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1)

古今中外

劳动都是我们歌颂的主题

千百年后的今天

我们依旧崇尚劳动

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

也给艺术带来灵感

在艺术创作中

歌颂劳动与劳动者的作品数不胜数

作品中的劳动者勤劳质朴、天真自然

无一不凸显出劳动者的内在光辉

让我们通过一幅幅大师的精美画作

来体会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崇高感受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2)

(法)让·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 83.5x111cm 1857年

《拾穗者》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米勒所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法国奥赛美术馆。

画面前方,三个农妇在田地里弯腰捡麦穗,三人姿态各异,动作不同。在她们的身后是广袤无垠的田地,堆积如山的麦垛随处可见,画面的右上方隐约可见马匹以及骑在马背上的人,整体呈现出秋收时节一派丰收的场面。

画作人物形象生动,笔法简洁,色调明快柔和,黄金分割率的整体安排使得画面和谐均衡。作为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代表作,《拾穗者》将富饶的农村丰收景象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鲜明的对比,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现状,深刻地揭示了十九世纪社会的阶级矛盾。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3)

(荷兰)梵高《夕阳下的播种者》1888年

《夕阳下的播种者》是梵高后期的作品。画面主题色调采用钴蓝和橙色相对比,斑驳的笔触描绘出西山将要日落之时,夕阳浮现、光芒四射的景象。

整幅画明亮醒目,狂热、奔放又大胆,一如梵高炙热的内心。画作拉大了透视视角,除了美感上的需求,更使观者在欣赏之余对远方的世界有了更多的遐想。它仿佛坚定地表露出梵高的心中的呐喊——渴望生活!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4)

(俄)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31.5×281cm 1870-1873年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于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美术馆。

该画描绘了在伏尔加河畔一组在沉闷压抑的气氛中奋力拉纤的纤夫群像。画中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经历个性各不相同,他们饱经风霜而又坚韧不拔。背景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

该幅画作人物形真实且深刻,生动地反映了俄国纤夫苦难的生活,寄托了画家对下层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同情,也艺术地体现了作者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5)

(唐)张萱《捣练图》(局部)

《捣练图》这一幅画作工笔重设色,描绘了唐代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以上所选局部即为卷首四女执棒捣练的画面。

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细腻生动。画作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6)

(清)《胤禛耕织图册·收刈》 39.4×32.7cm

本幅为耕织图册其中之一,描绘了麦田中农夫装扮的雍亲王胤禛正带领众人收割的景象。此图用笔精到,设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将劳动者辛勤耕作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生动。

织图起源于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而详实地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其“图绘以尽其状,诗文以尽其情”,形象生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劳动者耕作与蚕织的场景和详细的生产过程。

《雍正耕织图》册是雍正帝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内容和规格仿照焦氏(焦秉贞)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所不同的是胤禛耕织图中的主要人物如农夫、蚕妇等均为胤禛及其福晋等人的肖像,这在历代的耕织图中是仅见的。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7)

罗中立《父亲》 215×150cm 1980年

罗中立的这幅超写实肖像油画塑造了一个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视觉,使画作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

画作油彩浓厚,笔触精微而细腻,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人物形象外在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8)

黄胄《洪荒风雪》 73.4×117cm 1955年

该作品以仰视的角度刻画了几位地质队员骑着高大的骆驼,冒着漫天风雪,由远及近、迎面而来的景象。

风雪气氛的营造和空间感的处理,传达出壮阔渺然之感。整幅画作富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突出表现了新中国建设者们不畏艰辛、豪迈乐观的精神风貌。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9)

蒋采苹《摘火把果的姑娘》90×75cm 1984年

《摘火把果的姑娘》是蒋采苹于1980年专程前往云南参加撒尼族“火把节”归来后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工笔重彩中国画,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刻画了撒尼姑娘的情态。

撒尼族是一个勤劳、活泼,服饰精美的民族。在火把节时撒尼族人民唱歌跳舞、斗牛摔跤,小伙子和姑娘们借此谈情说爱。夏日的火把果红艳艳地布满山岗和道路两旁,酸甜的火把果正是象征吉祥和爱情之果。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10)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105×65.2cm 1955年

《粒粒皆辛苦》乃画家教学期间对学生不注意节约粮食有感而作。

画面中的老农头裹白头巾、满脸胡须、身着粗布衫、脚穿草鞋,蹲下身子,伸长手臂,神情专注地捡拾掉落在地的几粒麦穗。

深深的车辙、满载的麦子所显示出来的粮食大丰收与老农对遗落麦穗的珍惜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捡麦穗”表现的是庄稼人对粮食的情感,“粒粒皆辛苦”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作品以墨线为骨,吸收了西洋绘画明暗、块面的手段,宣扬了劳动者吃苦耐劳的精神,歌颂了中华民族的节俭美德。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11)

刘文西 《祖孙四代》119×96.6cm 1962年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12)

刘文西《老农》46x35cm 1978年

最美劳动者绘画一等奖作品高难度(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13)

刘文西《沟里人》169×133cm 1982年

刘文西先生是“艺术为人民”宗旨的坚守者,“心中有人民”是刘文西六十余载的精神诉求。他倾其一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作品以表现陕北人物而享誉画坛,他始终秉承“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60多年间,他先后上百次去陕北写生,地处黄土高坡的陕北和江南水乡的秀美不同,充满了粗犷、黄土、沟壑,正是在陕北地区的写生和与当地乡亲的亲切交往,为他带来了艺术创作的灵感。陕北当地辛苦劳作的劳动人民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其作品中,笔下人物或憨厚质朴、或豪放热情,加之他独特的用笔方法,使得画面气势宏大、节奏分明,真实地刻画出陕北劳动人民的善良淳朴与勤劳艰辛。

劳动开创未来 奋斗实现梦想

而艺术的耕耘 本身就可以视作一种劳动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

持续不断的劳动 是人生的铁律

也是艺术的铁律

那些艺术作品中的劳动者

无一不向我们诉说着

劳动最光荣

「西安美术学院官方公众号欢迎广大师生投稿」

投稿邮箱:wxm@xafa.edu.cn

策划:温娜

资料来源:艺术与设计 故宫博物院

文案: 吴小雨 沈佳

海报:刘一楠

编辑: 沈佳 温娜

主编:邢书磊

责任编辑:温娜 吴一凡

主办: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执行负责:新媒体管理中心微西美工作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