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1)

这周末又重温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是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杀害自己妻子及其情人,被判两个无期徒刑。他通过自身的能力最终重获自由的故事。电影开篇就讲述了案件及审判的过程。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2)

陪审团通过一些指向他的证据最终判定安迪杀人。这部影片主旨在于表达主人公安迪在绝望的环境中,依靠着对自由的向往,完成自我救赎。但是,作为法律工作者,我想从刑事诉讼中证据的角度以及对刑罚的看法两个方面谈谈我看过这部影片后的思考。

从这次的案件证据来看,物证方面,死者身上留下由左轮手枪射击形成的弹孔,还有现场的脚印,胎痕,留有安迪指纹的子弹和酒瓶碎片。还有邻居的证言,案发当晚他们争吵时安迪说“你别想活着去雷诺市”。再就是安迪本人的辩解,他坚持说自己是无罪的。从案件现有的证据来看,物证和本案关联性很大,也有理由把安迪当成嫌疑人。子弹和酒瓶上的指纹是安迪当晚在现场留下的,是证明他在场的证据。证人证言可以表示他有过杀害妻子的想法。而他本人的供述说明他在案发当晚到过现场,并想使用手枪恐吓妻子及其情人。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3)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4)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5)

不过这些都不足以定案,此案的关键在于被害者身上的弹孔是否由安迪的那把手枪射击的,这才是是否成立谋杀的关键。至于他是否到过现场这些间接证据都不足以判定他有罪。最重要的物证手枪没有找到,也就无法比对弹痕与手枪的一致性。因此,我认为,不能判定安迪成立谋杀。此案之所以陪审团会认为他有罪,完全是受了其他证据的影响,并且通过这些证据推定他杀人,并不是证明。

从刑罚的角度来看,在这部影片中,安迪被判两个无期徒刑,就是说可能会在监狱度过自己的余生。这种刑罚制度也有一些问题。犯人长期在监狱关押,不仅失去自由,更要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下生活,这就带来很大的问题。瑞德所说的“制度化”。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6)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7)

犯人布鲁斯就是最典型的受害者。作为一个被制度化了的人,五十年的监狱生活让布鲁斯与社会隔绝。现实是很难面对的,布鲁斯和瑞德都不习惯外面的生活,最终布鲁斯选择了自杀,而瑞德一心想这怎么样才能违反假释条例,让他们把自己再送回肖申克监狱去。这就是制度化带来的恶果。让一个习惯了制度的人突然被放松,就如同压在身上的重担突然被取掉一样让人他就无所适从。而且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监狱里度过,让他们失去了学习适应社会的最佳时机。等年老定型后,再重归社会时,反而没有了获得自由的喜悦,只会感到恐惧。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8)

因此我认为死刑的存在也许还是有必要的,有一种威慑效果,可以有效减少犯罪。从很大层面来说,死刑的存在能够缓解民愤带来的社会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而且长时间的徒刑没有意义。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使有罪的人不再危害社会。只要罪责相适应,便可以让犯人重返社会。过度的关押不仅会加重监狱的负担,而且会给犯人及其家属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不利于人权的保护。犯人虽然有罪,但也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也应该予以保护。徒刑和死刑合理使用,使犯罪得到惩罚,犯人也能重新融入社会,维持这个平衡是最重要的。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9)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10)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11)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12)

作者:陇县人民检察院 乔茜娜

肖申克的救赎深度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13)

宝鸡市人民检察院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