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的100个细节 大绝望的时代洪流下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电影《风声》

麦家的100个细节 大绝望的时代洪流下(1)

当代谍战作家麦家的经典长篇小说《风声》,2007年一经出版,就让麦家获得了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年度小说家荣誉。

该年华语文学传媒年度小说家的颁奖词这么评价麦家小说: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

2009年,《风声》同名电影,由高群书、陈国富联合执导,周迅、李冰冰、张涵予、黄晓明主演,在中国内地上映后反响明显,获得各项大奖提名。

2020年,《风声》由上海文艺出版社进行了再版,也让读者从多维角度,再品《风声》这个故事。

麦家的100个细节 大绝望的时代洪流下(2)

一、麦家笔下的精神信仰与意志自由

那些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的人几乎可以承受任何磨难;谁懂得了为什么生活,谁就能承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在《风声》电影里,周迅饰演的代号“老鬼”的地下工作者顾晓梦,和张涵予饰演的代号“老枪”的地下工作者吴志国,为了传递情报,上演一出苦肉计互相撕咬,最后顾晓梦以死为代价、以其身体为媒介,将情报传递出去,及时挽救了组织于危险。

而在麦家《风声》原著中,代号“老鬼”的地下工作者则是李宁玉,她孤立无援,在没有同伴的情况下,凭着强烈的信念,扛住了各种审讯的重压,承担职责,甚至不惜牺牲,通过画遗作的形式惊醒自己的同志,避免组织的暴露。

无论是影视改编里的顾晓梦,还是原著中的李宁玉,都可谓“以死为间”——死间是兵法五间之一,是指制造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一旦事情败露,死间难免一死。也有用死来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也因此死间的风险巨大,但其收益也很大。很明显,《风声》中的“老鬼”,就是死间。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无比珍贵,所以人很难选择去做刀尖上行走,时刻处于危险的道路,更不会在危险时刻选择自我牺牲。

但在历史长廊中,总有人举着营营火炬,想要照亮时代的一隅,正如古巴共产主义先烈切格瓦拉所说:

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 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没有名字,却永远值得铭记。

麦家的100个细节 大绝望的时代洪流下(3)

二、不同于电影的非黑即白,三种视角看历史

戴维·迈尔斯在其《社会心理学》讲,客观事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它们。

麦家《风声》从“东风”、“西风”、“静风”三个部分,分别从共产党、国民党、作者本人抽丝剥茧后的思考等三个视角,来探索故事的真实性。

“东风”里以李宁玉的死结局,以李宁玉原型的哥哥、工作上的丈夫,同为共产党人的潘老的回忆,解答了“老鬼”李宁玉如何送出情报的故事。

然而当读者正在对李宁玉惋惜敬佩的时候,“西风”部分,原军统间谍顾晓梦原型跳出来,指责和推翻了潘老的结论。

顾晓梦的叙述里,身为富家子弟、明面上投诚汪精卫政权,实则是戴笠军统特务、相对受肥原信任的她,半是被李宁玉威逼利诱,半是同情李宁玉,最终出手帮助了李宁玉,才能让李宁玉的情报传递出去。

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立场的不同人,给出了不同答案——这无疑让事情的真相,披上一层迷雾。

故事性与历史性两相冲突,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呈现,引导读者不断想要揭开谜底,然而真相始终笼罩着一层薄雾,惊心动魄又让人意味未尽。

因此,在“静风”里,麦家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虽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性结论,但却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关于人性、关于立场、关于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不得已与拼命坚守。

麦家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事件,不是非黑即白;人性也并非可以简单以善恶论处。学着用局外人的思维看待事情,可能会更理性。

麦家的100个细节 大绝望的时代洪流下(4)

三、大绝望与大坚韧,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

麦家本人对《风声》评价说,其中是有大绝望的。

故事发生的时代,正是一九四一年,其时的世界正处于二战阶段,法西斯肆虐;中国正处于日本侵华战争的中间阶段,内又有“兄弟隙于墙”……

这种情况下的中国大地,分割出多种势力,也滋生了多重间谍势力。《风声》里西湖边上美丽的裘庄,其实正是当时中国大环境的缩影——

人性被压榨到缝隙里,善恶遗失,各派充斥着利用与反利用,个人的命运屈服于时代的命运。

正如“老鬼”李宁玉,要和自己的哥哥扮演失和单假夫妻;富贵如顾晓梦及其父亲,也要接受军统的威逼,卷入政治斗争的浑水里。

而究竟在裘庄发生了什么秘密,让顾晓梦在战后和假变节真间谍的潘老结为夫妇,又在后期与潘老决裂,丢弃儿子,跟随国民党回到台湾?我们已经无从得知。

个体的命运被大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在风雨中飘摇,虽有选择的自由,却无退出选择的权利。是为大绝望,又为大坚韧。

麦家的100个细节 大绝望的时代洪流下(5)

麦家本人曾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读懂了麦家的《风声》,你会对他人多一份悲悯,对这个世界多一个观看维度。#闪光时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