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人物大结局(围城播出32年她离开了人间)
32年前,电视剧版《围城》播出。
精彩的剧情,不仅捧红了陈道明、葛优在内的一众戏骨,也让原作者钱钟书赞赏有加。
钱钟书还特地写了一封信给导演:
“愚夫妇及小女,皆甚佩剪裁得法,表演传神;此出导演之力,总其大成,佩服,佩服!”
这位让一代文豪称赞不已的导演究竟是谁?
她,就是黄蜀芹。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黄蜀芹的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
但实际上,如今影视界的大明星,几乎都离不开她的提携和帮助:
陈道明,巩俐,葛优,胡兵,薛佳凝……
作为一名女性导演,黄蜀芹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热爱的影视创作中,也铸就了一个个伟大的传奇。
很多观众,都把她誉为“中国女性电影第一人”“第四代电影导演里的佼佼者”。
然而,这位备受尊敬的导演,却在4月21日,因病离开了人间。
“她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围城中的人们,继续参悟这世间。”
巧合的是,只差一天,黄蜀芹执导拍摄的《围城》,就上映第32周年了。
这位传奇导演的一生,困顿与辉煌交织,丰盈而厚重。
透过她的故事,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老派的信念与风度,感受到生命因为热爱,迸发出的绚烂光辉。
你的人品,藏着你的运气
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还是一名小导演的黄蜀芹,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钱钟书、杨绛的家门。
在此之前,黄蜀芹刚读了钱钟书的《围城》,萌生了把小说拍成电视剧的想法。
然而,传说中的钱钟书夫妻俩清高孤傲,黄蜀芹本想着,自己可能会被拒之门外。
但让她意外的是,钱、杨夫妇看到她,却显得十分和善。
原来,黄蜀芹的爸爸黄佐临,曾在钱氏夫妻困窘时伸出援手,让二老感念在心。
在黄蜀芹表达了来意后,钱钟书毫不犹豫地,把《围城》的改编权给了黄蜀芹。
如果说,凭借老一辈的交情,黄蜀芹拿到了《围城》的版权;
那么后来,她则是凭借一丝不苟的艺术精神,赢得了两位大学者的喜爱。
海选的时候,黄蜀芹从演员里万里挑一,力求贴合原著。
在发现陈道明很适合“方鸿渐”这个角色的时候,黄蜀芹甚至三顾茅庐,邀请当时还没什么名气的陈道明,加入剧组。
靠着诚意,黄蜀芹渐渐聚集了一大批有实力的演员。
可开拍在即,她却因为一次意外,腿骨粉碎性骨折。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希望,黄蜀芹咬着牙,坐轮椅亲自下场指导。
当时的拍摄环境很艰苦,黄蜀芹还因为病情恶化,接受了高压氧治疗。
但她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电视剧的拍摄。
钱钟书知道后,大为感动。他写了封信慰问黄蜀芹:
“愚夫妇均极挂念,余尤觉得是拙著牵累尊体,内疚更深。惟有祝吉人天相,早日病除。”
收信人处,钱钟书把黄蜀芹称为“贤侄女”,足见对这位晚辈的认可和欣赏。
有人说,做导演20多年,黄蜀芹一直诚恳认真,不轻易被荣誉冲昏头脑,也从不曾被名利裹挟着向前。
拍《青春万岁》的时候,她强调不过度追求技巧,只求还原出青春岁月的单纯和热烈。
最后电影大获成功,也让张闽、邬君梅等人崭露头角。
而在演艺传承方面,黄蜀芹也是尽自己所能,提点后辈。
在薛佳凝拍处女作的时候,黄蜀芹就曾告诫她:
少拍广告,好好打磨演技。
此后,薛佳凝真的推掉了很多广告邀约,潜心演戏,终于凭借《粉红女郎》,一炮而红。
而导演陆川在刚毕业的时候,也曾写信咨询过黄蜀芹。
对此,黄蜀芹很耐心地写了一封回信,详细解答了陆川的困惑,鼓励他不要放弃。
这份恩情,让陆川导演一直铭记至今。
高尚的德行就像雨露,散播在人世间,终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
黄蜀芹导演去世后,大半个演艺圈震荡,姚晨、胡兵、薛佳凝等人,都为她发文悼念。
想起罗曼·罗兰说的: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行动者。
有些人虽然死去,但她留下的温暖与闪光,依然在人们心中永垂不朽。
所谓“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也正是如此。
你的格局,决定你的高度
因为出身演艺世家,所以黄蜀芹从小就对导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
但很多人都想不到,作为“女性导演第一人”,黄蜀芹一直熬到了42岁,才有当导演的机会。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因为特殊时期的限制,黄蜀芹毕业后,只能拍“社教片”,毫无施展的空间。
她的自述里有句话:
“到电影厂十几年了,就是结婚,生孩子,种地。
我孩子都上小学了,我还是没有机会在电影机器旁边工作,一个人能有几个几十年呀!”
