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号必须带头盔吗(关键时刻能保命)

厦门交警走上街头,引导骑手正确使用安全头盔,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6.1号必须带头盔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6.1号必须带头盔吗(关键时刻能保命)

6.1号必须带头盔吗

厦门交警走上街头,引导骑手正确使用安全头盔。

驾驶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隐患颇多。

把工地安全帽当骑行头盔,发生事故时极易脱落,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天气炎热,外卖骑手觉得安全头盔闷热,替换成遮阳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苏丽娜

通讯员 娇轩

今年来,厦门交警共查处“驾乘机动车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2.42万起,“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违法行为1.89万起,两类违法行为较为高发。近日,厦门交警启动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活动”,继续加大警力投入,加强执法管理,对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形成常态化查处、劝导。同时,联动相关行业部门、协会,推广“买车送头盔”“买保险送头盔”等模式;组织快递、外卖、出租车、网约车等重点行业示范引领,配齐用好安全头盔、安全带。进一步增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防护能力和守法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今天,我市交警梳理了使用安全头盔、安全带的常见误区、盲点,曝光典型事故案例,呼吁市民正确使用安全头盔、安全带,安全守规,平安常在。

安全头盔4大佩戴盲点

盲点1 骑摩托车才戴头盔

不少市民认为骑摩托车时才需戴头盔,其实,为了自身安全,骑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时也应戴好头盔。如今,电动自行车是外卖、快递等行业的主要交通工具,使用人数不断增加,各类违法行为及交通事故较为高发。在发生碰撞时,头盔对驾乘者的头部具有保护作用。此外,头盔上可张贴反光标识,夜间骑行时可提醒周围车辆注意避让。

盲点2 佩戴不合头型的头盔

部分市民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时会佩戴安全头盔,但头盔并不符合自己的头围尺寸、头型。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出现头盔脱落等情况,无法有效保护头部。市民应根据自己的头围尺寸购买头盔,并进行试戴,尽量确保头盔贴合头部。

盲点3 戴头盔不系扣带

部分市民使用安全头盔时为了方便,或避免束缚,会不系扣带,或系得太松。一旦遇到险情,头盔极易掉落,无法发挥保护作用。头盔甚至会歪向一边,遮挡视线,导致事故发生。安全头盔的扣带均可调节,使用时应调节到既贴合头型又不会过度束缚的状态,避免头盔掉落。

盲点4 把工地安全帽当头盔

部分市民会直接把工地安全帽作为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时使用的头盔。其实,这两种帽子构造不同,保护效果也不同。工地安全帽用于缓冲工地高处坠物的冲击,而安全头盔除缓冲直接撞击外,还要经得起高速摩擦等考验。因此,工地安全帽不可用来代替骑行时使用的安全头盔。

典型案例

骑车未戴安全头盔

被撞后头部受重创

4月29日16时许,在枋湖西路路口,薛某驾驶无牌电动自行车不幸被一辆重型货车撞倒,货车驾驶人驾车逃逸。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遗憾的是,薛某未戴安全头盔,被货车撞倒后,其头部着地,遭受猛烈撞击,最终导致送医抢救无效而失去生命。

未戴头盔乘摩托车

不慎跌落受伤殒命

2018年9月22日夜间,黄某驾驶无牌摩托车,翁某侧坐在后,沿集美大道行驶。两人一路交谈,至事发路段时遇路面坑洼,黄某未注意观察路况、控制车速,侧坐的翁某在颠簸中不慎跌落。

翁某未戴头盔,其头部猛烈撞击路面致重型颅脑损伤,不幸当场失去生命。

交警提醒

根据头型调整头盔

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市民应根据自己的头型购买适合自己的头盔。此外,现在的头盔一般都可调节尺寸,在使用前市民应将头盔调节到既舒适,又紧实、不易掉落的状态。

市民应定期检查头盔情况,避免头盔存在裂痕、扣带有破损、扣带上卡扣松动等,以确保头盔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

安全带5大使用误区

误区1 安全带紧贴颈部

安全带的肩带紧贴使用者颈部,倘若发生冲击力较大的事故,颈部将作为受力点,承受冲击力,并有可能会被割伤、勒伤。颈部血管多、骨骼脆弱,极易出现严重伤害。

误区2 安全带低于肩部

有人为了舒适,将安全带位置调得过低,使肩带低于肩部。当车辆发生碰撞,车内驾乘人员身体前倾,系得过低的安全带极易滑落,无法固定身体,增大了使用者被甩出的风险。

误区3 安全带穿过腹部

部分使用者觉得系安全带时,腰部会过于紧绷,感到不适,便将安全带的腰带系在腹部。倘若发生猛烈碰撞,使用者身体前倾,腹部成为受力点,被过度紧勒,可能导致内脏受伤。

误区4 安全带穿过腋下

部分使用者觉得安全带会勒到脖子、胸部,便把安全带从腋下穿过,而非从肩部穿过。如此一来,发生碰撞时,肩部没有被固定,腋下的安全带可能会滑到小腹,勒紧小腹,挤压内脏引起内脏出血;上身可能失去束缚,致使头部撞到前挡风玻璃,非常危险。

误区5 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

车内的安全带是为成人设计的,并不适合儿童的体型,系得太紧,容易勒伤孩子的脖颈,系得太松,无法抵抗碰撞冲击力,导致孩子被甩出。根据相关规定,成人携孩子自驾,12岁以下儿童应在后排使用相应的安全座椅,12岁以上儿童可在后排使用安全带。

典型案例

多亏使用安全带

车祸中仅受轻伤

5月8日零时许,林某驾驶小车沿园山南路行驶,至联发电子广场路段时,车子猛烈撞上了停放在路边的重型货车,而后小车失控又撞上另一辆小轿车。经检测,林某血液酒精含量达205.55mg/100ml。林某已被警方当场控制,该案已刑事立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需要注意的是,林某驾驶的小车发生猛烈碰撞,车内安全气囊全部弹出,且车辆轮胎、零件四散。但多亏了林某驾车时正确使用了安全带,仅造成轻微伤,没有酿成更大的悲剧。

交警提醒

系上安全带后

注意检查 确保扣好

系上安全带前,应先调整好座椅,靠背竖直,与身体后背贴紧;调整安全带高度,其肩带应处于肩膀中央位置,跨过胸腔,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肩带勒到脖子;安全带的腰带要尽量放低,保证其在腹部以下,横过髋关节,舒适且紧密的贴合身体。一旦发生事故,冲击力将作用在骨骼上,而非脆弱的脖颈、内脏器官上。

需要注意的是,将安全带卡扣插入锁扣时,要听到咔嗒声,并来回拉动,以确保锁扣已扣好。

小知识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事故受伤率下降70%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安全防护弱,在交通事故中伤亡较为严重,其中约80%为颅脑损伤。小小的安全头盔可谓保命“神器”——在发生事故时,骑乘人员佩戴头盔可减少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使受伤率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对保护骑乘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安全带是“生命带”

事故生还率提高60%

发生交通事故时,按规范使用安全带的驾乘人员可减少车辆碰撞对自身带来的伤害,也避免因惯性而甩出车外,在事故中的生还率可提高60%。

此外,据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工作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542起乘用车正面碰撞事故中,安全带使车内驾乘人员死亡率减少71%;在487起乘用车侧面碰撞事故中,安全带使车内驾乘人员死亡率减少67%;在114起乘用车翻滚事故中,安全带使车内驾乘人员死亡率减少78%。

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曝光台

驾乘车辆不系安全带

违法行为大曝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