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登泰山封禅的有几位皇帝(历史上仅有6位皇帝参加了泰山封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已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了,皇位也是众多人追求的梦想,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造反。皇帝富有天下,然而却有一件事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做的,那就是泰山封禅,在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仅有6位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这6位皇帝中前5人都有举行泰山封禅的资格,第6位却是强加给自己的,坏了规矩,导致后世的皇帝再也没有举行过泰山封禅。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6位皇帝。

泰山封禅的条件

泰山封禅,自古就有,传说上古时期就有70多位帝王参加过封禅,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没有记载了。《史记》中记载:“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然而封禅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随随便便举行的,它也有自己的条件,想要泰山封禅必须满足三个因素:

第一,在皇帝当政期间,必须贤明无比,受到百姓爱戴、歌颂;

第二,天地有异变,有祥瑞之兆;

第三,必须要在太平盛世之时,才可以进行泰山封禅的仪式。

三个条件中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能进行封禅。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6位皇帝的丰功伟绩。

1、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的功绩自不必说了,秦始皇用10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六国平定后,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采用“皇”、“帝”二字组成“皇帝”的称号,并自称为“朕”。此后他又改分封制为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等。虽然有焚书坑儒的污点,但是他的功绩足以能够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历史上登泰山封禅的有几位皇帝(历史上仅有6位皇帝参加了泰山封禅)(1)

秦始皇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第三年(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天下,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秦始皇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

2、汉武帝刘彻

作为历史上少有的能够与秦始皇比肩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确实有资格到泰山封禅。

汉武帝继位时,大汉朝已经休养生息了70年,积累了雄厚的财富。刘彻继位后,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的势力;朝廷中抑制丞相的权力,设置中朝和外朝的政治体系;对外,派遣卫青、霍去病多次北击匈奴,使匈奴远遁漠北;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大汉与西域各族联系。汉朝的疆域在他统治时期扩大了许多,河西走廊一带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甘肃的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市也是汉武帝亲自命名的。

历史上登泰山封禅的有几位皇帝(历史上仅有6位皇帝参加了泰山封禅)(2)

汉武帝

当然汉武帝在位期间也有污点,晚年的巫蛊之乱导致太子刘据自杀。当然他的功绩也足以能够让他到泰山进行封禅。然而汉武帝似乎十分热衷于封禅,他一生先后8次到泰山进行封禅,是6位皇帝中进行封禅最多的一位皇帝。

3、汉光武帝刘秀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天下四分五裂,各地诸侯四起,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刘秀在乱世中起兵,经过12年的征战,统一天下,建立东汉王朝,再续大汉香火,拯救万民于水火,单凭此功绩足以到泰山封禅了。

在天下平定后,刘秀整顿吏治,精简地方,在位期间社会生产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史称“光武中兴”。

历史上登泰山封禅的有几位皇帝(历史上仅有6位皇帝参加了泰山封禅)(3)

汉光武帝刘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1500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二十五日禅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4、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样子,懦弱无能,在历史上他的形象恰恰与影视剧中的相反。他的老父亲唐太宗创下那样的丰功伟绩,想要去泰山封禅都被层层阻扰,到死都没去成,李治能够泰山封禅,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历史上登泰山封禅的有几位皇帝(历史上仅有6位皇帝参加了泰山封禅)(4)

唐高宗李治

李治在位期间先后灭掉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等国家,使唐朝的疆域在他统治时期达到最大。他也打破了自北周以来关陇贵族垄断朝政的局面,大力提拔寒门士子,使皇权最大化。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 唐高宗率文武百官、 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 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5、唐玄宗李隆基

单凭一个“开元盛世”,李隆基就足以有泰山封禅的资格。李隆基即位是的唐朝回国正统,他结束了自武则天当政以来,女性弄权的局面,先后平定了韦后的叛乱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即位之后更是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此时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十分发达,对外贸易十分活跃。

历史上登泰山封禅的有几位皇帝(历史上仅有6位皇帝参加了泰山封禅)(5)

唐玄宗李隆基

然而李隆基也有自己的污点,在他执政的后期,引发了“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实力急转直下。而且他还连杀三子,抢自己的儿媳妇等等,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不容磨灭。

开元十三年(726年)十月,唐玄宗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坛颂 》。

6、宋真宗赵恒

赵恒的泰山封禅,与前面五位皇帝相比,含金量实在是小得多。前面的五位皇帝都有拿出手的政绩,而宋真宗的政绩似乎显得黯淡无光。

宋真宗是位守成之君,就连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也是在宰相寇准的多次劝说下才亲自去的。宋真宗沉溺于“东封西祀”之中,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为了能够封禅,自己做出了许多祥瑞之兆,甚至还自导自演了一出“天命难违”的戏码,然后进行了泰山封禅的仪式。

历史上登泰山封禅的有几位皇帝(历史上仅有6位皇帝参加了泰山封禅)(6)

宋真宗赵恒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可以说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泰山登山对皇帝的标准,也降低了泰山封禅的重要性。所以自宋真宗赵恒去泰山封禅后,后世王朝的皇帝们再也没有人去泰山封禅了,因为一旦封禅了就证明他们与赵恒是一个水平了。因此,哪怕之后也有足够资格进行泰山封禅的皇帝,也只是选择在泰山进行祭祀活动,再也不进行封禅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