说的话,也证明了父亲的临终遗言对他影响有多大。
我父亲走之前三个孩子里他最不满意的就是我,在他朴素的认知里,既然为官解决不了老百姓的问题,那就不是好官。他是带着这个遗憾走的。这也成了我的终身遗憾,现在我要告诉街坊们,我要求调回来就是为了不让街坊们再受这个苦。
我快退休了,趁我还是个大官,趁我还有干事的能力,我想把这个穷人窝子连根拔掉。
周秉义没让父亲失望,老父亲临死前说的话,他一直铭记在心,多年后,周秉义在将近六十岁的年纪,改造开发了光字片,让所有人都住上了新房。
5故意说笑话逗孩子们欢乐,不至于在他走后那么痛苦
那晚,周秉昆问他:
爸,问你个事呗,你说在你心里,咱们姊妹仨,谁最好。
周秉昆的童年阴影很大,即便人到中年,他还是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因为他这一生最想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认可。
这些年,他尽心尽力照顾家里的一切,让哥哥姐姐不再有后顾之忧。他愿意为了家付出一切,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当年那个受委屈的小孩,他必须要爸爸亲口说出对他的认可。
周秉义和周蓉都笑了,对他们两个来说,自小听到的表扬太多了。
周志刚说:
你们仨,在爸爸心里,都是顶呱呱,最好的。你这个坏蛋呀,给爸爸高考呢。
周秉昆不依不饶地问:你就说,谁最好。
周志刚说:
那我就说实话了,你哥你姐姐不在家的时候,爸爸一定告诉你,秉昆,你是最好的。等你跟你姐姐不在家的时候,爸爸就说,秉义,你是三个当中最好最好的。你跟你哥不在家的时候,爸就说你姐最好。
周蓉说:爸,你就是老狐狸。
爸爸是老狐狸,你们三个那不就是小狐狸。你妈妈她就是养狐狸的。
周志刚跟孩子们说着笑话,三个孩子不管是身为副市长的秉义,还是当教授的周蓉,以及从小就委屈不被疼爱的秉昆,一个个都被爸爸的话逗乐了。
看,秉义笑得多开心。
周蓉同样乐呵呵的。
周秉昆更是把脸睡向父亲这边,闭上眼睛,脸上却是满足的笑容。这个一直怪自己不被善待的老疙瘩,他心中多年来的寒冰终于被爸爸给暖化了。
他像个孩子似的,把头歪向父亲身边。
对周秉昆来说,父亲这句话终于帮他圆梦了。多年来,他最盼望的就是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即便他的儿子已经考上清华,即便他已经人到中年,听到老父亲的这句话,他依然开心得什么似的。
周志刚在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还不忘给他的三个孩子打气,带个孩子们快乐。
在他的三个孩子因为他的话开心地笑着时,周志刚的眼角却有一滴泪水落下,他心里明白,这是父子间最后的一个夜晚。他不愿意让孩子们为了他伤心痛哭,他更愿意让他的孩子们永远记住此时父亲带给他们的欢乐。
他想让孩子们在此后经年,在余生的很多个日子里,想起他都是开心和快乐,而非不舍和难过。
但他不知道,这屋子里,还有一个人也在默默流泪。
那是他的妻子,他相依为伴几十年的妻子,他时而迷糊时而清醒的妻子,这天晚上却出气的清醒。夫妻多年,她知道丈夫在做什么,她也知道,这将是他们一家五口人最后的团聚。
所以,当周志刚强颜欢笑逗乐几个孩子时,她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笑容。她明白,分别就在顷刻之间。或许从那一刻,她就做好了要跟丈夫一起走的准备。
写在最后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之爱子女,必为之计深远。
只有等自己做了父母,人到中年,才能更深地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才能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和苦心。
周志刚自知大限将至,却还要给三个孩子解开心结。要给他们最大的力量,他在敲打长子周秉义的同时,也给儿子留下了千斤重担。他要儿子当一个好官,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谋福利的好官。
同时,他知道秉义和冬梅之间会因为双方家长的事有隔阂,所以他极尽所能地给儿子儿媳的婚姻排雷,他告诉儿子,自己是不介意亲家不来的。
这个做父亲的,从孩子出生后的每一天,到他们上学,工作,结婚,都操碎了心。
直到他临死的那一刻,还在为孩子们的以后着想,让孩子们快乐,幸福。
对他来说,他最盼望的不是孩子们能当多大官,能挣多少钱。
他最在意的,是他三个孩子的健康和快乐。
孩子们快乐,他就快乐!
这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终极心愿。
我是小凡,持续分享情感故事和读书干货,陪您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