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年均增长率求末期值(行测常考基期量)

在行测考试的资料分析中,考查的核心是分析基期量、现期量与增长率的关系。今天福建优公公考我们来学习下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和增长率考点

一、基期的概念

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叫作基期量。

同时,基期又根据参照的不同,分为了同比与环比。

1.同比

一般指与上年同一时期相比的情况,也就是基期等于上年同一时期。

2.环比

指与相信的同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情况。也就是基期等于上一个相信统计周期。

二、计算方法原理

如果用A代表现期值,x%代表增长率,则可以写出增长量公式为A/(1 x%),在这里所使用的方法最行之有效的应该是首数法。在使用首数法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点是在计算时候需要保持分子有效数字不变这样一个原则,因为分子有效数字的改变其实并不能帮助我们简化太多的计算步骤,相反有时候会加大计算难度并且会扩大误差,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第二点是分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只有分母简化了才能使得计算进一步简化,而且只要不是选项误差小于百分之一,这样是完全可以满足计算要求的,可以直接选择接近的作为答案即可。

第三点是在除法过程中我们需要去关注选项,如果选项位数相同我们就可以忽略小数点进行计算,所关注的仅仅是前几位有效数字;而如果是选项的位数不同,我们则需要关注的是答案的位数是怎么样的。

三、增长量与增长率

1.增长量:指现期量较基期量变化的数值。

2.增长率:是现期量与基期量相比较的增长幅度,等同于增幅、增速、增长速度。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和增长率求解公式及考查方式如下表所示:

行测年均增长率求末期值(行测常考基期量)(1)

【示例】2014年6月,家用空调行业总销量1138万台,环比下降8.9%求2014年5月家用空调行业总销量。

解读:

行测年均增长率求末期值(行测常考基期量)(2)

【示例】2015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万亿元,2016年同比增长10.4%求2016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解读:

行测年均增长率求末期值(行测常考基期量)(3)

【示例】2016年我国薯类作物产量3356.2万吨,同比增产0.9%。求2016年类作物增产量。

解读:

行测年均增长率求末期值(行测常考基期量)(4)

【示例】2017年3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945亿美元,2017年4月为1917亿美元。求2017年4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环比增长量。

解读:

行测年均增长率求末期值(行测常考基期量)(5)

【示例】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65万人,上年为749万人。求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同比增长率。

解读:

行测年均增长率求末期值(行测常考基期量)(6)

【示例】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求2016年全国农民工的同比增长率。

解读:

行测年均增长率求末期值(行测常考基期量)(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