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聪明有幽默感(教你幽默到心田)

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在生活中一定会被善待很多人都以为幽默是与生俱来的天赋,通过《教你幽默到心田》你会发现,其实幽默也如同其他技能一样,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刻意练习而获得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如何聪明有幽默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聪明有幽默感(教你幽默到心田)

如何聪明有幽默感

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在生活中一定会被善待。很多人都以为幽默是与生俱来的天赋,通过《教你幽默到心田》你会发现,其实幽默也如同其他技能一样,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刻意练习而获得的。

【你将获得】

1.幽默不是天生的,而是有结构、技巧可以参考的一项技能。

2.幽默方法炼成的几种方法。

不知你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幽默、风趣。稀松平常的对话,如果他们在,总能出其不意逗笑大家;普普通通的一件事,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就像个段子;即使生活中的小烦恼,在他们那里也会变得有趣。

他们仿佛天生就是焦点,吸引着众人的眼光,所有的人都喜欢他们。即使他们指出别人的缺点,也不会有人生气;哪怕他们拒绝别人的要求,也并不影响双方的关系。

你是否也想成为一个这样幽默又能hold住全场的人呢?今天《教你幽默到心田》恰好给你一个解决方法。

好了,幽默不是天生的,而是具有结构、技巧,并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在后天学习得到的一项技能。

提起幽默大师你会想到谁?憨豆先生、卓别林还是罗宾·威廉姆斯?

进入我脑海的并不是这些顶级的世界幽默大师,而是演员黄渤。

他的幽默不似一些喜剧演员用力过猛的尬演,而是一种恰到好处让人舒服的幽默。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曾在机场碰到一位热情的粉丝,两人火热的聊了十几分钟。

分开时,粉丝激动地告诉他:“太喜欢你演的《天下无贼》了,拍个照、签个名吧”,于是他大笔一挥签了王宝强。还笑着对观众说,“幽默嘛!就是不要让别人感到尴尬”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演讲家到学校去动员学生投笔从戎。当天天气却十分不给力,火辣辣的太阳烤的学生对演讲毫无兴趣,尽管老师极力维持着秩序,但学生们的注意力还是很难集中。

看着台下交头接耳的同学,站在讲台上的演讲家,没有高高在上的要求学生们安静一下,而是淡淡的说:“有人说四个德国人可以组织一只军队,四个英国人可以组织一个议会,那么你们说,四个中国人可以组织什么?”演讲家卖了个关子,停顿一下,看着台下安静许多的学生,才缓缓说道:“一桌麻将!”,学生们瞬间笑作一团,就在这时演讲家突然脸色一整,抬高语调,话锋一转大声说道:“错了!四个中国人可以打下七架零式战斗机”。这是当年刚发生的抗日英雄事件,台下的学生也被演讲感染,精神为之一振,纷纷起立鼓掌。

这是演讲家的幽默,一开始他就用诙谐的语句成功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让自己成为掌控全场的人。而他所使用的技巧就是我们首先要提到的“阶升法”,这种方法常被用在幽默故事中。它是指用三、四个相对的句子,讲述一个故事,由于句式类似,即使听众前半段没有听到,后面几段也足够引听众发笑。

演讲家使用“阶升法”时,看似无心,实则每一步都是在创造和学生们互动的机会。“四个德国人组织一支军队”、“四个英国人组织议会”、“四个中国人呢?”最后落点落在中国人,与每一位在坐学生密切关系的人身上,引起学生们思考,无形中加深了和学生的链接。用“一桌麻将”形成强烈对比,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当然,阶升法除了以“对句”的形式将故事分段,还可以通过三、四个环环紧扣的句子娓娓道来,将听众一步步带到讲笑话的人想要达到的意境,最后再给听众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笑话:三个人到纽约度假,并在一座高层宾馆的45层订了一个套房。恰好当天电梯故障。他们不得不爬楼到房间去。于是约定轮流说笑话、唱歌和讲故事,减轻登楼的劳累。笑话讲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到了30层,大家精疲力尽,“彼得,你来讲个幽默故事吧!”其中一人提议;“好吧!故事不长,却令人伤心至极:我把房间的钥匙忘在大厅了。 ”彼得回答。

至此,我们就知道了“阶升法”需要每部分环环紧扣,最后给出笑点。但在使用阶升法时,仍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讲述时短话要长说,有时甚至同样的句子可以重复好几遍。你有没有发现,相声表演时经常是逗哏说了一句话,捧哏会再复述一遍,也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一次次的重复,把听众的情绪带上去。

