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画详解(引发大人关注的教材插画)

文|弥小木

最近孩子教材中的图画,引发不少人的关注。个人对于孩子的教材,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没过多关注孩子的教材。因为这次的讨论,速度打开孩子的教材翻了翻,还好是不同的版本,没什么问题。

网上的讨论从教材,延伸到其他的童书,有人分享自家孩子看的童书。其中有一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讲的是动物故事,主题却是“暴力”,小故事的结尾还有总结。总结的内容是,如果故事中动物的妻子,不怎么样,就不会挨打了。

原本对于有这样“总结性”的书籍,并不是很喜欢,再看到这样的“总结”,非常地惊讶。这样的童书,能称之为童书吗?

童书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孩子看的童书,价值观的引导,是潜移默化的。童书的创作主体大多数是成人,建议都看一看《儿童文学的乐趣》这本书。

成人是如何阅读儿童文学的?

两位加拿大作者佩里·诺德曼和梅维丝·雷默,在《儿童文学的乐趣》里,分享了成人阅读儿童文学的状态。

成人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最容易陷入的是“猜测”的状态,“猜测”作为儿童读者的反应、认知能力等等。但“猜测”往往是不准的,尤其是没有根据的“猜测”,更是有偏差的。

如果想脱离这种“猜测”的状态怎么办?努力找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隐含读者”。什么是“隐含读者”?《儿童文学的乐趣》里,给的定义是:表示类型、刻板规定、真实读者阅读时的口味和兴趣、邀请读者扮演的隐含角色

“隐含读者”往往需要读者主动去寻找、体会。“隐含读者”大部分是“儿童”,即使成人再怎样努力,也成不了“儿童”。看起来是很矛盾的一个话题,成人既然成不了“儿童”,又如何找出并体验“隐含读者”的“儿童”呢?

让阅读自然进行。

在寻找“隐含读者”的时候,阅读者往往会忘了最真实的阅读反应:自己的阅读反应。而自己的阅读反应,不仅真实还很宝贵。

让阅读自然进行,读完后,思考“隐含读者”邀请的扮演角色是什么?需要怎样的知识库和阅读策略,真实的孩子与“隐含读者”会有什么不同?思考这些问题,会让成人阅读者更了解儿童文学,也能认识到真实儿童的阅读状况。

说回引起广泛关注的教材中的插图。

有不少的家长,在看到教材中的插图后,觉得不适,侧面问过自家孩子对这些插图的感受。孩子们的回答,有的是无感,有的压根没关注,有的觉得画面无神。对这些插图的感受,孩子或许没大人那么强烈,但总体来说,不是积极的、向上的。好的插图,不仅能让孩子对文字内容,有更深刻地理解,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如果,创作、审查这些教材插图的成人们,在教材出版之前,能对教材中的文字、插图,通过“自然阅读”的方式,并且在阅读后思考“隐含读者”,也就是孩子们会有的反应,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了。再不济,将创作出的内容,试着拿给真实的孩子们阅读,观察、交流他们的阅读体验,也能得到很诚实的反馈。

给家长们的一点小建议

说起来我开始关注童书,也是因为发现孩子阅读的有些童书中,会有价值观的偏差。课外阅读,我们可以主动选择,而孩子们用的教材,却不能。哪怕是现在发现问题,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就调整过来,需要一点时间。

那么,在这个阶段,大人们可以做什么?

如果孩子对于这些教材中的图画,没有太大的关注,大人们也不用和孩子太多讨论。要是因为大人的过多关注,而让孩子过多关注,反而适得其反了。

如果孩子已经关注到了,家长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孩子去思考:什么样的书,是值得我们阅读的?童书作家管家琪曾分享过“要培养对任何事物的品位,都是需要时间的。”既然遇见了,不如将它当成例子,好好讨论一番。

分享《儿童文学的乐趣》里的一句话:

与其把孩子保护起来,不让他们受到所生存的世界的伤害,还不如给他们一些工具,让他们用仔细而批判的眼光把这个世界看明白。

我是弥小木,欢迎关注,共同成长~

教材插画详解(引发大人关注的教材插画)(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