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行为主义理论汇总梳理(心理学考研-行为主义理论汇总梳理)

​一、古典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诞生是以华生 1913 年所发表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为标志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心理学考研-行为主义理论汇总梳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心理学考研-行为主义理论汇总梳理(心理学考研-行为主义理论汇总梳理)

心理学考研-行为主义理论汇总梳理

​一、古典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诞生是以华生 1913 年所发表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为标志的。

1. 代表人物 :华生

华生所持有的古典行为主义理论如下:

(1) 科学观1913 年,华生发表《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学》一文,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2) 对象论 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刺激和反应是一切行为的要素。

(3) 在研究方法上,华生采用系统客观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社会实验法等。

(4) 本能论 华生持有激进的环境决定论

(5) 在情绪论方面,华生还提出人有三种基本的情绪:恐惧、愤怒和爱。

2. 对行为主义的评价

(1) 贡献

①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

②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③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2) 局限

①生物学化倾向严重

②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③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3. 其他古典行为主义

(1) 魏斯生物社会行为主义

(2) 霍尔特非正统的行为主义

(3) 亨特人类行为学

(4) 拉什里大脑机制论

二、新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托尔曼、斯金纳、班杜拉

1.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行为

他强烈反对构造主义以内省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坚持认为心理学必须以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

(2) 行为的决定因素:中介变量

他认为介于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与有机体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这种介于环境刺激和可外部观察的行为反应之间且对行为产生导向作用的心理过程称为中介变量(认知期望、目的假设等)。

(3) 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

他认为有机体习得的是关于周围环境、目标位置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知识,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而不是习得简单、机械的运动反应。他用“符号”一词来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而关于目标的意义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知识则是对符号意义的认知。学习其实就是习得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①期待:期待是指有机体对未来事件的假设或信念。

②位置学习:托尔曼坚持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位置学习,在他看来,动物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也习得关于刺激情境的意义。

③潜伏学习:他认为,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学习也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着的。一旦受到强化, 具备了操作的动机,这种结果才通过操作明显地表现出来。

(4)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

贡献:

①促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

②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促进了学习心理学的研究。

局限:

①理论不成体系,过于凌乱和琐碎。

②他提出的有机体内部的认知问题,并不能对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理解和解释。

③他所使用的语言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和心灵主义色彩,这样就会削弱其理论的科学性。

④虽然他对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大都以动物做被试,并以从动物学习实验中所得到的结论来解释和说明人类学习,这种研究方式也遭到了人们的质疑。

2.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1) 斯金纳的行为原理

斯金纳的行为原理实质上就是其操作-强化理论。

①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是对刺激物的回答,这种行为比较被动,要受刺激物的控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应就属于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操作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主动的,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与行为的结果有特定的关联。

②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A.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依赖于两个因素操作及其强化。

B.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强化的停止而导致的。

C.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分化实际上就是运用渐进的方法,强化动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某一特征以使动物形成选择性反应的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分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强化。

③强化的种类

A.积极强化物(正强化物)与消极强化物(负强化物)

积极强化物:是指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它可以增加操作性行为发生的频率。

消极强化物:是指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以增强这种反应。B.条件强化物与概括化的强化物

原始强化物:对动物具有天然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如食物、水等。 条件强化物:与原始强化物相伴随的很多中性刺激物,由于条件作用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成为条件强化物。

概括化的强化物:当一个条件强化物与一个原始强化物形成联系时,这个条件强化物就由于条件作用而具备了多方面的强化作用,成为一个概括化的强化物,如金钱。

C.强化作用的模式

固定时距模式。这是指在固定的时距内给予强化,而不管有机体在这一时距内作出多少次反应。

变异时距模式。这种模式是用平均时距代替固定时距,即在规定的一

段时间里实施一次强化,但强化的时间却不固定,有时两次强化间隔时间很短,有时间隔时间又很长。

固定比率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给予强化,而是在

有机体作出一定标准次数的反应后给予强化,其效果与固定时距模式类似,即在接近强化时,反应突然增多,而在强化后的一段时间里,反应则减少。

变异比率模式。这种模式保持强化比率的平均值不变,但具体实施强化时,比率的范围却有相当大的变化。

(3) 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简评贡献:

①斯金纳是当代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以操作条件作用为核心概念,并以高度精确的实验技术精心构筑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一门真正的行为科学。

②斯金纳坚持极端客观的行为主义立场,凭借严谨而富有生气的观察和精确严密的行为分析方法,建立了非常精确、客观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并且对一些难以回避的“主观” 现象,也坚持以操作强化原理来进行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③斯金纳对推动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使心理学走向社会事务和社会实际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程序教学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局限:

①人们认为斯金纳忽视了理论研究。

②人们还认为斯金纳的实验研究范围太窄,忽视了行为的很多方面。

③人们对斯金纳的环境决定论也持强烈的批评意见。

3.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1)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者替代学习,他认为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个体通过观察他人及其表现的结果也可习得相应的行为。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过程。

(2) 三元交互决定论

他认为个人、行为、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每两者都具有双向的交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决定个体功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个体与行为之间是相互决定的,个体与环境之间是交互决定的,行为与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决定的。

(3) 自我效能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信念的感受和胜任感,它是个体对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

能力的预期、感知和信念判断,而不是行为或能力本身。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唤起、情境条件等。

(4) 班杜拉的理论贡献:

①他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纳入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中,用认知的术语阐述观察学习的过程和作用,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他的观察学习理论有别于直接的、机械的行为模仿学习,超出了传统行为主义的范畴,使解释人的行为的参照体系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填补了传统行为主义的漏洞。

②班杜拉更加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轻社会的倾向。

③他的实验一般以人为研究对象,这就避免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当中的错误倾向,保证了研究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局限:

①班杜拉的理论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导致了它缺乏富有内在统一性的理论框架。

②班杜拉忽视了发展变量的影响。

③虽然班杜拉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其研究的重心仍然是行为分析,对认知因素的重视度不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