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江心的世外桃源(藏在梅园里的江南梦境)
早春江南
江南经常被称作“梦里水乡”,仿佛那里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充满莺歌燕舞,风景如画的梦境。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尤其如此。当塞北的冷风,卷起黄沙呼啸而过,就对江南更加向往。在这个初春的早上,我收拾好背包,奔向南方。
在古代诗词的意境当中,北方多苦寒和征战,边关冷月,胡马铁骑,而南方则多文人诗画,鸟语花香。就连那来自东北山林里的女真皇族,也对南方倾爱有加,乾隆数次下江南,几乎把整个江南的园林都搬回了京师——走在颐和园,仿佛就在西子湖畔,而那精巧的亭台楼阁,本就是苏州园林的翻版。所以,相对而言,南方蕴含更多了中国古典文化里的细腻和精华。所谓“梦里水乡”,其实是所有中国人对江南的一个情结和梦境。
这一次南下的目的地,是无锡。一座人杰地灵的江南名城。
古城冷夜一到无锡,才发现气温竟比北京还低,后悔没带上羽绒服。同行的伙伴说:南方的冷才是真冷。我们这些习惯了暖气的北国人,到了南方反而不抗冻。有水的地方,寒冷中更带有一种沁骨的凉意。看来,想象中的江南水乡并非春风拂面,而是乍暖还寒。然而,直到我们晚上来到了古运河,见到那古老的石桥,安静的运河,一排排水墨画般的老屋,还是让我瞬间又回到了对水乡最初的幻想之中。
走在古城的巷子里,一片清冷寂静。昏黄的灯光照着光亮的石板。此时,竟下起了小雪,急切而又无声的打在人的身上。走过古老的石桥,运河的水面倒映着石桥美丽的圆拱。想这片静静的冷水,几百年前,定是一片繁华,挤满了船队和商贩。
在当地人陆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入一家小饭庄。几道当地美食,让我们一饱口福——淡水鳗鱼、白鱼、句龙鱼……各种太湖里的新鲜水货,悉数上桌。说起这太湖,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打开手机地图我才发现,太湖大到地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在我想当然的印象里,本以为她和北京的什刹海差不多大。据说当年元朝蒙古人初进京城,未层见过如此大面积的水域,所以起名什刹海,不知那时蒙古人要是见了太湖,会有多吃惊。有趣的是,苏州人和无锡人都认为太湖是自己的。但在世人的印象里,苏州已以园林著称,太湖恐怕还是要算无锡的了。
酒足饭饱,胡乱的拼凑几句诗词,以纪念此时此刻的心境:春日独下江南,奈何乍暖还寒。夜游古城运河岸,冷水泊空船。一口白鱼,二两黄酒,任凭雨雪云愁。待到春色满梅园,不思北国不知还。
满园春色
第二天,我们正式开始了赏梅之旅。坐地铁2号线至梅园开原寺下车即可抵达梅园。虽然南方依然春寒料峭,但这满园的梅花,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片春意盎然。转念一想,在这寒冷的早春江南,也只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梅花在等我们了。
无锡梅园占地近千亩,梅花品种竟有三百多种,可惜我并不擅长辨识植物,基本只能看出颜色的不同。红梅色如烈焰,粉梅花枝招展,白色则冰清玉洁……有些梅树上的梅花已全开,有的则还有很多花苞,娇小可爱。梅树的枝条虽细,却也苍劲有力,或直指蓝天,或斜向出枝,姿态万千。
中国人自古便对梅花情有独钟,她蕴含着古老民族那传承不断地文化、精神和记忆。从塞北到江南,那一片片花瓣,连接起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归属和情感。历史上,无数诗人都创作了“咏梅”的绝句。从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再到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对梅花传神的刻画。
世间花有万种,或暗香飘动,或笑意笑意满盈,与其他花种的娇媚艳丽相比,梅花的气质,却是入心入骨,蕴含着独特的个性和气节。她和兰、竹、菊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由此,梅花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化身,上文提到的诗人林逋,更是一生隐居湖山之中,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沿着小路一路向园中深处走去,两边有成片和梅林以及各色植被、古建。沿着小山上的台阶一路向上,最后走到了梅园的标志性景观——念劬塔。这里是梅园的点睛之笔。登上塔顶,一阵阵冷风吹得人直缩脖子,但景观却赏心悦目。眼前,是梅园花海,各色相间。极目远眺,就是那无边的太湖,一片烟波浩渺。
除了梅花,梅园也是一座立体的江南园林。曲径通幽,老屋禅房,各色花朵、植被和太湖奇石交相辉映。一路上,积雪堂、三星石、洗心泉、诵豳堂……一处处颇有古韵的景观,让游人仿佛身在一幅山水画中。再走一会儿,还能看到中西园林艺术相结合的园林博览园、充满奇花异卉、怪石嶙峋的花溪景区、孩子们喜欢的小游乐场、一家三口都乐在其中的草莓采摘园,等等。这些多元的景观和项目,让古香古色的梅园,更散发着勃勃生机和别样乐趣。
百年儒商
说到梅园的历史,不得不提到荣氏家族。这梅园本是当地大户荣家的私家林园。荣德生和荣宗敬兄弟俩开办面粉、纺织等实业,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先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政府的经济改革,获得了“红色资本家”的美名。荣氏家族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走在梅园,很多地方都有荣家的故事和轶事。梅园讲述着了荣家治家经商之道。细细看来,获益良多。
在阅读梅园历史时,荣德生的话,句句入耳入心——“古之圣贤,其言行不外《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正心、修身终至国治而天下平,亦犹是也,必先正心诚意,实事求是,庶几有成”。正是这些古老的精神和智慧,让荣家在乱世也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
一座梅园,讲述着一个家族的历史,而这个家族的兴衰成败,又和国家和时代的命运紧紧相连。从晚清到民国,从抗日到内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荣家始终坚守着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凭借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在历史的滔天巨浪里,乘风破浪,实属不易,让人感慨。这就是中国儒商的智慧和生命力:既懂得为人处事经商之道,又深谙顺应天命时势之理。
一碗素面
除了美景和故事,梅园里还有一个值得细细探访的地方——开原寺。
走入寺院,时光顿时缓慢而安静。烧香的烟雾迷漫升腾,缭绕着枝叶间的光影。寺院里香客不多,或烧香许愿,或跪拜佛祖。这里和外面热闹的梅园仿佛是两个世界。
中午,在寺里吃顿斋饭。几样小菜,吃的心中安适怡然。每一道菜,都有精致讲究的食材和做法。最深刻的,是最后的这碗素面,简单美味,也有禅意。
再忆江南
跳上高铁,只半日时光,又回到了北京。两天的早春江南之旅,如梦似幻。此时,我想起了韦庄的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意为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我想,作为一个既爱玩又恋家的北方人,在江南住到长眠大可不必,但那冷夜里的运河,秀美的梅园,烟波浩渺的太湖……都必定会让我时常魂牵梦绕。
这是所有人的“梦里水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