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解释内卷(一文搞懂什么是内卷)
01
内卷,并不是因为人多
现如今的舆论环境,不说内卷二字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但凡要点竞争的,都喊内卷。
自己考不上初中、高中、大学,说这是内卷。
自己找不到工作、考不了公、拿不到高工资,说这是内卷。
程序员996是因为内卷,外卖小哥困在系统里是因为内卷,生意不好做是因为内卷。
连高房价,也说是内卷的锅。
万物皆可卷。
内卷到底是个啥呢?
内卷,其实是一个学术名词,很明显,现在被滥用了。
最早把“内卷”这个词引入中文世界的,是一位从海外回国的历史社会学家,叫黄宗智。
黄宗智在1985 年出了一本书叫《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其中提到中国的小农经济,劳动力过多,土地又有限,形成了一个“过密化增长”。
特别是黄宗智发现,单个劳动力的产出已经出现了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情况。
这也就是说投入到土地中的人越多,平均每个人就越穷,可以说已经是内耗了 —— 黄宗智把这个现象叫做内卷。
黄宗智说得对不对呢?
其实不太对。
1963 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出了本书叫《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
格尔茨总结内卷就是“某文化达到某最终形态后,无法自我稳定,也无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使自己在内部更加复杂化。”
印尼有个爪哇岛,土地条件很好,适合种植水稻,但是人口众多,又没有资本进来,只能让越来越多的人耕种这有限的土地。
请注意人多地少并不意味着内卷,内卷有个关键特征,就是社会不能稳定并发展。
随着爪哇岛上劳动力的增加,人们对土地的耕种变得更加细致了。
格尔茨说,对土地的使用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租佃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合作性的劳动力安排变得更加复杂,正是这种变着法地精耕细作,推动了社会发展。
爪哇岛在人口增加的同时,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显著下降。
就是说,人多地少的爪哇岛并没有出现内卷。
人是聪明的,不可能就跟一块土地死磕。
在古代,中国的江南地区最富裕,但江南地区也是典型的地少人多。
自从江南被开发后,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意思是苏州和湖州丰收,足可供养天下。
江南地区不仅农业发达,工商业也发达,这就是人在应对土地不足时,变通想出来的办法。
反而那些地广人稀的地区是最穷的。
02
内卷,低水平的复杂
内卷最简单的意思就是:内向演化,低水平的复杂。
什么理解呢?
举个大家很常见的例子,不少家长逼孩子背圆周率,谁背得多,谁就得到表扬。
背圆周率不需要什么创造性思维,只要你肯死磕,总能背下来。
还有一些所谓的艺术家,在核桃上雕花样。
这也是内卷,在小小的核桃上雕出花来,这确实复杂,但也是低水平的劳动。
说实话,现在所推崇的工匠精神,绝大部分的工作也是内卷。
花一辈子做寿司,和花一年学寿司的人,做出来的寿司,真的差距有十几倍吗?
这其实就是内卷,低水平的复杂。
作为普通人,我们当然钦佩那些一辈子只死磕一件事的事,在核桃上雕花可不容易的,得雕多少个核桃才有这手艺。
但不管这工匠怎么劳作,他也不可能有创新。
他是在按照固定的套路在玩一套固定的游戏。
那个从外到里框住他的模式,他是突破不了的。
当一群人都这样干时,内卷就变内耗了。
今天你能在鼻烟壶上写首诗,明天我就要在核桃上刻一艘船,后天他就能在头发丝上写一篇文章,完了大家都得拿放大镜看……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精细真是越来越精细,但是你这里只有时间花费和意志力消耗,没有创造力,你这是低水平的复杂。
如果我们从这方面想,他就是一个可怜人,跟一个永远不变的东西较劲,劳作永无尽头,但创新却终止了。
这就是内卷的悲哀之处。
03
参与内卷游戏的人,其实乐在其中
当然,我们看内卷好像挺悲哀,但陷入内卷的人很可能乐在其中,都不觉得那是悲哀。
中国高考的确是内卷,但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残酷性和获胜的人少。
、诺贝尔奖、奥运冠军、电影明星,这些都是中奖者极少而“炮灰”极多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并没有内卷化。
高考的内卷之处在于考试内容呈现低水平的复杂。
人多名额少,那选拔优秀人才的直观办法是增加难度。
在中国,试卷的目的不是考会人,是考倒人,通过提高出题的难度来选拨人才。
中国高考受到大纲的限制,题目如果超纲就对不起边远地区的考生,可是又要能把人淘汰掉,结果只能向大纲之“内”发展,把题目出得很怪。
学生们为了上大学不是各显神通追求长板,而是把聪明才智和大好青春消耗在做题这一件事上,这就是内卷。
但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高考的竞争是乐此不疲的。
当然,这个例子你可能不太同意。
再举其他例子。
“红学” —— 也就是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是内卷。
这就这么一本小说,一两百年来无数学者翻来覆去地发掘,你还能整出什么来呢?
