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

文/育儿叮当

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1)

看过太多关于母亲、母爱的影视剧,而关于父亲的角色却很少。在我们印象中付清总是那个有着刚毅的背影的人。

然而,父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角色,他们可能因为外界给予的框架,而导向类似的模样,不过都只是大纲,更细节的部分是需要岁月与时间积攒。

他们相仿,却是那么的不同。

在每个关于父亲的故事里,那个不善言语的人,会每一次出现孩子危机的时刻,每一次出现在孩子最需要他的时刻。在外面他可镇定自若,所有的惊慌失措都是关于孩子。今天给大家推荐四部关于父亲的电影,很适合周末带着孩子一起观看!

《爸……你好吗?》——十段父子情

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2)

导演张作骥以魔幻写实方法,细腻地描写十个爸爸的形象;十种不一样性情的爸爸,他们都是用各自的方法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影片中老板想给女儿过生日,但是手下的小弟买错了蛋糕,于是开始一段抢蛋糕的故事。

朝晨刚下班的工人,匆匆忙忙地带着为的儿子赶火车,骑着三轮车载儿子穿过山间与小溪,跟火车赛跑……

还有贫苦的粗工,养老院的老兵,好厨艺的荣民,离婚的小爸爸,退休的将军,破产的老板,国语生涩的老外,儿孙满堂的邻居白叟,繁忙的明星。这十位父亲都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相处,都表现出爸爸的温暖与孤单。

《我的父亲》——不是我真正的爸爸,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3)

电影《我的父亲》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Aron Bates故事改编而成的。

主人公詹姆斯·帕克,韩国名字叫孔恩哲,5岁时被领养到美国。虽然收养他的父母和家庭和睦可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思念却日益倍增。

于是长大后主人公以支援驻韩美军的名义回到了韩国。在韩国他通过电视寻找亲人,但是当他找到父母的时候,他的妈妈去世了,爸爸是个死刑犯。

在爸爸描述中,父亲是吉他手,母亲是个漂亮温柔的女人,坐牢也是因为是误杀。孔恩哲一边享受着和爸爸团聚的温暖,一边动员所有的力量为爸爸请愿。

在请愿中,主人公看到一张报纸,原来他所谓的爸爸是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人狂。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通过DNA测试,孔恩哲发现,爸爸竟然是假的。

影片中的“爸爸”为了欺骗孔恩哲,给儿子弄一张妈妈生前的照片,将无赖的酒店老板杀死了。

原来“爸爸”所有的描述都是假的:自己的妈妈是一个卖唱的女孩,与“爸爸”相遇的时候,已经怀孕,但是在孩子生下不就因为哮喘去世了。

片子一波三折,在矛盾中有浓浓的亲情和温暖。

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4)

《我是山姆》——他不笨,他是我爸爸

山姆是个智能障碍者,年过而立,智商却只有七岁,他曾与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子发生一段露水姻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露西。但是,女儿一出生,那个女子就丢下山姆和孩子,不辞而别。

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5)

于是山姆担起了父母之职,在星巴克打工,抚养着女儿露西(Lucy),虽然山姆有智力障碍,但是女儿露西智力超群。

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6)

虽然山姆对露西备极呵护,却仍因为智力不足,终究被政府的社福单位发现,社工强制介入,将露西安置到寄养家庭。

山姆深爱着女儿,找到了“从无败诉”的超强女律师丽塔,想透过法律途径争回爱女的监护权,丽塔原本认为胜诉概率不高,打算加以婉拒,却因为同事的激将法,并想证明自己也关怀弱势,于是接下了这一宗棘手的官司。

丽塔耗尽苦心,想要教导山姆如何在法庭上应对进退,以面对口若悬河的检察官,由于山姆毕竟智能不足,辩论的情况不理想,但山姆的憨直,露西的精明贴心,使她低头反思自己,一心忙着事业,与夫婿逐渐冷淡,与儿子的关系更可说是降至冰点,反而让她羡慕起了他们之间纯朴浓厚的亲情。究竟这艰苦的一战,露西到底能不能与山姆团聚,还是宣告骨肉分离?

《如父如子》——父亲也是无可替代的工作

在建筑事务所工作的野野宫良多和妻子野野宫绿结婚多年,育有一名6岁的独生儿子庆多,一直过着十分幸福美满的日子。然而,一通来自庆多出生的医院的电话打乱了他们的生活。

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7)

原来,庆多并非良多和绿的儿子,因为医院的失误,庆多在医院与另一个同一天出生的孩子抱错了。悉心栽培了6年的儿子竟然和自己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这令良多和绿陷入混乱和痛苦之中。而面临相同状况的,还有抱错野野宫夫妇亲生儿子的斋木雄大和尤加利这对夫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之前,这两个家庭该如何选择呢?

《如父如子》从头到尾都很平易近人,画面静谧和谐,仿佛有一股人间真情的清泉在流淌。而即便两个家庭遇到如此大的变故,却没有哭天抢地,也没有在调包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缠,因为事情既然都发生了,再去追究原因也没什么意义了,重点是该如何解决问题。

电影主要是以良多的角度出发,让他经由这次的事件反省自己身为父亲对儿子行为的歉疚,过去总是为了工作而无暇顾及儿子的生活起居,没有做一个尽责的父亲,才会使得这段亲子关系,因为血缘羁绊的消失而如此容易就被动摇!

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人生最珍贵的三情。然而,若不论少数特例的话,对大多数人而言,“亲情”是最长久,也是最不容易变质的一种感情,其主要原因就是多了血缘羁绊,有个相同的遗传因子在传递,尤其对做父母的人来说,孩子彷佛是自己生命形态的延续及生命特质的传承,所以自然会毫无保留、毫无条件地施予,因此“亲情”一开始是基于血缘天性所产生的。

关于父亲的经典电影推荐(关于父亲的小众电影)(8)

只不过“亲情”最初虽然是基于血缘天性所产生的,但这条感情线的粗细长短则会因为后天的相处而有所改变,如果没有用心去维系,这条感情线甚至有可能会断裂。相反的,若是用心去培养感情,即便一开始没有血缘的羁绊,也会无中生有地搭出一条“亲情”牵绊来,所以“亲情”发展到最后,也不仅仅只是血缘羁绊,而是一种心灵情感涌现,彼此生命的拥抱。

即使是遇到相同的变故,但每个人处理的态度还是略有不同。片中斋木一家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能够化悲痛为力量,将人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相形之下,野野宫一家却是茫然失措,妻子绿陷入悲伤难过的低潮情绪中,而良多也是一昧听从别人的建议,心中迷惘而毫无头绪,上司说两个孩子都争取就争取,结果不行以后,父亲说血缘更重要,便决定交换回来。

而透过两个身份悬殊家庭的对比,导演是枝裕和似乎有反讽菁英主义的意思,批判现代社会凡事强调效率和规律,却失去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往往很容易就被打垮。

《如父如子》最后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这两个家庭将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父亲之所以为父亲,是血缘,还是因为与孩子的相处时间长短所致呢?

或许他不富裕,也没有社会地位,甚至有点唠叨,也有点大男子主义,曾经做过错事,但是无论现实情况如何,他都在尽力去为我们做一些事,这就是我们的父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