蛰伏的时光,总是漫长,黄蜀芹却从未放弃心中的理想。
她常在工作之余陷入沉思,规划未来的拍摄方向:
“我打定主意要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要挖掘出那种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其中有极灿烂的部分,也有极糟粕的部分,它们同样应当有强烈的社会效应。”
终于,在百花齐放的八十年代,黄蜀芹迎来了独立执导电影的机会。
当时的电影界,还没有女导演的地位,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女性电影可能没有市场。
面对质疑,黄蜀芹一笑而过:
“女性电影,就是在人们习惯房间坐南朝北的时候,开一扇向东或者向西的窗,这扇窗,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很快,黄蜀芹交出的作品,就把大家惊艳到了。
她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人·鬼·情》,被誉为“女版《霸王别姬》”,上映第二年就拿下了金鸡奖;
1990年,黄蜀芹执导的《围城》,将飞天奖、金熊奖等大奖一举揽入囊中;
而1994年的《孽债》,也收获好评无数,奠定了黄蜀芹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凭借满腔才情和不息信念,黄蜀芹开辟了女性导演的先河。
知乎上有这样一句话:
“格局,体现在一个人所追求目标的高度,眼界的广度,思维的深度,以及这个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从容大度。”
成大事者,耐得住煎熬,忍得了质疑。
他们深知,把生命的磨练内化为力量,才能打拼出更广阔的天地。
一如黄蜀芹,低谷时默默蓄力,机会来临时另辟蹊径,终于厚积薄发,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你的热爱,照亮你的人生
翻开黄蜀芹的作品表,你会发现时间轴停留在了2004年。
她留下的最后作品,是张恨水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啼笑因缘》。
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为什么不继续拍电影了呢?
很多人都想不到,她得了阿兹海默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
我们没法想象,得知噩耗后,黄蜀芹会是怎样的绝望和悲伤。
因为患上阿兹海默症,也意味着她的记忆,将会一点一点被时间蚕食,直至死亡。
可事实是,在绝大多数患者都活不过10年的情况下,黄蜀芹却顽强地撑了近20年。
这段时间里,最能让她振奋起来的,莫过于她爱了一生的影视作品。
病情尚未恶化的时候,黄蜀芹还会参与一些影视剧的执导工作。
虽然后来病情加重,黄蜀芹不得已退出了影视界,但她对导演事业的热爱,丝毫不减。
2013年,巩俐和刘天池拍《归来》的时候,特地造访了黄蜀芹。
只见黄导穿了一件粉色的衣服,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看起来十分正式。
当大家提起电影的时候,她嘴角含笑,混沌的双眼,似乎又照进了光。
2015年,黄蜀芹的语言能力,已经退化到一句话只能说三四个字。
有一次,儿子郑大圣和她提起戏曲电影《廉吏于成龙》,老太太一下就来了精神,很清晰地说:“解放虚的。”
这让郑大圣很高兴,他知道母亲还记得,这部电影用了虚的写意手法,而不是常规的写实表达。
还有一次,母子俩一起看电影,郑大圣问母亲:“您觉得拍的如何?”
黄蜀芹摇摇头:“虚假。”
“怎么虚假了?”大圣接着问。
“(妆)太重。”
言简意赅,却又一针见地。
岁月一点点侵蚀这位老人的身体与记忆,但她心中坚守的信念,始终如一。
想起一位作家说的:
“那些天心里的爱好,支撑着我们度过生命的荒芜。”
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普通人,但有所热爱,却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力量,去对抗平庸。
一如黄蜀芹,尽管命运的洪流把她推向混沌之地,但她却用自己的信仰,给平凡的日子照进了光。
黄蜀芹走后,陆川导演献上悼词:
死亡可以拉平人生的不公,将所有的灵魂,一并送入无垠的荒野。
唯有电影人,可以把对生命的感悟埋藏在作品里,留在身后的世间。
作为“中国女性电影第一人”,黄蜀芹用一生,造就了影视作品的辉煌,而影视作品也反过来,成就了她的传奇。
美人终有迟暮时,属于黄蜀芹的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她灵魂深处的谦和、朴实与认真,依然在人间生生不息。
谋人事者,以德立身;成大业者,首重格局;无忧无惧者,热爱不息。
这也是从这位老一辈电影人身上,我们所能学到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命数的安排,但却能修炼出豁达平和的心态,更好地与命运相处。
眼中有光的人,终将成为光;心中装满热爱,才不负人间一趟。
点个“关注”,愿你所拥有的喜乐悲欢、理想信念,终将成全你的丰盈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