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题必考解题技巧(中考化学5大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题必考解题技巧(中考化学5大题型解题技巧)(1)

推断题、实验题、除杂题、计算题等都是化学学科考试中常见的考试题型,想要化学学科取得高分那么这些重要的考试题型就要取得高分甚至是满分。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对考试题型进行解题技巧的总结?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

蓝色:CuSO4?5H2O、Cu(OH)2、含Cu2 的溶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色)、SO2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

②蓝色沉淀:Cu(OH)2。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二、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的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是比较纯净的,除去常见杂质的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可以用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若有,则固体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说明(除杂原则):①能除去杂质;②不引入新的杂质;③原物质不减少。

2.实验注意事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可用燃烧的方法除去;SO2、NO2可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说明:①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可以用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若有,则固体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②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可检验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四、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五、解计算题

1.计算题的类型

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100%

3.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4.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5.计算题解题技巧

①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涉及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a.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b.设未知量;c.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d.列出比例式,求解;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学高分宝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