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豆芽妈妈一位职场二胎宝妈,上海大学在读MBA,心理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与成长。

右上角点关注,持续和您分享、交流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和育儿故事。育儿路上,一起走、不孤单。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1)

《请回答1988》中,在宝拉的婚礼上,爸爸牵着她的手,郑重地将她交给新郎手中,回头的时候,眼中全是满满的不舍。

世界上最复杂的感情,莫过于女儿长大成人,站在婚礼殿堂上,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搀扶着女儿,走完这段“艰难”的路,将女儿托付另外一个男人。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相比较调皮捣蛋的儿子,软软糯糯的小女儿从出生起,爸爸将其抱在怀中,看到粉粉嫩嫩的小婴儿,从此,这便是永远的“心头好”和牵挂了。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2)

每位父亲都希望自己女儿嫁得好,不说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都希望女儿嫁到好人家、不受委屈。

有三种家庭,女孩就算年纪再大,不能心急草草把自己嫁掉。这是老父亲对女儿未来人生的提醒和叮嘱。

第一种家庭:过于强势的家庭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加油!妈妈》中,董洁扮演的晓涵,就嫁到一个非常强势的家庭。她的婆婆一个人培养出家中两个博士,十分“嚣张跋扈”。婆媳相处中不给晓涵好脸色看,言语中处处“有刺”,看不起卫校毕业通过“未婚先孕”进入她们所谓“豪门”的媳妇。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3)

老太太还十分重男轻女,本来以为晓涵会给她生个孙子,看到优优是个女孩,平日话里话外也是十分嫌弃,就连优优都认为自己不是男孩,所以奶奶不喜欢。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4)

父母过于强势,孩子就会比较懦弱,没有主见。晓涵的丈夫,在他妈妈的“淫威”下侵染,也是个“妈宝男”,在婆媳发生冲突时,没有说想办法解决,都是在“和稀泥”,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妈妈和媳妇两边都不落好。

和强势的婆婆住在一起,晓涵要处处迎合婆婆的喜好,还要讨婆婆的欢心。后来她实在受不了,婆婆随意拿钥匙开锁进她们的卧室,所以搬出去单过,哪知还被婆婆“设计”怀孕。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5)

婆婆压根都不知道她在吃着治疗抑郁的药,根本就不适合这时候要孩子。后来两人发生争端,在楼梯间拉扯,晓涵不慎摔下楼梯。婆婆得知流掉的是男孩,心痛十分,但是对晓涵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愧疚之情。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6)

电视剧中的故事尽管是虚构的,也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女生嫁入强势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压根就没有“立足之地”,更别提有什么话语权,谈什么尊严和地位了。

第二种家庭:距离太远的家庭

看到一篇文章《远嫁的女儿,注定是父母走丢的孩子》,看完心头一紧。

著名的情感导师涂磊老师也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公开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女孩最好不要为爱走他乡。如果嫁,也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

同事小玉和老公在大学里认识,他们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正式确认关系,因为怀孕了所以她没有继续“深造”,硕士毕业后就选择生娃上班了。

因为上学的地方在她娘家所在地,而她婆婆远在江西,而老公一直在上学读书,目前读到了博士后,之前一直没有工作,只能领点补助养活自己。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7)

所以小玉吃住在娘家,孩子也一直是自己妈妈在带,所好闺女听话不太费心。前段时间她把心爱的古筝课也停了,我问她原因,她说手里没钱,她老公也没给过她,孩子他也没怎么管过。

老公在杭州一所大学博士站,马上毕业就留校任教了。小玉说常年两地分居,其实他们之间都没啥感情,而且据她介绍,老公心眼比较小,还是个“妈宝男”,前年疫情未爆发前他们一起回江西老家过年,听说要封城,她建议赶紧回她妈那,毕竟孩子在那上学,她在那上班。

谁知,老公当场就哭了,说还陪他妈多久呢,就要回家。

在外人看他,他们也是一对璧人,而且是高学历家庭,十分羡慕。却不知,她背后也有这么多“心酸”的故事。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8)

《人世间》周家大女儿周蓉为了追求爱情,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只身远赴全国最贫穷的贵州,哪怕与父母再不相认。

后来,据她回忆和哭诉,她也是后悔了,自己一个人在穷乡僻壤生养孩子,问题是她为爱奔走的丈夫冯化成最后也离开了她,和她人远走异国他乡。

第三种家庭:兄弟太多的家庭

好友燕燕得知自己又生了个男孩,又好气又好笑,我们打趣地问她:什么心情,在干什么?

她开玩笑无奈地说:“在家练习一碗水端平呢。”

嫁到兄弟多的家庭是什么体验?相信静静最有发言权。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9)

静静是我前公司的同事,以前在一个单位上班的时候,茶余饭后我们经常家长里短,就老听她讲家里的“烦心事”。

她老公兄弟三个,都大学毕业,靠着自己的能力娶到媳妇,基本也没给女方什么彩礼。几个媳妇也都挺明事理,知道婆家供养三个大学生不容易。兄弟三个岁数挨得比较近,所以家里能把他们供出来,基本都是很吃力了。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10)

静静比较传统、会过日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在家里,她是“长嫂”,逢年过节回婆婆家,都是她和公公下厨,洗菜做饭操持一家人生活。

据她说,她的婆婆真是会享福,因为几年前生病切除部分胃,基本上家里的活都不干,吃饭也是端到嘴边。

父母辈的婚姻都是怎么维持过来的(年纪再大也别嫁这3种家庭)(11)

关键是三个儿子都生了三个孙子,婆婆不仅都不给带,还说风凉话,美其名曰:要一碗水端平。老太太想得开,反正都是自己的孙子,管我喊奶奶。我不能累着,你们自己想办法带吧。

前段时间,静静又找我“吐槽”,说老二老三家买房子,她公婆说他们是老大的,让给对点钱。静静一听很生气,她们自己买房子,都是自己凑的首付,贷的款,凭什么两个弟弟就能得到婆婆的资助,还让他们再帮衬着?

嫁到多兄弟的家庭,你等于嫁给了这个家族。从某种意义上讲,你的小家庭要“服务”于婆家,还要处理各种妯娌、叔嫂、兄弟、婆媳等等,这心真是委屈撑大的。

写在后面

其实,何止是父亲,妈妈的心更是如此。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

每一个孩子都曾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就像《你好,李焕英》中妈妈的一句话:不求孩子多少有出息,只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就好。

女孩,不管年纪多大,都不要忘记天下父母的叮嘱,在爱情面前都要“擦亮眼睛”、保持头脑清醒,找到“对的人”,携手走好“往后余生”。

今日话题:你觉得父亲的担忧有必要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