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哪一个早(孙膑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关系与区别)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数的统一,分裂都毫无疑问伴随着战争。而在中国古代不计其数的战争中,总是有许多的军事家,政治家来总结作战理论,用来指导和训练军队。而在众多的军事著作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三十六计》作为优秀的军事著作而屹立于世,其继承、发展前人的军事理论和战争经验,揭示了战争的若干客观规律,成为传世的经典著作。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一部由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孙武所撰写的兵书,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被誉为"兵经",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无论是对于古代还是现代战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哪一个早(孙膑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关系与区别)(1)

孙武图: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哪一个早(孙膑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关系与区别)(2)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是春秋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孙武的传世之作莫过于这本《孙子兵法》了。

《孙子兵法》又被称为《孙武兵法》,《孙武兵书》,《孙子兵书》。古代为了区分《孙膑兵法》又被称为《吴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又被称为《齐孙子兵法》)。该书将军事作战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战略运筹,战场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和特殊战法。

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和分类: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

第二篇《作战篇》

第三篇《谋攻篇》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

第五篇《兵势篇》

第六篇《虚实篇》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

第八篇《九变篇》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

第十一篇《九地篇》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第十三篇《用间篇》


《孙膑兵法》是一部由孙膑编著的中国军事著作,创作于战国时期。 《孙膑兵法》为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文献。《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孙膑兵法》一书,又名《齐孙子兵法》,顾名思义,可以和孙子的孙子兵法相提论。

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哪一个早(孙膑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关系与区别)(3)

孙膑图: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哪一个早(孙膑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关系与区别)(4)


孙膑,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和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是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同为鬼谷子弟子。因为孙膑下山时间要比庞涓要晚,所以庞涓认为孙膑受到了师傅的真传,能力要高于自己。所以当孙膑下山投靠魏国时,受到庞涓嫉妒而迫害孙膑,使其受膑刑,身体残疾;后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孙膑兵法》,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最早记录《孙膑兵法》的是《汉书》,并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但从《隋书·经籍志》以后就不见记载了。在长达近1000多年的历史之中再无提及,曾一度失散。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同一本书,虽然史书中记载了《孙膑兵法》可能存在 ,但是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其内容,但《孙子兵法》的内容却一直传承了下来。许多人对《孙膑兵法》是否存在产生了怀疑。

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这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也使得学术界的重重疑云拨云见日。此次出土不仅验证了《孙膑兵法》的存在,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智慧的体现。竹简本《孙膑兵法》经过认真整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的十五篇,包括《禽庞涓》、《见威王》、《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出土的内容只是部分,目录要少于古史书记载。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在现存的《孙膑兵法》中共整理出16篇,系原上编诸篇加上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该书不仅是对《孙子兵法》的发展,也是兵家的又一优秀历史著作。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但是该书具体作者已无可考,只是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及明末清初,随着有关三十六计的策略和说法广为流传,引用三十六计的人渐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哪一个早(孙膑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关系与区别)(5)

有许多人认为三十六计出自孙子兵法,但其实两者并无太大关系,如果说有的话,可能就是三十六计是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两者部分军事思想有相似之处。三十六计经后人整理成书,在近现代出版流传于世。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为六个部分,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以下是全书全部目录的归纳和分类: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度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这三本书都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代战争和生活都有着指导意义,我们要积极地发展下去,使其能够做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