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怎么种植和管理(竹笋的栽培技术来看)

竹笋的学名:孟宗竹笋(Phyllostachys edulis Rivinus)、桂竹笋(Phyllostachys makinoi Hayata)、绿竹笋(Leleba oldhami Nakai)、乌脚绿竹笋(Leleba edulis Odashimo);英名:Bamboo shoot。台湾竹类植物,计有18个属,70余种,台湾固有者仅7属17种,其余均为外来引进种。依其生育型态分为单轴型及连轴型两大类。单轴型又称散生竹毛竹属类,主要生长在温帶如孟宗竹笋、桂竹笋、箭竹笋。连轴型又称丛生竹慈竹属类,主要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如麻竹笋、绿竹笋、乌脚绿竹笋。

竹笋怎么种植和管理(竹笋的栽培技术来看)(1)

(一)选苗与掘苗

1.丛生竹以采用分株法较佳,竹苗应采用一年生连地下茎掘起并留节间4~6节,最上节的节间长度越长越好,以利斜植时贮水之用.竹苗应附有部分成活的枝条及地下部分的鞭茎及细根,节间宜长,秆肉要厚,表皮具深绿色,生长势优良,没有病害,没有开花征象,过去产笋量高品质良好的母竹予以培育,超过2年生的竹苗较差。掘苗前,应将竹秆胸高以上(4~5节)的部分先用利刀斜砍掉。掘苗时最好选择阴天,土壤湿润时进行,可避免竹苗干燥及减少根系受害。掘苗时应小心,切忌伤害笋芽,并将细根尽量留存。鞭茎完全看见后,选择竹头肥大、节芽饱满未受病虫者,以利刀自鞭茎最细小的部位切断。切口应保持平整:如果e裂开,应该用利刀修整,以减少植后病茵入侵而影响成活率。如果裂缝深达鞭茎肥厚处,最好舍弃不用,因为此种竹苗成活率较差,生长不良。竹苗掘起后,应立即搬到阴凉的地方,立即以潮湿的草袋、稻草或破麻袋包扎根部,以防竹苗干燥。竹苗以随掘随植成活率较高。如果栽植地较远,应于运输时安善保护,减少日晒及碰伤。

2.散生竹也采用分株无性繁殖法,择一年生新竹,地下茎掘起并留长60~80厘米,茎上有笋芽1~2节芽的更佳,移植到栽植地。因散生竹其竹鞭横走,其生育能力极强,其地下茎种后6个月即可延伸达1.5米以上,新生竹可达3.2支。

竹笋怎么种植和管理(竹笋的栽培技术来看)(2)

(二)栽植时期及方法

散生竹及丛生竹均以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栽植时期,尤其清明节前春雨期最为理想。清明节后栽植因温度较高必须妥善照顾,否则成活率低。原则上应在休眠期至新芽未萌发前种植。

栽植时必须使根系充分舒展,所以栽植穴应比根系范围略大。通常栽植穴直径约60厘米,深45~60厘米。每穴于底部放入完全腐熟的堆肥10~20公斤,视土质及肥袄程度而定,并和土壤混合,上面再覆盖5~10厘米的表层土壤才栽植竹苗。栽植可用直栽或斜植(角度约45~60度)。栽植深度视竹苗大小而决定,通常比原来在土中的深度略深5~10厘米。覆土时分层压实,但勿使土壤完全密实而不透气、不透水,即以竹苗不动摇为原则,覆土后灌水,且在竹头30厘米处做10厘米高的圆形土圈,以利堵水,竹秆最上节间加满水,并用杂草或麻布包扎,可提高成活率。栽植穴并覆盖杂草或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植后如果干旱,应灌水以提高成活率。但切忌灌水太频繁,以免妨碍根系生长,并做好排水设施,不宜使新植田浸泡水中,否则成活率较低。秆上枝条应保留10~20厘米,未发育的节芽注意保护勿伤害,则栽植后节芽可于短时间内萌发而逐渐恢复生长。每公顷栽植丛数约500~600丛,视栽植地区坡向等立地状况及经营观念来决定,太密则阳光照射不足,成林后产量较低,且产笋期延后。如果能充分接受日照,则产期可望提早。

竹笋怎么种植和管理(竹笋的栽培技术来看)(3)

(三)成林后的管理

1.丛生竹自裁植后第二年起,每年元月至3月间应该实施翻土、培土及掘掉老龄竹头。翻土时切勿伤及笋芽。三年生以上老龄竹秆于此时砍伐,即应于地下根开始发育前完成砍伐,及掘四年生以上老龄竹头的地下茎工作。翻土后、培土前,应环状施用基肥,基肥可使用堆肥或鸡粪等有机质肥料。如果使用堆肥,每丛约5~10公斤.基肥须与土壤充分混合,上面再覆盖杂草或竹叶,然后培土。其比例为砂质壤土、锯木屑有机肥(含氮、磷、钾)6:3:1。培土高度以超过一年生母竹10厘米为准.以减少大雨时土壤的流失,而且避免干旱时土壤过度干燥。培土太迟会使产笋延后。培土时使用锯木屑,因其保水力强,排水及通气性佳,可提高地温及稳定产量,效果甚佳。每年再于4月--6月间追肥3~5次。每丛施用N.P、K肥比为2:1:1的混合肥料或台肥43号复合肥料0.5~1公斤。其施肥量视竹丛大小及土壤肥沃度不同而增减。

2.散生竹可不用培土,其肥料以撒施于竹园内即可。

竹笋怎么种植和管理(竹笋的栽培技术来看)(4)

(四)竹笋采收

1.丛生竹台湾产期极不一致,每年3月由南早而北晚至10月下旬为止。5月至7月为盛产期。每日清晨为最理想的采笋时间。土壤如果有龟裂,且竹笋尾端已微露出地面即应采收。竹笋长出地面后变成绿色,味道变苦,品质降低,所以采笋不宜太迟。切笋的位置要特别注意,太嫩收获量少,太老则基部不能食用且会伤害基部笋芽,减少产量。一般是于竹笋最肥大处的上方约1~2厘米处切断,切口要平整,减少采笋后留存的竹头腐烂。南部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北部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一个生产高峰,一般农友俗称这时期竹笋为“大笋”或“正笋”。7月下旬至8月中旬产量明显减少,南部7月中旬,北部.地区8月下旬开始又是另一个生产高峰,-般称之为“秋仔笋”。

2.散生竹由于地下茎蔓生,均待幼笋出土长高至20~40厘米时采收,太嫩采收品质佳但产量少,过老则纤维粗品质较差。

竹笋怎么种植和管理(竹笋的栽培技术来看)(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