除了“阶升法”,还有一个名叫“二段式”的方法也在幽默故事中经常使用。与阶升法相比,二段式通常比较短,不用花时间营造气氛,前后两段的对比,包含丰富的变化,足以给听众一个诧异的结局。它包括一起一落“逆转式 ”和主体不变“相反式”。

逆转式需要先把听众往相反的方向带领,当听众以为自己早都猜到结局时,形势突然逆转了,从而产生笑料。比如,有个笑话是这样的:丈夫在妻子旁一直不停唠叨:“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再来看看相反式,如果不仔细区分,很难将其与“逆转式”区别开。虽然都是有前后两段,并且后一段会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但“相反式”的特点是,主体没有变,而只是换了个角度、或者张冠李戴的再说了一遍。比如:苏联时代流行这样一个笑话:一个老苏,一个老美吵架。

“你们能有我们美国人自由吗?”美国人说:“我们可以站在白宫面前骂卡特。你们做梦也办不到!”

苏联人听后嗤鼻一笑:“笑话!我们也可以站在克里姆林宫骂卡特,而且骂的比你们还难听!”

这就是二段式笑话,不管是一起一落的逆转式,还是主体不变的相反式,在使用时要营造一个逆转的气氛,这需要说话者具备逆向思考能力,通过逆向否定,最终落到你想表达的真实意思上来。

除了前面提到的阶升法和二段式,“误会式”幽默同样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幽默方式。这其中最常见的误会式幽默就属同音误会了,它是指由于发音让别人听拧了,导致对方无法理解说话者的意思,从而制造出笑料。

著名画家张大千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早年间,张大千曾听说一个大军阀家养了一只名犬,便心生好奇一直想去看,但苦于没有机会。终于有一天,军阀宴请宾客,正好请了张大千。也不知是激动还是故意,张大千一见军阀就大声说:“我今天来,就是为了看你这只狗。”

生活中,这种“误会式”笑话经常被用来化解尴尬。例如:黄晓明和Angelababy结婚时,记者问黄渤准备了什么大礼。黄渤答道,人家什么都有了,送一句温暖的话就好了。记者又追问:没红包啊?黄渤说:我不知道现场他会不会发。

你看,幽默就是有这种魔力,让一个充满挑衅的问题,分分钟变的人畜无害。而那些真正幽默的人,其实是在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让双方都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

说完了幽默是可以同过“阶升法”、“二段式”、“误会式”等方法后天修炼而成,接着我们说说培养幽默感时需要注意的点。

幽默需要认清对象,认清环境。不分场合的幽默,只会带来尴尬。

2016年一档《爸爸去哪儿》带火了小萌娃安吉,当年胡可、沙溢夫妇带着安吉参加某颁奖盛典,但作为颁奖嘉宾的郭德纲却上了热搜。因为郭德纲在颁奖典礼上几次不合时宜的玩笑惹怒了网友。

当晚,沙溢、胡可夫妇陪同安吉、阿拉蕾上台领奖,当着众人和小孩子的面,郭德纲三番五次调侃说安吉是他和胡可的儿子。即使机智老爸沙溢及时救场说:“我两个儿子,大儿子安吉说是像你,小儿子被人说像岳云鹏。”仍没挡住郭老师再次“幽默”,他竟接口说道:“这说明你家好客啊!”。

当着孩子的面开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这不是幽默,是冒犯!就像事后网友怒怼郭德纲,开玩笑不等于没素质。你看,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开玩笑,就很容易被贴上没素质的标签。

幽默不仅要认清对象,有时候认清环境同样重要。不知道你有没碰到过这样的情景,你和好朋友聚在一起,讲了一个笑料十足的笑话,周围人也都被你逗得哈哈大笑。可是,没多久又加入一个朋友,“你们刚才笑啥呢?快告诉我”,“哦!我们讲了一个笑话。”,“笑话啊,我也要听,你再讲一遍吧!”但这个时候,不管笑话刚才如何好笑、效果多么棒,短时间内让你再重复一遍,你一定没有信心讲的像刚才那么好笑。

为什么?因为这次你不能保证笑话一气呵成了。刚才你面对的是一群不知道梗的听众,你有信心通过你的肢体语言、语气、甚至面部表情将这个梗发挥的淋漓尽致。但第二次你要面对的是,一群早都知道笑料在哪,并且短时间内刚听过一遍的听众,他们很有可能打断你的笑话,或提前剧透笑料,这种氛围下很难有人自信再次逗笑他们。

