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生活的艺术(幽默作家林语堂)
他一生三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与之失之交臂。尽管如此,他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成为与世界文学大师比肩而立的中国作家。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林语堂是个特殊的存在。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成了华语文坛最幽默、最睿智的“一支笔”。
他与鲁迅打口水战,与赛珍珠翻脸。又因为与左翼文学观念相左,他始终为中国文坛所诟病,被读者误读、曲解。
在人生这座大舞台上,他一路开挂,行云流水,成就了一个极具国际视野的林语堂。
他用喜剧态度,幽默地对待生活中病态,他用艺术的智慧,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收获了快意人生。
1895年,福建平和坂仔镇,林牧师家里的第七个孩子呱呱坠地。
这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父慈母爱,家庭氛围宽松、快乐。
父亲林至诚是乡村牧师,天然的乐天派,幽默诙谐,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在这样的环境里,闲适、幽默和快乐的种子在林语堂心里,悄然生根、发芽。
那时候,父亲布道回家,母亲便会端上一碗热汽腾腾的猪肝面,父亲舍不得吃完,剩下的全给他吃。两人共享美食的时刻,是他最幸福的事儿了。
闽南家乡的山水漳州大地的文化,都是林语堂坚实的后盾,为生命涂抹上最鲜亮的底色。
8岁的林语堂,曾被老师批评行文笨拙,”如巨蟒过小径”。
林语堂马上回敬“似小蚓过荒原”。他把自己自嘲为小蚯蚓,在沙漠上爬行,大有胡适的“进一寸有一寸之欢喜”的小确幸。
像很多家庭一样,父母望子成龙,尤其对聪慧的林语堂寄予厚望。
在同龄孩子还在摸鱼捞虾的年龄,10岁的林语堂背起行囊,走出小山村,到鼓浪屿开启了求学生涯。
后来,怀揣着父亲借来的100银元,到当时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
大学毕业,他被清华大学聘为英文教员。三年后,到哈佛大学留学,后来到莱比锡大学获取博士学位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期间,他发表批判北洋政府的言论,没人敢发表他的文章。还被不明身份的人,以“保护”的名义盯梢、骚扰。
“三一八惨案”爆发时,他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务长,当有深厚文化依托的看到白天还活蹦乱跳,晚上变成一具尸体的学生刘和珍,林语堂愤然走上街头,反对军警镇压学生运动。
和鲁迅双双被军阀通缉,鲁迅躲在租界不敢露面,林语堂在好友家藏匿二十余日后,被迫离京,一路南下,逃亡到荒郊野地的厦门大学,担任文学院主任兼国学院秘书、外文系教授。
东躲西藏,经历了身心煎熬的历程,林语堂厌倦了政治,不再热衷革命。
白色恐怖时期,他先后创办 《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和小品文,曲折地表达对世道人心的不满。
用这样的方式,在世俗社会之外,林语堂为自己保留了一块精神的领地,在这里,他可以超越尘世的羁绊,保持心灵的独立与自由与豁达。
为此,他被贴上了一个标签:与鲁迅和左翼作家的步调不一致。因此,不为文学史所接受,遭到左翼作家的批评和讽刺,甚至有人称他为“卖国文人”。
中华民族危难当头,革命需要一条出路。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大敌当前,作家们同仇敌忾,以左翼作家联盟为旗帜,同当局做艰苦卓绝的斗争。
林语堂的刊物以幽默之风畅销上海,缺乏滚烫的热情。他倡导的超政治、近人情的文学观念,缺少了投枪和匕首的战斗性,与当时的形势格格不入。
畅销书作家:视读者如知己
动荡的年代,国家风雨飘摇,知识分子何去何从,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每个中国人面临的困境。
1935年,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女士的邀请,林语堂旅居美国,用英文写作,为好莱坞做编剧,介绍中国文化。这个时期,是林语堂创作的高峰期,写出了多部畅销书,风靡欧美市场。
当时,很多外国人写的书,都是极尽丑化、歪曲中国和中国文化。林语堂坐不住了,他决定拿起笔,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林语堂为西方人建构了一个中国形象,在那里,饱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生命力的珍视,有深厚文化底蕴依托。
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凭借这个优势,林语堂成为美国出版业的宠儿。在美国,林语堂担当着战时中国的民间发言人,当下中国时政的诠释者、评论家的角色。
英文散文集《吾国与吾民》,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
一经出版,位居美国畅销书榜首,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仅1935年四个月就印刷了7版,首次让外国人知晓,中国不仅有鸦片和小脚,还有孔子、老子、苏东坡,以及他们伟大的生活智慧。
1937年,《生活的艺术》在国外掀起了“林语堂热”,该书稳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52周,在美国印刷超过40版,还被翻译成英、法、意、荷等十几种文字,广为传播。
美国权威评论家在《纽约时报》刊文:“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想跑到唐人街,遇见一个中国人便向他鞠躬。”
1941年底,《风声鹤唳:一部战火硝烟中的中国小说》又登上畅销书榜,作者用悠闲的笔调,创作了一部浪漫小说。
历史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从文化的角度,为中国抗战摇旗呐喊。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作品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作诗意的栖居。
他的笔,没有深陷中国的悲苦中看不到希望,而是从人生的苦难中寻找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林语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顺应天性,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圣约翰大学,林语堂与陈锦端第一次见面,就着了魔,木讷得说不出话来。与陈锦端双双坠入爱河,陶醉在爱情的欢乐时光里。
当时,陈锦端在一墙之隔的圣玛丽女子学校学习艺术,画得一手好画。她天真烂漫,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青春活力。
一个是出身牧师家庭,家世平平;一个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厦门巨富。阶层的差距犹如一条鸿沟,陈父并不看好才子佳人的姻缘,棒打鸳鸯。
还设法林语堂找好了下家,成功撮合了自己的邻居,廖家二小姐,来弥补那份心中的不安。
擦干眼泪,他接受了残酷的现实,自嘲道:人不能只吃点心不吃饭,只要爱情不要人生。
于是,接受了温柔可爱的廖翠凤,迈向婚姻殿堂。新婚蜜月是在去美国哈佛大学,横渡太平洋的轮船上度过的。
廖翠凤患了盲肠炎,林语堂寸步不离,守在船舱要照顾她,还被同行的清华学子笑话太黏人。
当庚子赔款专项奖学金意外被停后,两人生活困难,捉襟见肘,依靠嫁妆维持生活。嫁妆花完了,自小娇生惯养的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度日。
后来定居上海,在蔡元培研究院担任英文编辑后,林语堂才把妻女接来上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
婚后,担心丈夫会喜新厌旧,廖翠凤问他:“人家做了教授,出名了,都一窝蜂地离了黄脸老妻娶新潮女生,你就不赶时髦?”
