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后多久能打预防针(第一次带宝宝去打预防针)
文/当什么妈
我们一直在说,宝宝出生后,一些在常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却是新手爸妈闯过的一道道育儿关。
比如:出院后,第一次带宝宝打预防针,需要注意什么?
我一下就想起了两年前,第一次带小臭去打预防针的情形。记得当时是在娘家,我还很紧张地问我妈各种问题,把她搞得莫名其妙:这有什么好问的,卫生院不就在对面吗……
虽然宝宝之前已经打过两次了,乙肝的第一针和卡介苗,但那时候还没出院,在医院通知的时间把宝宝抱过去就好了,也不需要准备啥,在医院的心态也很放松。
反而出院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才在这儿等着呢。不过新手家长也不用担心,小臭妈这边整理了六点经验,不管是在医院的第一次,还是出院的第一次,都够用啦~
一、确定地点:社区医院或卫生院、最优路线很简单,但是第一次带宝宝去打的,还真可能不知道。
当时在娘家,卫生院就在家对面,也是自己事先去踩了点儿,看看流程和环境:先在这间登记,再到那间体检,接种的在隔壁,打完还要在最后一间观察半小时~
后面从乡下娘家回到市区自己家,也是问了相熟的邻居,确定最近的到达路线。特别是一个人带宝宝去打预防针,能多做点准备就多做点儿~
二、确定时间:宝宝接种时间、医院开放时间记得当时我妈跟我说,每月的1号、11号、21号才能打,我还以为打预防针都是这些时间。后面包括去湖北,才发现每个卫生院或社区医院制定的时间都不一样。比如我们现在的社区医院,估计每天接种的人比较多,所以从周一到周六都有上班。
所以也可以先了解一下,当地医院的具体接种时间,省得带着宝宝和一堆东西,又白跑了~
另外,虽然现在国内疫情形势缓和,但是不少医院依然需要预约排号,包括给宝宝接种疫苗,这些都最好先了解清楚~
三、携带相关证件:医院证明单、宝宝出生证明、家长身份证不管在医院打的前两针,还是出院后打的“第一针”,相关的证件肯定都要带着的。在医院打的那两针相对简单,一般带上家长身份证和宝宝出生证明或住院证明啥的就好。
打完这两针后,医院一般会开个“打过乙肝第一针和卡介苗”的单子。后面自己第一次去卫生院或社区医院的时候,就要记得把这个单子带上。坐标福建,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流程是不是一样~反正我们当时是凭这个单子、宝宝的出生证明和父母的身份证,再到卫生院办的接种的本子。有了本子后,之后再打,就不需要带前面那些了。
(小臭自己的本子被他咬得不忍直视了……)
记得那时在母婴群里,有家长担心地说:我们都打了两针了,怎么都没有这个本子呢,怎么办呀?如果是跟我们一样情况的,就不用担心啦,等你带宝宝到卫生院或社区医院打第一针后,才会办理哒!
四、调整宝宝状态:好的身体状态 家长的有效安抚一般来说,宝宝如果有感冒、发烧、甚至咳嗽等情况,一些医院的医生可能就不建议接种。所以在宝宝打预防针的前几天,尤其要注意护理好宝宝、认真观察宝宝的状态,首先自查宝宝是否有一些异常情况。
到了医院,打针之前,医生也会再次询问宝宝的身体状态,记得如实回答。不要为了让宝宝顺利接种疫苗而刻意隐瞒,那样可能造成疫苗失效甚至其他后果~
另外,打完疫苗一般会要求观察半小时,看看宝宝有没有不适反应
为了让宝宝有更好的状态,家长也可以做一些准备。比如打疫苗当天,给宝宝穿一件比较宽松的衣服。天热的话直接一件宽松的,冷的话可以里面穿件宽松的,外面再套个外套。这样可以避免到要打了,才在那边急急忙忙拉到医生需要的位置,拉扯到宝宝,引起宝宝情绪或身体上的不适。
除了口服的疫苗,预防针一般都是打手臂,可以在打之前先问下医生打哪里,左手还是右手,好做准备。
也可以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小玩具或其他安抚手段,以防宝宝因为打针而哭闹时,可以安抚他。不过几个月的宝宝对痛觉没那么敏感,所以一般都是比较配合哒~
五、提前学习接种知识带宝宝去打预防针之前,其实都可以先了解一下接种的是什么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有其他疫苗可以选择吗、接种的禁忌、接种的时间,等。
比如我后面就很后悔,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多了解,没有给小臭打上五联疫苗。十三价疫苗对接种月龄也有限制,我们当时也差点赶不上~
事先有了解,对这些疫苗的选择和安排都能更加从容,到了医院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犹豫不决的。
家长自己在了解的基础上,也可以和医生更好地探讨,给宝宝一个最适合的接种方案。
差不多想到这五点,不管是在医院打的第一针,还是出院后打的“第一针”,都够用啦~其实所有的焦虑,都是缘于未知。想要育儿路上更轻松,其实还是需要家长的不断学习,加油,共勉之~!
关于第一次带宝宝打疫苗,你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呢?欢迎分享!
感谢阅读!我是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当什么妈,同时也是公务员妈妈、文学硕士、健康管理师。关注我,育儿路上,少走弯路,一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