那么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再次逗笑这些听众呢?这时想要幽默就需要你调动别人的情绪、营造愉快的气氛。营造情绪这件事,就像爆米花持续加温。引爆太早,米没热透,爆的就会不充分;打开太晚,又可能烤的太久,把米烤焦;所以只有抓住恰到好处的幽默时机,才可能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英国诗人乔治·英瑞出身在一个木匠之家。但在上流社会中,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一次聚会,有个贵族子弟嫉妒他才华,想让他在众人面前出洋相,便高声问乔治:“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 “不错,您说得很对。”乔治回答。“那他为什么没把你培养成木匠?” 乔治微笑着,很有礼貌地反问:“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 “那当然!”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回答。 “那他怎么没把你培养成绅士呢?”

乔治就十分懂得营造气氛,他绅士地回应贵族子弟毫无礼貌的问题,其实是在抓住周围人的注意力,接着又用“怎么没把你培养成绅士?”反击,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打的对方措手不及,将幽默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这些,幽默感还需要培养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已成定论的事物和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能打破常规的束缚,立新创意,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个妻子想让她的丈夫早回家,于是规定:晚于11点回家就锁门。第一周奏效,第二周丈夫又晚归,按制度妻子把门锁了,于是丈夫干脆不回家了。妻子郁闷,后经高人指点,修改规定:11点前不回家,我就开着门睡觉。丈夫大惊,从此准时回家。你看,拥有逆向思维换个角度,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逆向思维的幽默不仅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大事上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一次制定美国宪法的会议上,有位议员说:“在宪法里要规定一条:常规部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5000人。”华盛顿平静地说:“这位先生的建议的确很好。但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侵略美国的外国军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3000人”。华盛顿就用逆向思维,幽默地拒绝了不合常理的提议。

-----------------------------------------------------------

上面我们说了幽默的练习方法和培养幽默时需要注意的步骤,接着我们再来说说一个拥有幽默的人,人生到底会多精彩。

一个幽默的人,一定能接得住生活抛来的各种尴尬。

说起靠幽默逆袭的人,就不得不提李诞,他算这几年后起的幽默之星。学生时代的李诞总考第一,后来觉得学习没劲,于是叛逆、疯玩,高考失利。原本的“清北苗子”只好复读一年。大学毕业之后,李诞在微博上用化名写文章,因为“好笑”,收获了几十万的粉丝。靠着这一成绩2013年李诞叩开了《今晚80后脱口秀》的大门,成了一名幕后写手,也就是后来常被主持人王自健,调侃的朋友“蛋蛋”,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开始频繁登上热门综艺。并用他特有地玩世不恭式幽默,迅速拿下头版头条。

李诞到底有多幽默?在成为《奇葩说》导师之前,李诞曾作为嘉宾参加过一期节目。那天,蔡康永问他:《吐槽大会》是你第一个策划的节目吗?

李诞说:算是吧。

蔡康永说:所以等于是,你初出茅庐的第一个节目就打败了马东在电视圈修炼了几十年做的节目?

这是蔡康永特有的“笑里藏刀”式的提问。无数人曾被类似这种问题弄得不知所措,如果换做是你,该怎么回答?承认?会被批评太傲气;谦虚?又会被说太无趣。你猜李诞怎么回答的?

李诞说:哎,你说巧不巧?

瞬间让当时尴尬许久的氛围突然放松,看似他在逃避问题,那玩世不恭的样子,其实恰恰给了问题最正面的回应。

李诞的幽默不仅表现在鸡贼应对别人不怀好意的问答,他那些让人笑掉大牙的歪理也都深受许多观众喜爱。比如,他的“反养生论”:“大家都说不熬夜对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玩手机,不要呼吸太脏的空气。那古代人就是这样,平均年龄四十岁嘛”。再比如“运动危险论 :“运动是个特别危险的事情,我有两个好朋友打篮球腿都断了。我看到他们,我也不羡慕他们的肌肉,可能他们还会羡慕我有条好腿呢”。

明明每一条都是歪理,但每一条歪的却那么有理,那么好笑,怪不得粉丝直呼宝藏男孩。毕竟谁也无法拒绝一个幽默的人,不是吗?

