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耿电影破门(导演徐耿独家揭秘破门看点)

徐耿电影破门(导演徐耿独家揭秘破门看点)(1)

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

5月2日,封面新闻率先报道了传奇温情励志大片《破门》定档5月11日全国公映的消息后,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强烈关注。据总制片人刘乃艺透露,电影《破门》,是专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拍摄的一部大型纪念故事电影,本片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中海外大德华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华世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绵阳宏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定档5月11日在全国上百个城市同步公映。

还记得四川迎新乡半年夺得两个全国亚军的“战狼”足球队吗?地处偏远,清一色留守儿童,基础薄弱,没有专业训练场地与装备,种种条件皆为弱势,但突出重围的姿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性格内向胆小的留守儿童成长为迎新乡的足球神话,孩子们蜕变的姿态不可谓不漂亮。

电影《破门》就由此事件改编而来,影片也在故事发生地绵阳安州拍摄,球队教练喜哥和足球队的孩子们分别由故事主人公马顺洗老师和足球队学生本色出演。

《破门》今年1月在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开机,原片名为《追梦少年》。

《破门》的导演是因执导《小兵张嘎》、《破冰》等作品而被大众熟知的徐耿,多次获得金鸡奖、飞天奖、金鹰节、长春电影节等奖项。编剧许波也因《结婚十年》、《亲爱的敌人》等优秀作品蜚声业内,担任总制片人的刘乃艺老师,也是我们熟悉的老戏骨,曾经主演《大秦帝国》、《小兵张嘎》、《神雕侠侣》、《黄金血道》、《尼玛的夏天》等电影电视剧。

5月3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独家电话采访了导演徐耿,他揭秘了影片背后的故事。

徐耿电影破门(导演徐耿独家揭秘破门看点)(2)

封面新闻记者:听说《破门》的拍摄很艰苦,是什么支撑你们完成拍摄的?

徐耿:的确,这部影片的拍摄环境很艰苦,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对于职业电影人而言,物质条件上的艰苦其实是家常便饭,不在话下,关键是心疼孩子们。首先,川西山区的冬季非常阴冷,我记忆中整个拍摄期只有两三个晴天,我们的拍摄环境又是以外景为主,特别是荒野河滩山区的戏居多。加之山区天气变化多端,经常拍着拍着就雪花飘飞、狂风大作。

剧中有一场雨中苦练的戏,这场戏从剧本阶段起就是我最大的心病,一直拖到快停机时,才咬咬牙狠心拍了。那天,孩子们和喜哥扮演者马教练、老校长扮演者李虎成,在四台消防车营造的大雨中整整拍摄了一天,大冬天啊,穿着厚厚御寒服的工作人员都得咬牙坚持,可孩子们居然嗷嗷叫着扛了一整天,个子最小的‘小钢炮’为完成一个动作在泥水中摔了几十次,脸上完全分不出是雨水还是泪水。最出乎我预料的是,第二天所有人居然又齐齐来到现场,竟无一人生病发烧,真是奇迹。还有,为拍摄地震后陷落废墟中的戏,演上校的那个孩子需要长时间浸泡在寒冷的水中,拍摄时已经冻得几乎不能自制,但恰恰是这种真实状态完成了所谓表演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说,没有孩子们的辛苦付出,这影片的拍摄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有一个困难就是我们戏需要大量的群众演员,特别是小学生配合拍摄,而我们的拍摄正好横跨春节及寒假期间,四川农村又很重视中国年,所以如何组织群众演员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副导演们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但收效甚微。最终,还是当地各个乡村小学的校长们克服困难、伸手相助,一个学校人数不够,就几个学校凑;今天这拨家长见拍摄环境太苦领跑了孩子,明天就再组织另外几个学校;直到除夕黄昏,还有上百个孩子和家长在河滩球场上陪伴着我们拍摄。

我们的主场景新明小学选择在大山深处的茶坪小学拍摄,当年“5·12”大地震,茶坪成了孤岛,房倒屋塌,伤亡惨重……危难中,茶坪小学的老师们硬是领着孩子们翻越了横亘在面前的一座座大山,最终逃到安全区域,这真实的故事一直震撼着我。拍摄之余,我常常仰望对面高耸的大山,试图想象着那艰难的死里逃生的历程,但每每还是觉得难以置信,再回头看教室里那一个个再平常不过的乡村教师,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在极端的生死挑战面前,他们坚守着自己的最基本职责,其实这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曾经指着大山问其中一位老师,现在你还爬得过去吗?他微笑着摇头说真心爬不过去了。其实我知道,一旦需要,他们普通又平凡的躯体又会爆发出难以估量的伟大能量。

正是这些看上去平凡的人和事,包括我们故事的原型安州迎新乡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日常的点点滴滴,在我们心底种下了《破门》这个故事的种子,并时刻在创作中提醒我们——你竭尽全力了吗?扪心自问你对得起这片土地承载的苦难和逝去的万千灵魂吗?你对得起继续坚韧地生活并微笑着的人们吗?我想,究竟是什么支撑我们完成这部影片的拍摄,已经无需多说了。

徐耿电影破门(导演徐耿独家揭秘破门看点)(3)

封面新闻记者:这部影片的演员几乎全部启用了非职业演员,你是如何考虑和遴选的?

