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

引言

关于昨天的《经典咏流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凉山送给人们的礼物"——《咏萤火》以及"一个乐者的初心"——《乐者礼记》。它们一首歌凭借其至情使我潸然泪下,另一首则依靠其专业令我肃然起敬。

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1)

"一个乐者的初心"——《乐者礼记》

《咏萤火》|山里的萤火,终究要飞往山外的天地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

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2)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

这是一首多么美的诗啊——像是雨打在河面上,揉碎了渔灯的倒影,那点点的萤火是一盏盏的小灯,在雨中一闪一闪却不熄灭。天晴后,它们又如同水中的鱼儿,游弋在狗尾巴草间,在南风的吹拂下,明明灭灭地飞过了院墙,飞往那微凉的夜色中,化作了月边的星辰。一时间,亘天的璀璨点缀了整个夏夜……

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3)

一时间,亘天的璀璨点缀了整个夏夜……

但这首诗绝不是简单的写萤火虫,它传达出来的是作者不甘于平凡的人生态度。

所谓"风雨",不止是自然的风雨而更兼人生的风雨。作者就是那只微小的萤火虫,于浩瀚的夏夜与天边皎皎明月而言,他不过微微一点萤火罢了,可即使如此,人生的风雨使他更加坚强,正如风雨吹打不灭那点萤火。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自己虽然微小,也能够成为点缀夏夜的风景。

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4)

自己虽然微小,也能够成为点缀夏夜的风景。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也许是诗仙李白所做,但它终究没有一个定论。然而,这首诗歌的优秀只会让我们更加想了解这位作者,山里的孩子们站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唱的歌唱时,我们只会对他们报之以最真诚的赞美。

成功不在乎出身,追梦不需要门第,"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没有一个人的梦想应该被忽视。清代的袁枚同样说: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5)

阿鲁阿卓老师带领孩子们演唱的《咏萤火》用他们动人的歌声诠释了什么是梦想

《乐者礼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说到萨顶顶的《乐者礼记》,其专业程度实在让我汗颜,为了了解它的思想精髓,我特意去阅读了《礼记·乐记》,发现这篇文章真的很长,虽然我个人认为不是特别枯燥,但萨顶顶能从这么长一篇论文中间抽取其中的精华,一气呵成地写就《乐者礼记》这首歌,我认为难度还是相当高的。

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6)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这一段说的是音乐与人的性情之间的关系,也是萨顶顶歌曲的核心思想。这句话原有的意思是:君子喜欢音乐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小人喜好音乐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用道德修养来控制私欲,就会快乐而不悖乱;用满足私欲来忘却道德修养就会受到迷惑而不快乐。

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7)

音乐人应当有自己的追求与风骨,而不是一味地逢迎媚俗

但是萨顶顶的再创作则使他拥有了新的意义:一个音乐人的初心,是通过音乐来使自己得到修养的提高,而不是通过音乐来谋取私利,音乐人应当有自己的追求与风骨,而不是一味地逢迎媚俗。

其实,岂止是音乐呢?每个行业的工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的风骨,不能忘掉自己的初心。一旦忘掉自己的初心,便违背了自己加入这个行业的初衷。

经典咏流传萨顶顶完整版(咏萤火与萨顶顶新曲)(8)

乐行而民相方

当然《礼记·乐记》中荀子提到墨子反对丝竹匏革之类的乐器,其实我认为墨子作为平民的代表,他反对的并不是音乐本身。他反对的其实是音乐的阶级性,平民也会有音乐,但平民是用不起丝竹匏革之类的乐器的,因为那样实在太过铺张浪费,真正的音乐精神不仅应该具有风骨和高贵也应该拥有普世和平等。

写在最后的话

《咏萤火》讲的是梦想不分贵贱,《乐者礼记》告诉我们音乐有其风骨,这两首歌一个大俗,一个大雅,俗中有雅,雅中有俗,都极其令我感动。

因此,我要将这篇文章,送给这两首精彩的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