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成语故事典故(三国成语故事拈弓搭箭)

曹操在渭水遇险,除许褚拼死保护,另有一人的作用更为关键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发生在关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马超和许褚。原文如下:

关于三国成语故事典故(三国成语故事拈弓搭箭)(1)

忽然人报:“后边白袍将军到了!”众皆认得是马超。一拥下船。河边军争上船者,声喧不止。操犹坐而不动,按剑指约休闹。只听得人喊马嘶,蜂拥而来,船上一将跃身上岸,呼曰:“贼至矣!请丞相下船!”操视之,乃许褚也。操口内犹言:“贼至何妨?”回头视之,马超已离不得百余步,许褚拖操下船时,船已离岸一丈有余,褚负操一跃上船。随行将士尽皆下水,扳住船边,争欲上船逃命。船小将翻,褚掣刀乱砍,傍船手尽折,倒于水中。急将船望下水棹去。许褚立于梢上。忙用木篙撑之。操伏在许褚脚边。马超赶到河岸,见船已流在半河,遂拈弓搭箭,喝令骁将绕河射之。矢如雨急。

关于三国成语故事典故(三国成语故事拈弓搭箭)(2)

褚恐伤曹操,以左手举马鞍遮之。马超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船中数十人皆被射倒。其船反撑不定,于急水中旋转。许褚独奋神威,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许褚身被重铠,箭皆嵌在甲上。众将保操至野寨中,皆拜于地而问安。操大笑曰:“我今日几为小贼所困!”

关于三国成语故事典故(三国成语故事拈弓搭箭)(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马超、韩遂叛军在关中展开激战。曹操打算亲自领兵渡过渭河,不料被马超得知,马超率部围攻曹操。曹操猝不及防,手下将士伤亡无数。幸好此时许褚及时赶到,将曹操拖上船,拼死保护,曹操这才化险为夷。

关于三国成语故事典故(三国成语故事拈弓搭箭)(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拈弓搭箭”, 意为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关于三国成语故事典故(三国成语故事拈弓搭箭)(5)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载:“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关于三国成语故事典故(三国成语故事拈弓搭箭)(6)

而在《三国志·许褚传》中,关于这一史实的记载更为详细:“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

关于三国成语故事典故(三国成语故事拈弓搭箭)(7)

在曹操脱险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个人名叫丁斐,不但是曹魏集团的元老,也是曹操的同乡,时任典军校尉。《三国志·武帝纪》称:“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可以这么说,曹操能够脱险,丁斐发挥的作用甚至要超过许褚。正是他放出了牛、马迟滞马超的行动,才使得曹操有足够的时间脱离险境。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