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击伊朗后果(7月19日印度官员被)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个充满混乱与动荡的世界,历来不缺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往往前一秒还风平浪静的国际局势,下一秒就会变得波涛汹涌、来势汹汹。

7月19日,世界便再度传来了3个混乱信号。

美国打击伊朗后果(7月19日印度官员被)(1)

信号一,印度高官被“监听”,政坛迎来混乱风暴,莫迪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前不久,一款名为“飞马”的以色列间谍软件,出现了数据库泄露。随后,总部位于巴黎的媒体组织——“被禁止的报道”,最先访问了该数据库,紧接着与多家美英等多家媒体“分享”数据信息。

很快,美英等多家媒体便联合起来,对数据库展开了调查,被称作“飞马计划”。

2,随着调查深入,媒体发现其中有超过300个印度手机号码,并且这些号码的主人身份都不简单,既包括印度的多名部长、反对派领袖,还包括《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这些大媒体的顶级记者,以及印度各大知名商人等等。

3,由于被“监听”的印度高官,大多都是反对派主要人物;被监听的记者,也几乎是“主要调查印度政府丑闻”的著名记者,印度舆论一度认为,“监听门”背后的策划者,很可能是莫迪政府。

美国打击伊朗后果(7月19日印度官员被)(2)

4,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出售“飞马”软件的以色列NSO集团也表示,他们的客户仅限于“经过审查的各国政府”。不过,该集团表示,被泄露的300多个号码,并不是他们的客户、所针对的目标。

很显然,NSO集团的表态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飞马”软件只卖给各国政府部门,另一方面却表示这300多个电话号码被监听,不是他们的客户干的。

那么,这些号码是怎么出现在数据库中的?

5,随着“监听门”事件不断发酵,莫迪政府也在19日这天做出了回应,称印度是一个有活力的民主国家,致力于保护所有公民的隐私,关于政府“监听”特定人群的指控是没有任何证据和依据的。

简单来说,莫迪政府否认了“监听”事件与他们有关的指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印度法律规定,通过“黑客行为”进行监听是违法行为,不论个人还是组织、私人还是官方,都不得逾越这条红线。

美国打击伊朗后果(7月19日印度官员被)(3)

那么,“监听门”事件背后,到底和莫迪政府有没有关系?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利益纠葛呢?

首先,在具体调查结果出来之前,究竟是不是莫迪政府干的,还不好说。但从利益角度来看,莫迪政府显然是获利方之一。

一来,“监听”反对党领袖人物,能获悉对方的动向,提前防范于未然。

并且,印度正在进行各地方议会选举,而莫迪所在的执政党:印人党,表现很是不佳,确实有通过“监听对手”,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目的的可能。

二来,“监听”印度各大媒体的“顶级记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舆论走向。

例如,前不久调查印度采购法国“阵风”战机交易丑闻的前《印度快报》记者辛格,就在被“监听”的300个号码中。

三来,在被“监听”的号码中,还有2名莫迪政府的现任部长,若从“防止内乱出现”的角度来看,莫迪政府对自己人进行“监听”,也不是没有可能、没有必要的。

美国打击伊朗后果(7月19日印度官员被)(4)

总之,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莫迪都很难从“监听门”事件中全身而退。

不难料到,被“摆了一道”的印度反对派们,这会没准就在研究,如何向莫迪发起反击。

然而,就在印度陷入内乱之际,菲律宾突然向美国发难了。

信号二,美国霸权不得人心!菲律宾媒体叫板白宫。

19日,菲律宾《马尼拉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德特里克堡疑团重重》的文章,抨击了美国在疫情期间的种种问题和不寻常反应。

大致总结了一下,该文章主要有3个看点。

看点一,自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成了全球确诊数、病亡数最多的国家,正常做法是加快抗疫进程、防控疫情,但特朗普政府却不断在疫情溯源问题上“甩锅、推责”。

很显然,当时白宫的策略就是想通过这一举动转移民众注意力,淡化领导者的无能,并试图将溯源问题“政治化”。

美国打击伊朗后果(7月19日印度官员被)(5)

看点二,疫情期间,美国德特里克堡基地“疑点重重”,并被多方质疑与疫情相关,美国却视而不见,一味在溯源问题上揪着别国不放,究竟是何居心?又想掩盖什么?

看点三,在过去几周里,全美50州和华盛顿特区都已出现了确诊病例激增的情况,但却有20多个州停止每天更新疫情数据,这种举动背后,究竟是欲盖弥彰?还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情况,不敢公之于众?

总之,在疫情溯源问题上,美国除了执着地将其“政治化”,并强行甩锅之外,还有着太多太多不可告人的目的,美国必须给外界一个交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菲律宾媒体向美国发出重重诘问之前,已有48个国家联名致信世卫组织,反对将疫情溯源问题政治化了,并直言这是一项科学调查,而非政治上的抹黑与栽赃。

只能说,国际社会的眼睛是雪亮的,若美国一味依仗霸权、肆意妄为,终究会落得一个“人人喊打”的下场。

美国打击伊朗后果(7月19日印度官员被)(6)

然而,就在菲律宾叫板白宫之际,一旁的伊朗,也向美国发出警告了,而且还带上了英国。

信号三,伊朗宣布暂停谈判,并同时向美英发出警告。

日前,伊朗外交部表示,德黑兰与美英达成了一项交换10名囚犯的协议,但17日,美国却一口否认,称“没有达成任何相关协议”,令伊朗大为不满。

19日,伊朗外交部表示,伊朗决定暂停参加在维也纳举行的“伊核协议”谈判,并警告美英两国——不要把“换囚”作为谈判的筹码。

很显然,美国“出尔反尔、过河拆桥”的举动,以及英国“附和白宫”的行为,已经惹恼伊朗了。

其中,伊朗拒绝继续参加核协议谈判,就意味着美国将无法在伊朗温和派总统鲁哈尼任期内,与德黑兰达成协议。

美国打击伊朗后果(7月19日印度官员被)(7)

届时,等到伊朗强硬派总统莱希正式就职,美国别说和伊朗达成协议了,连谈判能否继续进行都是一个未知数。

至于伊朗发出的警告,显然就是想告诉美英,德黑兰不会接受任何要挟,美国要是还想重返核协议,就别乱来。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伊核谈判虽然正在进行,但谈了7轮、却还正处于“胶着状态”的情况已经表明,如今“火候”还没到,暂停一下,或许能带来新转机。

总之,新一轮的混乱风暴,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国际局势究竟将如何演变,美伊英印又会如何出招,一切还是拭目以待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