徐耿:对,除了老校长,所有的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素人。但换一个角度来讲,他们又都是职业的,孩子们都是从各个小学足球队里挑的会踢球的孩子,老师喜哥也是真正的体育老师,相较职业演员塑造某类型的人物,他们肯定更为本色,更不做作。所以,一开始我就对扮演体育老师喜哥的马教练说,千万别演,要演的话,副导演个个比你演的好;你就是理解剧本、认真生活,或者说演你自己,这样最优秀的演员也不如你!我很幸运,马教练他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超出了我最初的期待。在拍摄中,马教练质朴、本色又富有个性的‘表演’常常令现场工作人员惊喜叹服。

当然,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准备用非职业演员来演喜哥的,在创作之初编剧下生活采访的过程中,迎新小学的体育老师马教练很快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只要一谈起足球,他立刻变得特别生动,立刻进入了他的自由王国,这就具备了剧中主人公的基本特质。接下来,我们对他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乃至表现能力的反复考察,最终下定决心让他出演主人公喜哥。于是,各种善意质疑和担忧扑面而来;于是,各种说服和解释很快又很快地消除了这一切疑虑,因为这毕竟不是我们一拍大腿一激动就做出的决定,而是经过反复考察、慎重判断之后的结果。最终,毫不夸张地说,喜哥的表演是这部电影最惊喜的收获之一。

必须强调的是,相较于以往大多数非职业演员本色质朴的表演,喜哥这个人物未来将给观众更多的意外和惊喜,从完成影片看来,马教练已经不仅仅是在自然主义地表现生活常态,而是在确乎在塑造剧本创造的一个自己之外的全新人物,而且近乎完美,当然这人物身上也有不少他的影子。

儿童演员的遴选,也是在惊喜不断中完成的。我们选择的范围定在绵阳市、特别是安州区内的各小学,条件是必须是踢足球的孩子,这期间也忍痛割爱了一些很有表演天资但不会踢球的孩子。经过大范围的筛选,最终遴选出五十多个孩子,而后又反复、多次进行了表演能力的测试考核,最终根据剧本角色的需要选定了电影中的‘新明小学足球队’,当然,这注定又是一次忍痛割爱,由于角色的限制,很多相当出色的孩子无缘本戏。遗憾,同时也是惊喜,更是我的‘底牌’,这么多优秀的备选,让我底气十足。我一直开玩笑说,我随时可以再拉起一支甚至更多的‘新明小学足球队’。

徐耿电影破门(导演徐耿独家揭秘破门看点)(4)

封面新闻记者:为什么将片名取名《破门》?给人很丰富联想,你自己如何定位这部影片?

徐耿:先说一件事,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喜哥扮演者马教练接受记者采访,最后他自问,他训练的这些孩子也许根本不会有人成为足球运动员,那么足球对于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另一件事,几天前,我在朋友圈发了《破门》的海报,立刻有朋友点赞说中国足球走向世界有希望了。当时我差一点就回了一句,我的这些孩子跟中国足球走向世界有何相干?回到马教练的话题,足球对于这些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到底意味什么?其实,这也是我们最想说的话,更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意义。足球决不是目标,成为一个专业球员更不应该是他们奋斗的愿景,更徨论什么为国争光走向世界了……我以为,足球对于他们应该是童年的快乐,陪伴他们走出或大或小的困境的伙伴,连接他们和脾性各异的小伙伴的纽带,足球让他们健康,让他们无惧困顿,让他们懂得与人合作,让他们顽强执著、再不轻言放弃……太多太多,足球将让他们获益良多,而其中最不重要的便是获得一座奖杯或是某个冠军亚军了!所以,我们从创作之初就商定,故事中的新明小学足球队得不得冠军、赢不赢球一定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战胜自己!引至人生,最终破门必然破的是自己心里的那座门!是谓‘破门’。

一群山村留守孩子,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童年的快乐还未充分地绽放便被深重的悲怆湮没了,他们该如何走向未来……我一直以为,给自己拍的电影定位很容易,但此刻我真说不出来……

徐耿电影破门(导演徐耿独家揭秘破门看点)(5)

封面新闻记者:你认为这部影片的最大看点是什么?

徐耿(在电话里笑了):这个问题最好观众看了后自己来回答,因为我自信观众一定会有不同层面的收获,如果一定要我说,那么我认为至少有以下3点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观看的。我相信观众看了《破门》一定会被影片感动的!

1、电影《破门》,来看喜哥和坦克上校地雷炸弹冲锋枪小钢炮吧,你会被他们紧紧抓住而后加入他们之中的!

2、电影《破门》是重新经历一次成长的快乐和无法拒绝的苦难吧,它会让你有浴火重生的崭新体验!

3、电影《破门》是来感受一下电影的另一种魅力吧,点点滴滴润物无声也许比轰轰烈烈更强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