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孩学数学怎么教(家有幼儿园的娃)
大家好,我是果妈~
幼儿园娃的家长,现在有多卷,你们知道吗?
01 孩子算术好,不代表数学启蒙好
果妈有一次遇到一个中班的小姑娘,20以内的加减法,算得特别溜。本以为这个小姑娘已经够厉害了,然后小姑娘的妈妈说:孩子数学启蒙的班上,有个孩子也是中班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很溜了。
这着实是太“卷”了,换成其他宝妈,可能就已经开始焦虑了,但是果妈没有。因为,果妈明显感觉到,这个小姑娘,其实属于“低质量”的数学宝宝。
因为,让小姑娘算18-9,她知道等于9。但是有一位家长问:“那么阿姨现在有20个苹果,给你们9个小朋友一人一个,阿姨现在还有多少个苹果啊?”
小姑娘一脸懵,然后摇摇头说:“不知道。”
反倒是一旁那个没有回答出18-9等于多少的小男孩,回答出来了。
只会机械的算术,但是没有数感,就属于“低质量”的数学宝宝,而这也就是典型的“超前教育”。
市面上不少所谓的数学学前辅导班,号称可以开发孩子大脑,提升记忆力,培养孩子心算速度,其实,就是将数学知识提前灌输给孩子。
这样的“超前教育”不但对孩子未来学习没有帮助,而且,还会毁了孩子的数学思维,破坏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
其实,3-6岁孩子的数学启蒙,并没有家长想得那么难,也无需专门送去辅导机构,家长只需要每天花10分钟,就能将孩子玩成“高质量”的数学宝宝。
02 10分钟陪出数学宝宝
学龄前孩子数学启蒙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生活化数学、游戏数学等等。但是,最高效、全面的,还是为孩子准备一套数学启蒙相关的书,然后陪孩子一起玩就可以了。
开心果的数学游戏书,有很多,这次,果妈给大家种草的是这套《10分钟陪出数学宝宝》。
不同于其他很多数学启蒙游戏书,这套书,不但启蒙孩子,还教父母该如何启蒙孩子。
必读:家长手册
拿到这套书,果妈最先看的,其实不是那4本分册的游戏书,而是先看的这本《家长手册》。手册开篇,就介绍了数学启蒙的很多误区,比如数学思维是否需要可以培养、男孩女孩数学是否有差别、数学玩具多玩就会数学了等等。
说实话,这些误区里,果妈也踩过几个坑。
避坑之后,便是家长在给孩子数学启蒙之前,该学习一下,用怎样的方式、态度等,让孩子从心里去接受数学启蒙这件事情。
整体的学习之后,便是4个章节的分章学习,分别是培养好数感、培养好计算力、培养数学好感知、培养数学逻辑力,这4个章节,也分别对应了孩子玩的4册游戏书。
每个章节都一步步地告诉家长,该如何为孩子启蒙对应的能力,可以玩哪些游戏。基本上,家长对着这本手册,就能进行生活、游戏的数学启蒙了。
比如,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可以陪孩子玩“摸猜图形”的游戏。
家长用硬纸板做出各种形状,装在不透明的袋子里,然后孩子伸手进去摸,摸到后猜是什么形状。拿出来之后再看孩子猜的对不对,猜对了就是赢了。
这样类似的数学游戏有很多,简单好操作。
下面,到孩子的“正菜”。
这4册游戏书,分为4个篇章,分别是数感篇、计算篇、逻辑篇、感知篇。
从数学启蒙的全面性来说。
数感、计算、逻辑、感知,差不多是数学启蒙需要做的全部内容了。
数感分册中,能够让孩子认识数字、学习相邻数、数字递增递减、基数、序数、写数字、奇偶数、认识0、易混淆的数字、100以内数字等等。
计算分册中,能够让孩子学会拆分合并20以内的数字、2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竖式、分数、乘法等。
逻辑分册中,能够让孩子学会分类、对应、等量变换、守恒、天平、规律、推理、交集、迷宫、收入和支出、统计分析等。
感知分册中,能够让孩子认识三角形方形等各种图形、图形拼接分解组合、比较长短大小、测量、时钟、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空间探究、立方体球体圆柱体、日月年、周长等等。
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想不到的数学启蒙,在这里都有。启蒙全面,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上,更轻松。
从数学启蒙的趣味性来说。
想要保持孩子学习力最好的方式,便是让孩子对一个事情充满兴趣。为什么有的孩子爱做题,有的孩子看到题就头疼?因为学习力是有差距的。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只会早早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即便孩子现在看似是学霸,未来总会反噬。想要保住孩子的兴趣,又想孩子真切学到东西,获得启蒙,那么书本的趣味性,一定要十足!
《10分钟陪出数学宝宝》让孩子感受不到自己是在做题,而是在玩一个又一个游戏,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技能。玩的开心,还玩出了成就感,这才是“高质量”的有效启蒙。
寄语
孩子幼儿园时期,这些知识性的教育,我们作为家长不能太重视成果,因为启蒙最重要的是过程。学会正确的启蒙方法,找到正确的启蒙工具,才能让启蒙效率更高,孩子未来的学习力,会更为持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