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连长杨根思(跨越时空的对话)
荔枝特报记者/史亚楠 摄像/夏天 剪辑/李姗 设计/叶如冰
四川大学校史馆有一面展墙,专门记录着71年前川大校友跨过鸭绿江,投身朝鲜战场的英雄事迹。作为校史馆的一名学生讲解员,20岁的预备党员于世博常在课余时背对展墙默记讲解词。他清楚那些英雄的故事,却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奔赴战场时的情怀。
四川大学“00后”学生预备党员于世博在校史馆
今年90岁高龄的杨德盛老人,正是70多年前历经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名战士。1950年奔赴朝鲜战场时,杨德盛的年纪同于世博相仿,只有19岁。在那里,杨德盛负过伤、杀过敌,目睹了战争的惨烈,也见证了英雄的无畏。回忆峥嵘岁月,他向年轻的于世博讲述着自己的初心,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冰血长津湖 在朝鲜战场火线入党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那时候,杨德盛是一个参军不满一年的19岁士兵。回忆起接到抗美援朝任务时的情形,杨德盛爷爷至今记忆犹新。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1950年10月底,我们从南京出发,坐了一个星期的火车,到了沈阳。原地待命了几天后,任务下来,上面派我们去保卫‘国防最前线’。”杨德盛爷爷说,“文化教员解释,我们要支援朝鲜,保家卫国,然后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年轻时的杨德盛
志愿军和所谓联合国军的交战过程,于世博在练习讲解时看过多次。杨德盛爷爷告诉于世博,为了抵达作战区域,战士们首先要冒着饥饿与严寒,翻过一座又一座险峻的雪山,这其中,最难以跨越的,就是山险雪厚的狼林山。
杨德盛所在的连队在朝鲜行军
“刚到朝鲜时,从那里的村子经过,大家能听到大人、小孩的喊叫,从荒山野岭走,只能听到野兽的嚎叫。到狼林山的时候,大家已经一连走了十几天,粮食断了,气温也下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大家心情就有些沉重了。肚子饿得厉害,大家就在原始森林里,把松树靠北一侧的表皮扒开,吃里面一层瓤。冷得厉害了,就用草裹在身上御寒。一个失足跌落山崖,根本没办法救,冻伤、饿病的就更多了。”
抗美援朝战士坚守在小高岭
翻过狼林山,志愿军抵达作战区域长津湖附近,战斗一触即发,敌我双方围绕着下碣隅里这一地点展开攻防。当时,杨德盛据守在下碣隅里附近的小高岭,敌人要想突围,必须拿下这一阵地。从 11月29日开始,敌军接连发起了9次攻势,杨德盛和战友死守阵地,但也损失惨重。
战斗中,杨德盛先是腿部中弹,后来腹部又被刺刀刺伤,好在他反应迅速,才反杀敌人,保住了性命。战斗结束后杨德盛才发现,连里169名走上阵地的士兵,仅剩下了5名伤员,回撤中,又有一人牺牲在半途中。
于世博对话老党员杨德盛爷爷
惨烈的战斗在年轻的杨德盛心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却更加坚定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的决心。杨德盛爷爷告诉于世博,其实早在这次战斗之前,他的老班长就曾经询问愿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当时是很激动的。
杨德盛在朝鲜的入党材料
“只有共产党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追求人人平等,所以我一直就很向往。在长津湖打完仗,想介绍我入党的老班长牺牲了,介绍人也就没有了。后来我就找到我们新的班长,说了我的想法,他说指导员曾跟我讲过这件事,我愿意当你的介绍人,介绍你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这样,1951年,20岁的杨德盛在朝鲜原山里火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如今已有70年党龄。
怀念杨根思 铭记“三个不相信”
直至71年后,回想起当时的血雨腥风,回想起消失在长津湖畔的身影,杨德盛老人都无法平静。他的家人说,老人如今睡眠很浅,梦里念叨的,都是当时的那些人、那些事。这其中,最让他魂牵梦绕的就是自己的连长、战友和老乡杨根思。
1951年5月,志愿军第20军军长张翼翔为“杨根思连”授旗
杨根思与杨德盛都是江苏泰州人,在解放上海时结识。那时候,杨根思已经是有名的“爆破大王”。长津湖畔小高岭的战斗中,杨根思作为连长带领士兵们阻止美军撤退,战斗到最后一刻,拉响炸药包,与40余名敌人同归于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两名特级英雄之一,并直接影响了另一名特级英雄黄继光。
杨根思
回忆起老连长,作为同乡与战友,杨德盛爷爷十分惋惜,但作为杨根思连的一名战士,他在战斗中、复员后,乃至九十高龄,都清晰地铭记着“人在阵地在”和“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杨德盛至今记得他与杨根思的最后一次对话。当年,自己反杀三名联军后,也负了伤,趴在地上继续坚守。杨根思上来询问他的情况,也下达了战斗任务。他告诉杨德盛:“小杨啊,人在阵地在,你不要当孬种,不要给老乡丢人啊。”杨德盛回忆,连长说完后,又叮嘱自己要时常动一下,不要一直趴着。在那样恶劣的气候下,很多士兵在埋伏中逐渐被冻僵、失温,最后冻死在阵地。
杨德盛珍藏着杨根思带他拍摄的照片
杨根思的这句“人在阵地在”,是他冲锋陷阵和带兵打仗的信条。“他常说,钢板再硬,我都要钻过去,碉堡再结实,我都能攻破。打起仗来,就是冲锋在前,不留退路。”提起杨根思的牺牲,杨德盛心里五味杂陈。他珍藏了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那是杨根思在上海的时候花钱给自己拍的。当年两个人还拍了一张合影,但因为意外损毁了,这让杨德盛爷爷很心痛。
从战争年代走出来,杨德盛爷爷为祖国流过血,拼过命,到了和平年代,他仍然秉持着当年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1976年10月转业后,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绝少提及自己在朝鲜浴血的这段往事,但却一直牢记着英雄的情谊和精神。在他看来,国家要往前发展,各行各业肯定都会遇到困难,要把咱们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一流,离不开“三个不相信”。
年至九十高龄,杨德盛爷爷不但把自己珍藏的老物件捐到纪念馆,还常到部队里讲历史、讲党课,他想把英雄们的故事讲给于世博这样的年轻人听,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也告诉他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他说,把自己恪守一辈子的英雄精神传递下去,是自己的责任,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好,也是青年人不容推辞的使命。
(鸣谢: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四川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