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水质检测设备使用方法(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他们是普通的水质检测员,一个日常工作中的小小隐患,让他们萌生了设计专利的想法经过近一年的苦心研究,他们终于在近日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们共同设计的“四氯化碳回收装置”被授予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个小小的改变,也让江城的水质检测工作逐渐走向绿色、环保,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环保水质检测设备使用方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环保水质检测设备使用方法(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环保水质检测设备使用方法

文章标题

他们是普通的水质检测员,一个日常工作中的小小隐患,让他们萌生了设计专利的想法。经过近一年的苦心研究,他们终于在近日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们共同设计的“四氯化碳回收装置”被授予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个小小的改变,也让江城的水质检测工作逐渐走向绿色、环保。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杨家门水厂的水质检测中心,该专利的设计者李金生、王奕岚、江悠已在这里工作多年。见到江悠时,她手里正拿着两个烧杯,认真地观察水中的成分及颜色变化。“这就是我们每天的工作。”江悠告诉记者,水质检测员每天都要对水源水、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进行检测。通过化学实验、仪器检测等方式,查看水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

在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利用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检测水中石油类的成分。检测过后,四氯化碳一般沉在水底,如果要排出废液,必须将整个实验桶倾倒。这样一来,便容易把四氯化碳一同倒出,与空气、检测员接触。高浓度的四氯化碳蒸气对人体粘膜、中枢神经、肝脏、肾脏等均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如果直接接触将导致皮肤损害。四氯化碳接触空气时,还将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怎样才能既完成水质检测,又不破坏环境?这是江悠等三人工作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开始,大家想到的办法是在实验桶下方插一根排水管,利用人工抽水的方式手动排放四氯化碳。“但是很快发现,四氯化碳还是能和空气、人接触。”李金生说,这一方案也很快被大家否决了。后来,他们想到在装置底部开口装上电磁阀。利用了四氯化碳比重大于水的原理,将四氯化碳从装置底部放出,再将上部的废水倒出,这样就减少了四氯化碳对环境的污染。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把想法变成了现实,四氯化碳回收装置也于去年年底申报国家新型专利。

实际上,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江城的水质口感。记者了解到,目前芜湖市水源水大部分成分均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标准,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采访中,他们都表示未来将把该装置向更多的水质检测单位推广,确保提供给市民的都是“放心水”。(记者潘晔,实习生陈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