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真的吗(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成祖朱棣在北京镇守过二十多年,既有熟悉的一切,又有盘根错节的势力和深厚的感情,建都北京,自然更能巩固他的统治,将明朝的京城迁到北京,将能更有效地组织力量,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侵犯。

明成祖就曾多次从北京出发,征讨瓦剌等蒙古贵族。明王朝建立初,关外虽未正式并入明王朝统制,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仍属化外之地,而后元朝残余势力也经常扰乱明王朝北疆蒙古边境。为进一步打击后元势力和加强关外统制,保证北疆和关外稳定,自朱棣登基以后就将国都迁至北平,至此北平是正式成为了明王朝的国都。因地理上北平靠近当时的边关,民间称之为“国门”,又因北平是皇帝所在地所以民间对皇帝坐镇北平称之为“天子守国门”。

然而至崇祯皇帝时,内有李自成攻城掠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明朝瞬间瓦解,李自成大军攻入北平城时,崇祯皇帝至死不退,死前,心系百姓,在衣襟上留下遗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毋伤百姓一人,后吊死煤山,民间称明王朝覆灭,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事件为“君王死社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明朝几个皇帝的做法就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明成祖御驾亲征五征蒙古;英宗皇帝宁死不降,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崇祯皇帝没有听取别人劝她逃跑的建议,宁死也要守护都城,最终自缢于煤山,后世对明朝综合评价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真的吗(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