一个幽默的人,也一定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点到为止。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是一位因幽默而广结好友的人,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等人,都是他好友 。海伦·凯勒曾直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马克·吐温的幽默总能让身边人身心放松,有次他去一个小城,临行前友人告诉他,那里的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旅店登记房间时,果真有一只蚊子在他眼前盘旋,这让正在登记的职员十分尴尬。马克·吐温却满不在乎地说:“贵地蚊子比传说中的不知聪明多少倍,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顾、饱餐一顿”。一句话逗得服务员哈哈大笑。他就是这样,总能用幽默给对方一个台阶。

还有一次,在一年的“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为了愚弄众人,报道了一则马克·吐温去世的消息。于是,众多亲朋好友结伴前往马克·吐温家吊唁。但人们敲门后,出来的竟然是马克·吐温本尊,友人们又惊讶又气愤,纷纷斥责那家报纸不负责任,竟然对马克·吐温做出这种大不敬行为。马克·吐温却没有发火,而是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日期提前了一些。”和颜悦色的幽默,瞬间安抚了眼前躁动的人们,更显示了马克·吐温的大度。

在马克·吐温的生活中幽默就是一种催化剂,它将烦恼催化为欢畅,将痛苦催化为愉快。一个时时刻刻都能带给他人幽默的人,谁不想和他做朋友呢?

一个幽默的人,即便经历挫折也能笑对人生。

北宋诗人苏轼的经历担得起笑对人生四个字。提起苏轼,大家的第一印象,想必就是那些之乎者也的古诗,但是你知道吗?苏轼不仅仅是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更是一个段子手。苏轼一生基本都处于新旧党争的漩涡中,导致他一生的政治生涯极其坎坷,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又几经沉浮,先后被贬于定州、知州、惠州、直至儋州。一路被贬让他看清人性中不可避免的阴暗。但对世情冷暖的洞察,并没有抹掉他段子手的属性,幽默的性格更是让朋友对他又气又爱。

著名的“河东狮吼”就来自苏轼的一次调侃。苏轼有个名叫陈季常的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陈季常又十分好客,经常邀请客人到家里,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怕老婆,他的妻子是河东郡柳氏,常常会敲墙角赶走客人。苏东坡就作了一首诗:“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来河东狮吼就变成了老婆凶悍之意。

苏轼还有一位损友——注明高僧佛印,这两人的日常就是一部情景喜剧。两人相隔一条河,有天苏轼做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越看越喜欢,不仅赞了佛,还暗喻自己。于是派人送给佛印,谁知道佛印竟回了“放屁”二字让门童带回。怒气冲冲的苏轼找佛印理论,佛印慢悠悠的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还有一次,这对冤家凑在一起散步,看到一只野狗在河里啃骨头。苏轼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摇头晃脑地说:“狗啃河上(和尚)骨”。随后得意地看向佛印。佛印怎么可能乖乖束手就擒,他看苏轼的扇子上写着苏轼自己的诗,于是伸手夺过纸扇扔到河里,慢悠悠地说“水漂东坡诗(尸)”。

正是因为苏轼幽默的性格,吸引了大批和他志趣相投的朋友,这让他即使身处党争漩涡也能保持一颗淡然的心。也是他那份幽默与乐观帮助他取得了非凡的文学成就。

-----------------------------------------------------------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说了训练幽默感时常用的几种方法。“阶升法”,就是用三、四个相对的句子可以制造出听众“接话”的机会;或者不以“对句”的方式出现,而是娓娓道来。通过三四个紧紧环扣的句子将听众一步步带到讲笑话者想要达到的意境。还说到了“二段式”幽默,与阶升法相比,二段式通常比较短,不用花时间营造气氛。它是通过前后两段对比,给听众一个诧异的结局,从而产生笑料。接着还说到了“误会式”幽默中常见的同音误会,它是指由于发音让听众听拧了,导致对方无法理解说话者的意思,从而带来的幽默。

其次,我们说了培养幽默感时需要注意的点。先说到了幽默需要认清对象,认清环境。不分场合的幽默,只会带来尴尬。以郭德纲调侃安吉为例子,说明不合时宜的玩笑,不是幽默,是冒犯!接着又说道幽默需要你调动别人的情绪、营造幽默的气氛,只有抓住恰到好处的幽默时机,才可能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还说到幽默感需要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只有拥有逆向思维,才能打破常规的束缚,立新创意,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最后,我们还说了一个拥有幽默的人,人生到底会多精彩。先是以搞笑新秀李诞为例,说了一个懂得幽默的人哪会有人狠心拒绝;然后又以马克·吐温为例,说了一个时时刻刻都能带给他人幽默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朋友;接着又以苏轼为例,说了一个真正懂得幽默的人,即使面对人生挫折,也能笑看人生,肆意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