但是研究仍然在深入,精细还能再精细:现在已经有人拿红楼梦研究管理学、经济学、研究菜谱。
你不能说这种研究是胡扯,它的确是个学问,但这是鼻烟壶学问,是低水平的复杂。
红学是内卷可不是内耗。
红学家有着很好的声望,整天写书作报告,互相吹吹拍拍,日子过得很不错。曹雪芹一本书,养活了多少人。
政府部门办手续,大企业走流程,也是内卷。
其实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儿,系统会把它搞得越来越复杂,你得盖很多章,你得证明你妈是你妈。
办事的人一个个一本正经,给人感觉专业又正规,其实什么都不是。他们也不是在内耗,他们过得也很好。
有些内卷,其实是自己造出来的。
现代人的婚礼、生日、一些节日的仪式也越来越复杂,特例变成惯例、惯例变成规矩。
比如,结婚一定开宝马奔驰来接新娘、生日一定包个KTV包间庆祝、过情人节一定要送花......
你说,这些举措升华出什么新精神新思想来吗?
没有啊,反而造成了大家互相攀比。
宝马奔驰要更高级的,有人还追求宾利劳斯莱斯。生日包KTV包间还不行,把整个酒吧包下来。送一朵花不行,送一束花也行,得999朵玫瑰......
大家都在向内演化,在固定的模式下比拼人力物力财力,这跟你在核桃里雕花,我在头发丝写诗,有啥区别哦。
当然,你还不能不这样干,因为大家都这样做,都在这个模式里内卷,你不干,你就是异类,你就会被排斥,导致你明知道这样不对,也被迫加入这场游戏。
这就是剧场效益,前面的人站起来了,后面的人也被迫站起来,结果最后大家钱花了,电影也没看好,还贼累。
你说,我不看这场电影,看其他电影行不行?
行啊,但你没伴啊,只能自己走,一个人看电影。
你说情人节不送花,你女朋友答不答应,你接亲不开宝马,你老婆答不答应,你说不去高考,你爸妈答不答应,你不在核桃上雕花,你的师父答不答应......
04
跳出内卷,去寻找新平台
说到这里,你应该就知道,内卷要怎么破了。
就是不跟你玩了。
跳出当前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平台。
其实,人类文明之所以能持续发展,也是这样干。
人类文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都是因为之前的发展模式内卷太厉害,只能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人类从非洲迁徙到全世界各个角落,也是如此,这块土地卷不动了,其他地方大有作为。
太久远的就不说,就说东北吧。
在清末民初,有“闯关东“的壮举。
华北地区,尤其是山东地区的民众穷得吃不饱,怎么办呢?
去东北开荒啊。
东北不仅成了中国的大粮仓,借助工业革命的东风,东北一下子成了中国工业最完善的地区。
改革开放后,国企改革,东北开始没落,困在东北的民众,肯定是内卷,要生存,只能出关。
去北京、去长三角、去珠三角,甚至出国,哪里有新机会就去哪里。
人是活的,人也有腿的,这里内卷,跑就是了。
你不跑,就只能跟周边人死磕,他核桃雕船,你头发丝写诗,他一百出工,你五十就能干。
你说,这是因为人多吗?
不是,这是因为机会太少。
你要人少,你去大西北啊,地广人稀,人少,机会也少,只能放羊了。
05
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新事物
商品房刚出来的时候,不等福利分房、自己掏钱买的人发财了。
城市新区规划出来的时候,买不起老市中心、只能买新区的人发财了。
想想当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的一套房“的人,得有多后悔。
股票交易所新开的时候,买的人发财了。
当时就那么几个股票,你分摊去买,存活到现在的公司,少则一千倍,多则一万倍。
万科从上市到现在,算上分红配股再投资,收益率是万倍,买一万,现在变一亿。
比特币刚出来的时候,买的人发财了,这个大家都知道。
当你发现大家发财,再去买,你自己就是韭菜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岳不群发现了《葵花宝典》,自己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把书大量复制,拿到江湖贩卖。
想练神功的人当然抢着买。
第一批买的人,翻开一看,“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有的人舍不得,有的人是真狠,挥刀自宫。
自宫的人,练成了神功,在江湖上无敌手。
其他人看到了,就眼红了,于是大家跟着自宫。
但等大家都练成神功的时候,那神功也就不神了。
后面自宫的人,只能白挨刀,捞不到好处。
你看哈,这场“葵花宝典内卷事件”,只有岳不群和最先自宫那批人拿到好处,后面的人都成了韭菜。
就是说,发明新游戏的人,和最先参与新游戏的人,是获利者。
当然,新事物也往往意味着新骗局。
怎么知道是不是骗局,这就是需要自己靠认知和见识去甄别了。
如果那么容易就知道这是机会还是骗局,那就没穷人了。
新事物不容易分辨,但旧事物,我们还是门清的。
我们都是年轻人,还有时间输得起,用开放心态参与最新的游戏,不要再去内卷了,因为现在再“自宫”真的太晚了。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我们一起涨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