林语堂坚定地说:“我才不要娶新潮女生为妻,我要的是贤妻良母,你就是。离了你,我活不成呀。”
在当时,林语堂是少数没有绯闻的作家之一。作为畅销书作家,身边不乏女粉丝。他洁身自好,悉心呵护这段不了情缘。
1969年,在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里,林语堂和妻子庆祝结婚50周年。他送给妻子一枚金质胸章,上面铸了"金玉缘"和他翻译的诗歌《老情人》。
他说:这枚胸章,是表彰她当年强有力的决定。50年来一次又一次为家庭的幸福做出的牺牲。
一生一世一双人。新婚夜,林语堂义无反顾地烧毁了一纸婚书;他用一辈子践行一份承诺 、爱和责任。
两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琴瑟和鸣,成为婚姻生活的佳话和典范。难怪林语堂得意地说:我们把旧式婚姻过成了美好的爱情!
幽默人生:用艺术的姿态与悲苦的生活过招
林语堂一生顺从自己的本能,对爱情、婚姻、人生做了艺术化的理解。
爱河共渡心暖暖,情海无涯浪涛涛。大女儿如斯婚姻不如意,为情所困,林语堂76岁时,如斯留下一纸遗书,在博物院上吊自杀。
大女儿出生时难产,为了让她健康成长,林语堂和妻子投注了更多的心血。如斯的死,掏空了林语堂的心。白发人送黑发人,悲怆的心境,不言自明。
此时,二女儿林太乙疑惑地问父亲:人生是为了什么?
他安慰女儿,活着要快乐,一定要快乐地活下去!
怎么才能快乐?
林语堂一生受庄子、苏东坡的影响,他从中国道家思想里找到了答案:“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达观的人。”
既然生命是悲剧的,就要善待人生,努力工作,尽情享受,学会生活的艺术。从生活的细节处发现真善美,还有无穷的诗意。
他以独有的浪漫气质、理想之光照亮现实,用勇气和信念战胜生活的一切困难,在出世与入世间游刃有余。
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在四十生日之际,林语堂写了这样的诗句。
在外人面前,林语堂是作家,是教授;回到家里,变身为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一个有趣的丈夫。
对生活充满热情,他能将稀松平常的平凡岁月,变着法儿翻出新的花样,活出与众不同的情味。
二女儿的两个孩子是他的玩伴,林语堂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裁剪下来,和两个外孙的拼在一起,成为“三个孩子”。
聚会时,林语堂总是大家的开心果,屋里笑声不断,其乐融融。吃猪手时,故意让猪手的“胶原蛋白”黏住嘴唇,嘴巴在一张一合间,吐出长长的“线丝”。
和外孙一起钓鱼,他拿出夫人的指甲油,涂抹到鱼饵苍蝇的翅膀上。他让苍蝇就有了色彩,就不会因为成为大鱼的食物而悲伤。
有时,他看着忙里忙外的廖翠凤,故意藏起烟斗,在屋里乱跑:“凤啊,我的烟斗不见了!”。
待夫人腾出手来帮忙时,又见房间烟雾缭绕,林语堂正调皮地眨眨眼睛,在书桌旁龙飞凤舞呢!
“我是一个孩子,睁开眼睛,注视这极奇异的世界。”
无论悲苦还是顺遂,他一生都保持着一颗不老的童心,一餐饭、一杯茶,认真对待,独处、聚会,都要满怀自在的乐趣。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在香港病逝。四月,移灵台北。至此,他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与美丽的故乡厦门隔海相望。
人生如戏。当他的人生舞台谢幕时,林语堂是否会满意地感慨:这是一出好戏?
他用喜剧的人生态度,看待悲剧化的人生,为平凡的日子加持艺术的智慧,乐观地面对悲苦。洗尽铅华,化蝶为蛹,实现了生命的升华。
他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会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
“纵令这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但我们总得尽力使生活美满。”
. END .
【文| 鹿鸣】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回顾:
52岁大爷巡视长江大桥17年,解救了403位轻生者:人间值得
17岁富家女嫁42岁将军,19岁守寡一生,王玉龄为何如此执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