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绝版赏析王文娟哭塔(她塑造的林黛玉)

长江日报8月6日8月6日凌晨,越剧表演艺术家、一代越剧宗师王文娟与世长辞,享年95岁。王文娟演绎的越剧林妹妹曾是几代人念念不忘的经典。

越剧绝版赏析王文娟哭塔(她塑造的林黛玉)(1)

王文娟。

王文娟,越剧演员,工花旦,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192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嵊县。王文娟是越剧“王派”花旦创始人,其表演文武兼备、细腻传神,善于描摹人物神态,在舞台上出色地创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舞台形象。她在表演上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素有“性格演员”之称;其唱腔情真意切,运腔平缓委婉,深藏一种内在的力量。她饰演的角色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给很多观众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代表作品和人物有:《追鱼》中的鲤鱼精、《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忠魂曲》中的杨开慧、《西园记》中的王玉真、《孟丽君》中的孟丽君等等。

1991年,退休后受聘为红楼剧团艺术顾问。1996年,主演越剧电视连续剧《孟丽君》。2017年,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4月,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10月26日,获2019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

越剧绝版赏析王文娟哭塔(她塑造的林黛玉)(2)

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

塑造的“林黛玉”成为越剧经典角色

1958年,与徐玉兰合作的《红楼梦》首演,王文娟塑造的“林黛玉”成为不朽经典。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上映,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也是深入人心。为了演好这个人物,王文娟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还立下“演不好砍我头”的“军令状”。演戏时,王文娟非常注重林黛玉复杂多层次的情感。为了入戏,在后台她都不太讲话。演戏前三天,待在家里不出门,静下心来看《红楼梦》的书,看剧本。

“林妹妹”只是王文娟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之一。1958年,院团领导要求全院上下动手写剧本,于是大胆的王文娟决定和副团长孟云棣一起合作写剧本武则天。剧本完成后,开始排演《则天皇帝》。娇滴滴“林妹妹”立马变身“霸气女王”。王文娟塑造的女皇帝,没有旦角的脂粉气,敏锐洒脱、处事果断。

致力于戏曲传承,指导学生不遗余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王文娟积极投入剧院体制改革,曾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2008年,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这是越剧名家王文娟老师的人生信条。一如这个信念,舞台上光芒四射的王文娟老师,台下非常简朴、谦和且真诚。她毫不忌讳地说自己只学到小学三年级,自称“天资平平”,并坦言自己能有现在的成就,“无非是肯下一些纯粹的‘笨功夫’”。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王文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越剧“王派”艺术。在王文娟看来,越剧的希望和兴旺,就是靠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因此她一直在指导学生,不管是对专业演员,还是业余学生,她都要求很高,一丝不苟。

疫情期间,王文娟曾捐款并拍摄视频为武汉加油

去年疫情期间,94岁高龄、63年党龄的王文娟捐献1万元爱心款支援抗击新冠肺炎,并拍摄了为武汉加油的视频,她还打电话指导抗疫文艺节目的排演。她对孟莉英说:“阿孟啊,我是唱不动了,否则,我真想和你们一起上台哩!”

王文娟还带领史济华、张国华、孟莉英、钱惠丽、单仰萍、章瑞虹、方亚芬、王志萍等众多越剧名家录制为武汉加油的视频,传递上海文艺工作者的正能量。2020年1月30日下午,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等将第一批募集到的善款统一捐至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项募捐行动”项目。

(整合:长江日报记者范雅琴 来源:澎湃新闻、红星新闻、戏曲曲艺两门抱微信公众号、上观新闻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张文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