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

1905年老牌列强沙皇俄国被亚洲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打败了,沙俄由此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被亚洲黄种人国家所打败的欧洲列强。与此同时沙俄国内保留着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作用下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因此列宁把这一时期的沙俄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1914年早已千疮百孔的沙皇俄国介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

然而仅在1915年俄军就损失了200万人,这甚至超过了战前俄国的常备军总数。饱受封建残余束缚的沙俄工业化程度极低,根本无法满足战争所需的武器供应:防守里加的第5集团军的12万人中有1万人没任何武器。从1915年秋季起俄国的运输系统因为战争而完全瘫痪,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俄国西部的产粮区被德、奥军队占领,而在后方数以千吨计的肉类却受制于交通条件而无法运出。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

当时光进入1917年后人们对当局越发无法忍受了:这年1月首都彼得格勒只剩下10天的面粉储备,而肉类早已完全断货;工厂也因为缺乏燃料和电力而不得不停产。这时前线士兵的死伤数目已达数百万,而俄国的经济也已濒临崩溃的边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前线开小差的士兵已达百万以上,而且这些开小差的士兵公开住在家里而不避讳当局的干涉。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3)

这时腐败和低效率已渗透到政府的各个部门,而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也已达到空前的程度:人们对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独裁和政府的腐败深恶痛绝,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粮食短缺促进了革命的形成。1月22日彼得格勒15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到了2月份全国范围内的罢工者达到70万人。首都彼得格勒的形势已然失控:到处都是罢工、示威、暴动,沙皇下令严厉镇压,然而军队已不听从他的命令。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4)

当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17年2月离开皇村前往位于莫吉廖夫的总参谋部时一些大公、地方贵族、杜马中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代表来到皇宫觐见。他们试图让尼古拉相信:如果再不进行改革,那么革命将马上爆发。军队参谋长瓦·古尔科公然警告沙皇:“您这是在有意为自己准备绞刑架”。尽管这些人已向沙皇发出了如此强烈的警告,然而沙皇尼古拉二世依然无动于衷。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5)

到了这年3月3日群众的反抗活动首先在彼得格勒爆发: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开始罢工,3月10日罢工发展成为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运动。沙皇政府下令开枪镇压参加示威集会的群众,然而这却适得其反进一步刺激了人民的反抗情绪。3月12日早晨禁卫军沃伦团教导队拒绝执行镇压暴动的命令,随即掉转枪口打死了队长。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6)

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当天有6万首都驻军造反,沙皇政府的大臣被造反的军队逮捕。这天是公历3月12日,而根据根据俄国历法仍是二月份,因此后世称这一事件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由皇太子或皇弟继位的设想也以失败告终,历时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终结。混乱中杜马的成员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支持下取得了国家的统治权。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7)

格奥尔基·李沃夫公爵成立了新政府,立宪民主党领导人保尔·米留可夫出任外交部长,社会党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出任司法部长,由此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罢工和武装起义过程中彼得格勒工人建立了新的政权机关——苏维埃,由此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格局。从1917年3月到11月之间这段时期是两个政权的斗争时期。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8)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为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人民最关心的和平与土地这两大问题。李沃夫公爵和他的部长们坚持认为:重新分配土地这样的重大议题必须等到立宪会议召开后才能决定,同时临时政府也拒绝宣布退出世界大战。临时政府以俄国对盟友负有军事义务为由要求人民忍耐,这样一来俄国农民仍没得到梦寐以求的土地,同时俄国还必须继续在战争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9)

7月1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冒险在加利西亚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发动了一场所谓“克伦斯基攻势”,然而这次军事冒险却以惨败告终:10天内俄军损失了6万人。前线失利的消息传到首都彼得格勒之后工人士兵群情激昂:人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革命群众的诉求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临时政府则派出军队对游行示威进行镇压。到了10月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已在苏维埃政权中取得领导地位。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0)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这时俄国还处于同德、奥等国交战的状态,与此同时由沙皇政权和临时政府的残部组成的白军势力仍占据着全俄大部分领土。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在立即停止战争的前提下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公正和约。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1)

然而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根本对苏俄提出的和平建议不予理睬。在这种形势下苏维埃俄国被迫单独与德国及其盟国展开和平谈判。1917年12月3日俄、德双方在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正式开始停战谈判。德国方面尽管同意停战,但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德方拟定的和约由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组成。其中第一条规定:缔约双方宣布停战、俄军全部复员。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2)

这条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不正常的,然而接下来的条款就只能用苛刻来形容了。苏俄希望缔结的是不割地不赔款的公正和约,然而在德方拟定的和约中要求俄方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这意味着苏俄将失去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近五千万居民。尽管俄国是全球领土第一大国,然而这些割让的土地都是俄国领土中的精华。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3)

占俄国领土四分之三左右的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程度相当有限,而俄国主要的人口和经济带则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德方要求俄方割让的这些土地占俄国欧洲部分领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左右,而且都是俄国工农业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些土地的割让将使俄国损失30%的人口、33%的农业、54%的工业、73%的铁矿石、90%的煤炭开采量、33%的铁路用以及27%的财政收入。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4)

仅此一条就已足够苛刻了,然而德国的要求还不止于此:当时德军一些先头部队已开进到和约中要求俄国割让的土地以东,那么在要求俄国割地之后德军的先头部队理当退回去,然而德方要求在缔结普遍性和约以及俄军全面复员之前暂不撤回先头部队。同时德方要求俄军立刻撤出巴统、卡尔斯与阿尔达罕等地,承认乌克兰、芬兰的独立并承认乌克兰、芬兰与德、奥、保、土缔结的条约。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5)

