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李煜的8首绝妙好词,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严格来说亡国之时已经不是皇帝了,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为保家国平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自己为“江南国主”,以示臣服。

说起南唐后主,就会想到他那些举世无双的诗词,只要人看过、就难以忘怀。更不会忘记的,他还是那亡国之君,我们不得不说:李煜,正经是个被诗词耽误了的皇帝。

千古词帝李煜的8首绝妙好词,小楼昨夜又东风(1)

经典之作虞美人、独上西楼都被拿来填了曲谱,让风华绝代的邓丽君唱的温柔婉转,风情万种,绕梁三日而回味无穷!

李煜艺术才华非凡,精通书法,擅长绘画,精于音律,诗与文均有一定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等,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千古词帝李煜的8首绝妙好词,小楼昨夜又东风(2)

其生平诗词可分为三段时期之风格,未登基时、在位时和亡国后,每个时期均有经典的代表之作,尤其亡国之后的词作多题材广阔,含意深沉,意境更上一层楼。

李煜的词,现存世共有三十余首,每一首读来都荡气回肠,令人回味,以下选辑分享几首其各时期的瑰丽词作,以期同赏。

一、未登基时:万顷波中得自由

千古词帝李煜的8首绝妙好词,小楼昨夜又东风(3)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皇子李煜,因貌有奇表 ,被其长兄文献太子李弘冀猜忌。为表明自己无意争位的心迹,李煜不问政事,醉情于诗词歌赋、书画歌舞之中,游弋于山水之间。

李煜早期词作不多,词作风格既不是宫廷之风,也无绮丽艳情,更多的是悠然隐逸之境、山水意趣之风,休闲散人一个,其代表作为《渔夫》:

渔父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春风温柔的吹拂,一叶扁舟中,渔父划着长桨,激起朵朵浪花,他拿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耐心的等着愿者上钩的鱼儿,时而看看沙洲上的灿烂开放的春花,时而品着装满酒樽的美酒,船儿出没在碧水荡漾的波涛 之中,而人儿万般自在、潇洒自由。

这首诗言语虽简单,却诗中藏画,既有诗情画意,更有逍遥快乐,颇有些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心境。

二、 继位为帝时:笙箫吹断水云间

李煜于金陵登基,在位十五年,受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派人的影响,在位前期的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描绘的景物富丽,风格绮丽,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语言形象生动、更风格鲜明。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词上阙主要写春天的夜晚,南唐后宫设宴欢娱的盛大场面,首句描绘的“晚妆初了”,点出了嫔妃宫娥们的盛妆和明艳,肌肤胜雪美娇娘,鱼贯入春殿。

继而丝竹之声悠扬,笙箫齐奏声于水云交接之间,霓裳舞曲再世重现,美妙的歌声响彻富丽堂皇的宫殿,开篇即渲染出夜宴的极度华丽奢靡。

千古词帝李煜的8首绝妙好词,小楼昨夜又东风(4)

霓裳羽衣》本为唐玄宗时的著名曲乐,因安史之乱曲谱失传,嗜好音乐的李煜后得其曲谱,但已不完整。李煜与妻大周后二人伉俪情深,均精通音律且心意相通,经过对现有曲谱追根溯源,加以整理,重新修正所获谱曲,使其更加清越可听,才有了“重按霓裳”之曲。

 

词的下阙描写曲终人散后,踏月醉归却余兴未尽。“飘香屑”一句明为写香味,暗里是写春风和熙,暗香随风飘拂,心也随之醉美。 “醉拍阑干”写的意味盎然,豪放微醺,方兴未艾跃于人前。

此词是李煜于南唐全盛时期创作的一篇代表作,美人如云,云鬓衣香,丝竹声声入耳。霓裳舞起,饮酒听歌,月夜踏马一派歌舞升平,真真是盛世繁华帝王之家,沉醉于温柔之乡,纵情声色的一幕幕。

世人称誉此词风格独创,一气呵成,笔法自然奔放,意兴流畅,情景描绘动人,委婉别致。

三、亡国之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千古词帝李煜的8首绝妙好词,小楼昨夜又东风(5)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由一国之主沦为阶下囚,家国破碎的凄凉和悔恨萦绕在心,心思郁结,终日以泪洗面。

李煜以切身之痛,感悟到人生无以言表的苦难及悲哀,人身自由在牢笼之中,被幽禁在深墙大院之内,只有思想是自己的,是自由的。

无尽的回忆,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过,无数次的。《破阵子》、《相见欢》、《浪淘沙》等等绝妙词作由心中蓬勃而出,亡国后期的词作写尽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虞美人》是李煜生命的哀歌,也是他最后的一首词。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自然界无穷尽的周而复始,不会因改朝换代、人们的生老病死而停下,“何时了”以问春花秋月为名,继而托出心中的历历往事,多少追忆只在心中。景色的永恒对应人生无常的对比,生命落空的悲哀,真切而深刻。

小楼“昨夜又东风”,风儿阵阵带来春天的信息,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还记得那“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的盛景吗?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朗朗明月下,故国犹在,只是归不得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卿卿美人,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改”既是指美人的容颜衰老,更是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人生的愁闷,引起人的感情共鸣,与上阙问遥相呼应。接着用生动的“春水东流”作答,极为贴切形象,表达出了愁绪的绵绵不绝,悠长深远。

整首词语言明净、清新自然,虽忧愁又不失优美,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如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将郁藏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

世人皆道李煜是因诗词误国,事实上,南唐国势在李煜继位之前已经开始衰败,李煜的消极守业也支撑了十五年。可试想,如果没有国破家亡之痛,锥心泣血之魂,何来流传千古的词作?

究竟李煜是诗词误国的国君,还是亡国的南唐造就了难得的“千古词帝”?也许,说不清来道不明,南唐和李煜本就是魂魄相依,相生又相互成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