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体温(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体温筛查成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因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人体测温设备成为目前疫情防控的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要了解,人体温度分为体温和体表温度,即人体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判断人是否发热,看的是体温而不是体表温度。
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温度计两大类,接触式温度计有玻璃体温计和医用电子体温计两种,非接触式温度计有包括红外额温计、红外耳温计、红外热成像筛检仪等,在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采取非接触式体温计具有安全无接触、效率高等优点,因而能够快速起到初步筛查的目的。
红外体温计测温原理
人体的热量会通过热辐射的形式散发到环境中,人体红外测温仪通过内置的传感器探测人体的热辐射,从而实现测量体温的目的。
红外额温计测量的是人体额头部位,是利用皮肤与探测器间的红外辐射交换和适当的发射率修正测量皮肤温度的仪器;红外耳温计是利用耳道和鼓膜与探测器间的红外辐射交换测量体温的仪器;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仪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对人体表面温度进行非接触式的快速测量,当被测温度达到或超过预设报警阈值时进行警示的仪器。通常来说,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准确度红外耳温计>红外额温计>红外热成像筛检仪。
红外体温计使用方法
1、红外额温计:
- 红外额温计一般都有两种模式,即体温模式和体表温度模式,使用时应注意选用体温模式进行测量,如一些红外额温计开机无模式可选择,即默认为体温模式。
- 红外额温计由于测量原理限制,对环境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在环境温度(16~35)℃下使用,当前正值冬季,若使用不当,容易出现偏差。如室内温度在20℃,室外温度低于10℃,对外来人员立即进行体温检测,则人体额温很可能会低于35℃,因此在测量时注意避免在内外温差过大、风速过急的地方测量;测量司机体温时,应要求提前关闭空调,摇下车窗,减少车内外温差后测量。
- 测量时,应尽量减少人为测量误差,测量距离应保持在说明书推荐距离或(3~5)厘米为佳,如果紧贴额头,结果反而不准;测量位置应处于人体额头正中央、眉心上方,测量方式保存垂直;测量对象额头应无毛发等遮挡物、无汗水等;保持同样的操作规范,1分钟内重复测量2次,2次测量数据之差在0.3℃以内,则数据可采信,否则需检查后再次测量;测量后应及时用微湿的酒精纱布或酒精棉球擦拭30秒以上进行消毒;疫情期间,测量者应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
2、红外耳温计:
红外耳温计测量的是人体耳部鼓膜部位,首先应先检查耳道是否清洁,因为耳垢会阻碍红外线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测量前必须检查和清理耳道;其次将探头深入耳孔内测量,须配备卫生耳套使用,使用后需用酒精棉清洁探头,避免多人使用交叉感染。
3、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检仪:
- 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待用环境中需稳定30分钟后开机,开机预热一般不少于10分钟,确保仪器达到热平衡后再使用。
- 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检仪不同发射率、不同测量距离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要求试验人员通过调节发射率、设置合适的测量距离正确测量人体体温。目前正值冬季,推荐选用耐寒专业机型测量。
- 测量时,如内外环境温度差异较大,应等待不少于5分钟后开始测量。如果被测者处于饮酒后、剧烈运动、血压较高、局部发炎时可能会引起误报警,对以上人员应在状态平复30分钟后复测,必要时应使用医用体温计等接触式体温计测量。
红外体温计使用建议
- 所有的测温设备都建议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后使用。电子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时间推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器件老化的现象,如红外额温计一般使用寿命约为五年,因此红外体温计必须定期进行计量检测。
- 不建议将工业检测用红外温度计直接用于测量人体温度。工业检测用红外温度计通常测量范围较广,上至200℃~1000℃,下至-20℃~-30℃,且准确度相对较低,并不适合测量人体体温测量。
- 建议适宜环境条件下使用。人体红外测温仪是通过红外探测器获取被测对象红外辐射量,并进行适当修正后,推算被测对象温度。首先红外探测器需在合适的环境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其次体温模式下的测量数据是通过测温仪测量人体部位温度,采集当前环境温度、综合大量临床体温数据并统计分析再适当修正后得出的。
- 应采取必要的保养维护以确保测量性能。红外测温仪的维保情况直接关系到仪器的测量性能,要定期清洁仪器表面,保持干燥。表面采用酒精棉清洁消毒,尤其是红外瞄准镜头表面应洁净、无异物遮挡;内部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除去内部金属面氧化锈蚀,使用时保持足够电量,避免电池弱电下工作;同时禁止在高温或低温下以及在强磁性和腐蚀性环境中放置;禁止操作人员擅自修改出厂参数,如非必要,禁止拆卸。
(以上内容来源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