在满足德国提出的上述条件之后俄国还需要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如果苏俄签订这个条约意味着会损失最精华的土地、背负巨额的战争赔款,同时这对战斗民族也是一次国家尊严上的折辱。当时出席布列斯特会谈的苏维埃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等人得知德方的要求后愤而退出谈判。这时的俄国在经历三年的帝国主义战争后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大部分工厂因缺乏原料而无法开工,各种生活物资极为紧张。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6)

这时苏俄红军正在组建之中,国内反革命力量还颇为猖獗:各种各样的叛乱白军势力不仅遍及全国,而且从各个方向包围了苏维埃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区。停战对当时的苏俄实际上是唯一的选择:尽管需要为此背负沉重的代价,但这是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缓冲时间的唯一办法。然而德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使布尔什维克党内对是否接受和约产生了意见分歧。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7)

以列宁为代表的主和派主张接受屈辱的和约以求喘息时机,以布哈林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在反对和约的基础上对德国进行革命战争,而以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中间派则主张“不战不和”。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召开了有60人出席的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赞成布哈林主张的有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有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只有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通过。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8)

德国方面见苏俄迟迟没回复,于是在1918年2月18日恢复了对俄国的进攻:德军攻入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同时开始从北面威胁彼得格勒。德军在只遇到微弱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波罗的海诸省、乌克兰等地,甚至深入到克里米亚和高加索。这时俄国国内也爆发了红军与白军的内战。列宁在彼得格勒受到德军威胁的情况下决定迁都莫斯科,然而德国人很快又推进到了距离新首都只有100多公里的地方。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19)

这时德国所要求俄国割让的地区基本上都已处于德军的实际占领之下。刚诞生的苏维埃红军显然是暂时无力收复失地的,而且继续打下去只会失去更多的土地。在紧迫的形势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紧急会议: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最终会议以七票赞成、五票反对、一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在会后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0)

德国在收到通知后并没立即停止进攻,直到1918年3月3日双方正式签约后德军才停止了对俄国的进攻。随着《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使德国得以把进攻俄国的东线部队源源不断调到西线与英、法军队作战。《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对苏俄是一个条件十分苛刻的掠夺性条约,然而条约的签订使苏俄获得了难能可贵的喘息之机,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巩固了政权。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1)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阵营的力量被削弱,德国则在和约达成后就把对俄国作战的部队调往西线,然而随着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的力量得到了恢复。德国的盟友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都比较羸弱,所以德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单挑美、英、法等国。俄国退出战争尽管使德国在东线的压力消失了,然而1918年10月29日德国却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发生了十一月革命。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2)

1918年11月11日走投无路的德国被迫与协约国达成停战协定,两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这个当初看似苛刻的条约最终成为了废纸一张。德国投降后协约国集团开始干涉苏俄内战。1919年10月到1920年1月间协约国完全封锁了苏俄的海岸。这时苏维埃政权不得不面对白军势力征战于内,协约国为白军势力提供支援于外的内外腹背受敌的局面。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3)

当时声势浩大的白军在国内对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苏维埃红军要面对东、南、北等方向四条战线的70万白军。这时伏尔加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乌克兰、高加索、中亚、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大约3/4的国土都被白军或外国干涉军所控制。煤炭、钢铁、石油等主要工业由白军所掌控,与此同时白军势力还占据着南俄罗斯草原的产粮区。到了1920年波兰也对苏俄宣战了。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4)

尽管苏维埃政权在这时所面临的形势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相当恶劣,然而苏维埃政权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历史经验无数次证明:打仗是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只有高效调动各种战略资源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白军势力看起来声势浩大,然而他们并不是一支统一的力量:白军中有支持沙皇政府的保皇党人,有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社会革命党人,有哥萨克军官,甚至还有土匪流寇。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5)

尽管这些势力在反对苏维埃政权的问题上是一致的,可在其他方面就完全没什么共同利益了,所以由始至终白军势力从未真正结成过同党。为各路白军提供支持的外国干涉军也是各怀心思,所以根本不可能团结协调行动。相比之下苏维埃政权方面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度了各种资源用于支援前线。尽管白军一度控制了全俄3/4的土地,然而西伯利亚、中亚等地本就是昔日沙俄帝国中的边缘地区。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6)

至于核心区域(尤其是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这两个核心城市)则始终掌握在苏维埃政权手中。不管白军占了多大的地盘,可铁路交通一直被苏维埃政权所掌控。由于苏维埃政权掌握了铁路交通这一优势,所以红军在军队和后勤物资的调运补给方面、部队的战术配合方面都显得更为从容。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就是让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白军方面天天嚷嚷着要推翻布尔什维克党,然而却没能就如何治理国家拿出明确的方案。

历史上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俄国历史上最苛刻的条约为何最终沦为废纸一张)(27)

有的白军势力主张恢复沙皇政府,有的白军势力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府,还有些没特定政治意图的白军势力只想着占山为王。有着明确纲领的苏维埃政权通过满足民众在和平与土地方面的诉求赢得了工人、农民等底层群众的支持。到了1920年底苏维埃政权已基本战胜了所有主要敌人。西伯利亚地区的日本干涉军一直赖到1922年10月25日终于还是撤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