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

贾平凹先生的长篇巨著《秦腔》以“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复旦教授郜元宝)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其中用了大量的陕西方言,生动地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陈彦的《装台》、《主角》,还有陈忠实的《白鹿原》等文学作品中也不乏酣畅淋漓的陕西地方语言。实际上,陕西方言雅俗共赏,准确、生动、又妙趣横生,这才是最为传神的文字,也是人文传承的精粹。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1)

家乡的味道 图片来源 | 网络

关中方言

陕西省地域分布南北狭长,语言、语音差异较大,大体上可以分为陕南方言、陕北方言和关中方言。陕北与山西接壤,方言与山西话相近,陕南毗邻四川,方言多属于巴蜀方言。我们现在常说的陕西方言基本上指关中地区的方言。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2)

《秦腔》 贾平凹作品

贾平凹的《秦腔》,其原型村镇就是他的家乡丹凤县棣花镇,当地话属于关中方言。陈彦作品中的方言也是关中方言,而陈忠实的《白鹿原》故事就发生在西安市东郊不远的地方。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3)

陕西关中地区示意图 图片来源 |网络

关中方言在西周时期就被称为“雅言”,《诗谱》记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在周秦汉唐四大朝代,关中方言就是官方语言,曾影响到了全国各地的语言文化,唐代时期达到鼎盛。

红楼梦中也常见到陕西方言的影子,比如有一次太太屋里丢了东西,王熙凤说到“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陕西人管打碎的瓷器,就叫做瓷瓦子,最容易划出血口,割破手的,这和王熙凤嘴里的磁瓦子很合辙;还有“勤谨起来了”,勤谨也是陕西现今仍很流行的方言,意思是很勤快。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4)

曹轩宾用陕西方言演唱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 图片来源 | 网络

形象生动的比喻

“门都是走扇子”。——《秦腔》

这是《秦腔》中引用过的关中方言。什么是走扇子?门像个扇子一样,扇来扇去,还是走动着的,也就是不需要外力推动就会扇来扇去,想想看,这个门大概是有些年久失修,门轴相当松动,轻飘飘的,合上也不是结实、很安全的那种,“走扇子”三个字很形象。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5)

老房子的走扇门示意 图片来源 | 网络

“两扇石磨,你就是中间的豆子,要磨出粉浆来。” ——《秦腔》

一个人要是像夹在石磨中的豆子,是很凄惨的,把那种软弱无助、受人欺凌,忍受折磨的境地比喻得十分贴切。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6)

磨豆腐 图片来源 | 网络

“颇烦的很” ——民间语言。

“颇烦”,表示身体困乏无力、情绪无聊、烦躁等,听上去很土气,写出来发现竟然是很个很古典的词汇。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7)

部分陕西方言 图片来源 || 网络

又酸又辣的损人

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讽刺挖苦人,是方言中的绝妙之处。

“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早就呱呱烂啦”。——《秦腔》

用以讽刺人嘴巴不停地在说话。两张瓦片相对,正像一张嘴呢,太爱说话的人,方言中还有一种说法是“爱biabia”,(bia叽嘴的bia),但是“爱biabia”的语气就重了些,而且太直接,不如这一句来的妙。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8)

瓦片与艺术 图片来源 || 网络

“宏声,你嘴里能不能吐出颗象牙来”。——《秦腔》

“世上有一种鬼,名字叫日弄,你李上善就是日弄鬼”。——《秦腔》

一本正经的损人骂人,还要带个说头,很辣,连拱火也酸辣有味。

“这样才有威严,不至于掌柜的当成了伙计”。——《秦腔》

敢跟神仙较劲,有胆量。——《装台》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9)

白鹿原影视城 图片来源 | 西安市文化旅游局

传神的动词

“叼空”——民间语言。

抽空,挤出一点时间的意思。“叼”这个字用的极其有动感。因为忙,没有时间,就是没有“空”,“空”就显得很宝贵,想要有,就得为此有一个行动“叼”,狗叼走了一根骨头,人叼走了一个“空”,生动有趣。

“费干部” ——《秦腔》

费,和“费钱”的费一个意思,村干部不好当,来来去去经常换人,想必是村民可能比较费事、难带,但不说村民有多糟糕,却说是“费”干部,真是巧妙的很。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10)

民国时期的关中风情 图片来源 | 白鹿原影视城

“两个人喝淡了一壶茶”。 ——《秦腔》

最常规的句子是“两个人喝了一壶茶”,这个“淡”字一加上去,情和景全都有了,说明一起喝茶的时长比较长,茶水续了一遍又一遍,茶水的颜色都变的越来越淡了,边喝边聊,也许东拉西扯说闲话,也许为一件事讨论了很久,很费功夫。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11)

新时代的关中人家 图片来源 | 青花瓷摄影

总结

方言是劳动人民最生活化的语言,经过民间千年的演绎,变得更加简洁、精炼、诙谐、幽默,一句“话都说不来历”就能把说话没条理、不利索、嘴笨的憨态形容的淋漓尽致,“不言(读nian年)传”比起“闭嘴”,“不说话”、“不吭声”更为雅致,这些隐藏在民间的方言是最为经典的文化,是最温暖的的乡音,让我们好好的爱它吧。

七嘴八舌话年俗(你这嘴要是瓦片做的)(12)

西府人把“猪”念做“彘”,原来不是土气,而是文言文、古汉语哦 图片来源 | 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