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讲好一篇语文课文(如何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

#好内容我来评#

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强力推行一周一课制度。借此机会我也认真的听了几节语文课,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讲法。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一个是国双老师的课,另一个是新教师窦艳萍老师的课。

先来谈谈国双老师的课。国老师讲的是《劝学》,他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翻译,重点字词他直接按分类写在黑板上,重点句子的翻译每一个知识点都会给学生提到。他更是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要求虽高一些,但学生的知识吸取力、掌握度增高了。顾名思义:这是一节非常传统和实在的“填鸭式”课,老师讲的,学生记住就行了。或许有人会说,这种灌输式的课怎么能行呢,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体现在哪里呢?但我认为,对于文言文而言,这种课虽然不美,但确是最高效的,没有不沾边的讨论,也没有过高的人生哲学探究。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是要脚踏实地一句一句地翻译,基础知识不过关如何谈能力。另外,这种上课方法也有不足,就是课堂很枯燥无味,学生未必能有始有终地认真去听课,如果能跟学生增加一些有效的互动,或许气氛会更好一些。

再来说说窦艳萍老师的课,窦老师讲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想透过她的课,说说语文老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如何讲好一篇语文课文(如何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1)

1、我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我想要教会学生什么。这是我们一节课时刻要围绕的核心问题,无论老师采用什么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来实现的。

例如,听完窦艳萍老师的《声声慢》,我在想,假如我是一名学生,那这节课结束后,我学会了什么?坦白地讲,收获不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还是教学目的不突出。比如我要教会学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十二个叠字的妙处,我就应该把这句话打在屏幕上,带领学生一字一字去分析,“寻寻觅觅”是寻觅什么呢?这里肯定不是具体的东西丢了,而是无形的一种东西,是快乐的生活,是精神的慰藉。找到什么东西了吗?没有直接回答接着来说“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可以是环境的冷清,也可以是内心冷清,本想找到慰藉,却找不到,你说凄惨不凄惨呢?情感经过酝酿和铺垫之后,最后引出了一句“凄凄惨惨”直抒意境的句子。所以,这十二个字是层层递进,含义丰富。赏析句子也需要带领学生一个一个地读,慢慢地分析,老师甚至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写出来或者回答出来让其思考看他们的掌握程度如何。因此,重点的问题,一定要讲明白,讲透彻,万不可一笔带过。

2、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有那么重要吗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十分丰富,风格各异,如果是个乐观的诗人我们就跟着乐观,如果是个悲观的诗人,我们就跟着凄惨忧郁,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才不会被他们影响呢。老师不是圣人,学生也不是圣人,每个文字给人的意境不一样!学习一篇文章,读完之后,我们能体会到他们的意境去不断的调整就可以了。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学生读完之后,自然而然就知道词人的情感是愁了,不用刻意地告诉学生她有多愁,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生只有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才能融入其中一部分。所以,课堂上强行让自己和学生全部入戏,这是勉为其难的。只能体会一部分,有的也可能无法体会到!

3、语文课究竟该教学生什么

语文课教的应该是知识,是方法。课本只是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工具而已,最好通过一篇篇课文寻找到永恒的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学习小说要怎么学,学什么,学习诗词要怎么学,学什么……最好要把共性的东西给学生分析清楚。国双老师讲文言文,大量灌输文言知识点,这是没毛病的。而诗词课除了要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外,是不是也应该教会学生一些实实在在有用的东西呢?如练字、艺术手法..……无论如何,一节课下来,得让学生有所收获。

而今,受到各种教育思想和各种教育方法的影响,有些课堂看着很热闹,但是,静下心来,有时想想,只不过是一地鸡毛而已。最后,升华一下主题,我反对轰轰烈烈、虚情假意、纸上谈兵

的语文课,语文课就要有点干货,就是有学生不会而需要老师好好讲清楚的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