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心衰有哪些奇怪的症状)

心梗造成的直接表现是心肌供血突然中断,只需30分钟,心肌细胞就开始坏死且无法再生,心肌会被疤痕替代,导致收缩力下降。

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越高。有调查数据显示,心梗1年后,心衰的发生率高达23.4%~25.4%;心梗康复后还存在不稳定心绞痛的,1年后发生心衰的几率约为16%。

心衰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心衰有哪些奇怪的症状)(1)

防范心衰,首先是防住心梗,改变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其次,一旦心梗发作,要保证尽快获得合理救治,越早开通血管、恢复血供,日后患上心衰的风险就越低。

人们要提高对心梗的认识,如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持续数分钟不缓解,尤其伴有出汗、面色苍白等不适,应拨打120,及时到胸痛中心就诊,避免院前延误。

此外,急性心梗缓解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服用药物,以减少复发风险,并有助减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心衰的奇怪症状

老病号都知道,典型心衰的可用FACES来判断,即疲劳(F)、活动受限(A)、胸闷(C)、水肿或踝部肿胀(E)、气短(S)。但某些情况下,症状表现并不明显,甚至让人感觉跟心衰都扯不上边。近期,美国《预防》杂志邀请专家,对此进行了总结。

久咳不愈

久咳不愈,除了呼吸道的问题也可能是心衰。这一症状在老年病患者中比较多见,患者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阵发性咳嗽,并伴有胸闷、憋气等症状。

如果将枕头垫高或咳时坐起可减轻。某些情况下,病人会因突然胸闷而被憋醒,坐起或站立后才能逐步缓解。

食欲不振

对于右心衰的患者而言,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伴随的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会导致内脏(胃肠道、肝、胆等)瘀血,从而影响消化,诱发食欲不振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心衰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心衰有哪些奇怪的症状)(2)

焦虑不安

引起焦虑不安的因素,除了情绪以外,还有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现。这类患者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

这是因为,心脏泵血能力衰退会让脑血流量减少,脑细胞缺氧则会诱发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比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早期干预,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夜尿增多

右心衰患者,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瘀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会让肾血流不足,从而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但卧床休息时,由于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

需要提醒的是,心源性水肿多从足踝、小腿等开始,而肾源性水肿常常从头面部开始。并且,心源性水肿的患者尿常规多数正常,同时伴有心衰其他症状。

头昏头晕

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等都可能引起头昏头晕。但是,如果患者头晕头昏的同时,还出现血压明显偏低,就可能是心衰。特别严重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迅速就医。

心衰患者的生活指导

中年:减肚子控四高

代谢综合征是由于机体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时所引起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疾病,以腹型肥胖为主,同时伴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后果都是心力衰竭。

腹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点,可通过测量体重身高指数和腰臀比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体重身高指数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对中国人来说,高于24即为超重,高于28则意味着肥胖;腰臀比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即为腹型肥胖。

心衰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心衰有哪些奇怪的症状)(3)

腹型肥胖表示腹部和内脏脂肪堆积过多,会增加其他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所以,一旦出现肥胖,应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积极减脂。

心情:抗疲劳防抑郁

疲劳是心衰即将发作的一个重要信号。心衰发生时,心脏供血量不足,导致全身氧气和能量供应受限,因此带来疲劳感。

疲劳并不仅由过度劳累引起,饮食过多导致血容量增加、患了感冒或肺炎导致供氧不足、漏服药物或者心脏疾病加重都会导致疲劳,其他更严重的症状可能不久就会随之出现。

因此当患者感觉到疲劳时,就应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测一测体重、看一看尿量,若出现异常或疲劳感持续,一定要及时就诊。

现在,临床上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要求达到“双心健康”,即心脏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双重健康。抑郁的实质是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的失调,它是导致心衰进展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要及早进行干预。

很多患者得了心衰后,总是焦虑、紧张,对日常体力活动也畏首畏尾,这样很容易引起心衰发作的恶性循环。保持适度的锻炼是缓解抑郁和减少心衰发作的重要手段,长期静养反而不利于情绪调节和症状控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