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形象(子绝四毋意毋必)
说起孔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孔夫子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和政治遗产的贡献是非常丰厚的,他开创了中华民族(“有教无类”)人人都能受教育的先河,“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说明孔子在教育领域孔子真上桃李满天下,在春秋时期,培养了大批人才。孔子的社会贡献我们暂且不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
思想决定出路,孔子的教育思想千年不衰,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看多么精辟!孔子倡导的这种教育理念,怎能不会培养出人才呢?人才兴国,教育为先,而教育的成功,又怎能缺少像孔子一样的教育家呢。终身学习乃人生大事,社会兴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高度评价,说的是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即:思考不要凭空臆测,说话不要妄下断语,做人不要固执强求、做事不要我行我素)。在个人素质上孔子达到的这种境界。应该是达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也难怪后人称孔子为“圣人”。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做到这四点,谈何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思考、说话、做人、做事等,若能按孔子的“标准”达到这样要求,那本身的素养、品德、观念以及价值观等等综合能力需要多高,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面涉及到主观决策、说话水平、做人准则、做事风格等等方面的“标准”。
当然,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又有几个“孔子 ”呢,你若问“人人是孔子”,或者说“人人有孔子的那样标准”,社会又是怎么样的呢?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如果人人都能达到孔子的“标准”,全社会一定是和谐、友善、文明、幸福的。您认为呢?欢迎参与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