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光孝寺是越秀公园吗(广州光孝路曾有过三座高等学府)

广州光孝寺是越秀公园吗(广州光孝路曾有过三座高等学府)(1)

勷勤大学商学院图书馆旧景。

卢洁峰

广州闹市中的光孝路原名光孝街,其“光孝”二字得名于街北端的千年古刹光孝寺。光孝街短短300米的街道,一度拥有佛、道、耶三座寺观教堂——街道南部的东侧,原有一座占地广阔的玄妙观(道教);街的中部西侧坐落着光孝堂(基督教);街北则为光孝寺(佛教)。此外,今人更加罕知的是,民国时期,光孝路还拥有过三座高等学府——街南为勷勤大学商学院,街北则分别为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和广东省公立第一乙种商业学校。

勷勤大学商学院

1920年代,广州市工务局没收了光孝路路南西侧的一处旗产——“箭道”(原清军的射箭练习场),建筑了一座古罗马风格的有两个圆柱廊的办公大楼,范界北至光孝路箭道巷,南至今越秀新都会东座,东临光孝路,西至越秀新都会中座一线。

1931年10月,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为纪念国民党元老古应芬(字勷勤),由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政府会同筹议,拟就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及市立师范学校,分别改办工学院、师范学院,并开设商学院,合组勷勤大学,培养专门职业人才及中学师资,以适应本省之需要。随后拟具筹备计划纲要,于1932年7月呈奉广东省政府第六届委员会第98次省务会议议决通过。然后转呈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提请第25次政务会议议决,准予备案,遂交由省市两政府筹办。

1933年8月,筹办方将省立工专改组为工学院,设立建筑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将市师改组为师范学院,设立文史学系、数理化学系、博地学系,同时筹备设立商学院,并制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组织大纲。

1934年7月,校董会依据广东省立勷勤大学组织大纲,公推广东省主席林云陔为校长,广东高等法院院长陆嗣曾为副校长,呈奉西南政务委员会派任。勷勤大学遂于是月正式成立,商学院亦同时开办,招考经济学系、银行学系、会计学系新生。

作为筹办方之一的广州市政府,将市工务局位于光孝路箭道巷南侧的办公大楼及庭院,借给勷勤大学商学院作校舍。

抗日战争爆发后勷勤大学停办,商学学院改为广东省立商学院,初迁遂溪,后迁信宜,再迁广西容县。

1945年秋后,商学院迁回广州,改组为广东省立法商学院,然而,其前身勷勤大学商学院在光孝路的院址,已为广东省公路处临时借用。几经交涉,延至1948年下半年,才取回作一年级教室及教职员宿舍。(《本院光孝路旧址将可收回》,《法商学院院报》1948年第15期)

如今中山六路与光孝路交界处的越秀新都会东座、停车场,以及光孝路15号大楼,就是原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商学院的所在地。

1951年广东省人民出版社成立时,直接以原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商学院的图书馆和教学大楼及其东庭院作为办公大楼。勷勤大学商学院的西半部则充作广州市总工会的干部宿舍。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到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庭院去玩耍,在两个圆柱廊之间捉迷藏,觉得那里非常美丽。我对圆柱廊的认识,对西洋建筑的兴趣,就是从这里萌发的。

1960年代后期,出版社的干部全部下乡去了,圆柱廊及其院落开始颓废,并最终在2000年代,演变为光孝路15号大楼、越秀新都会东座及其停车场。如今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员工,知道该社与勷勤大学商学院、与光孝路还有这么一段“交集”的,怕是少之又少了。

国立广东法科学院

国立广东法科学院的前身,是广东公立警监学堂,创办于1909年,学制两年毕业,惜只办了一届便停办了。

1913年10月,广东高等检察厅在原校址重办警校,定名为广东公立监狱学校,规模不大。1923年,改办为警监专门学校。学制预科一年,本科三年。招收旧制中学毕业生入学,校长为林云陔。学生毕业后,派任高级警官和司法行政人员。

1924年2月,孙中山在准备创办黄埔军校的同时,把警监专门学校改为广东公立法官学校,培养行政、司法人才,派廖尚果为校长,以原光孝寺为校址。学制设特别科和普通科,三年或四年毕业。不久,转由曹受坤出任校长,将特别科改称为高等研究部,普通科改称专门部。培养高级法政人才。

以后校名因隶属关系而几经改变——1926年曾改为广东省政府司法厅法官学校。1928年,又改为广东高等法院直辖法官学校。

1929年夏,经国民政府批准设为独立学院,命名为国立广东法科学院,隶属司法院行政部,姚礼修出任院长。设法律学系,经济学系,政治学系。1930年,增设新闻学系和附设高中。这时的光孝寺已完全变身为一座高等学府了。

1932年,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函请广州市政府,将光孝街马路定名为“法学院路”。1932年4月22日,市政府函复广东法科学院:请将光孝街马路定名为法学院路一节碍难照办。(《广州市政公报》,1932年第391期第155-156页)

1937年8月,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合并于中山大学法学院。

广东省公立第一乙种商业学校

1913年,按照教育部创设乙种商业学校的规定,粤省在光孝路书同巷北侧,创建广东省公立第一乙种商业学校(又名广州第一乙种商业学校),学制三年,校长为陈焄缮。1916年第一批毕业生有何乃胜等7人。该校规格很高,凡毕业生,均须由校长“具证书表册”以及“毕业报告”,上报省署核准,然后再上报中央教育部备案,方能向毕业生发放毕业证书。(《广东教育公报》,1916年第4卷第3期,第73页)

广东省公立第一乙种商业学校有一道十分精致的米黄色的西式围墙,围着一个古木森森、楼房俨然的大校园,范界南至书同巷,北至净慧路,西临光孝路,东近海珠北路。1949年后,该校园改为广州市政府的宿舍大院直至1970年代。几经交替,刻下光孝路106-112号密匝匝的高楼,已经替代了原本十分优雅的广东省公立第一乙种商业学校的校舍和校园。所幸其北侧绿树掩映的停车场,还有些少校园的影子。

如今,光孝路上再也没有高等学府了,玄妙观亦已殁于民国后期。所幸光孝堂犹存,光孝寺犹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