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

小时候看过不少古装电视剧,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等,而文言文也是初中就开始接触了,下学后自己又看了一些古代的典籍,始终被一个问题所困挠:那就是我、你、他这几个人称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是早已有之还是上世纪白话文运动后才推广开?那么这几个字在以前有没有呢,古人是怎么运用的?

近几年来思绪更加逼仄,好在有了百度和智能手机,但是这些问题始终不能得到有效解答,好多时候查找小半天,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这些问题或许过于幼稚,或许有人觉得没有意义。可对于有强迫症的我来说,总想弄出个所以然来。

就这些问题,查了许多资料,也问了不少文字上有造诣的同学、朋友,可是圈子太小,大家回答是清一色的“不知道”、“不晓得”、“喜欢考古的话,你自己去查”!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1)

古人吟唱

后来找到了李白,李白同学说:“至于我吗,这个字,是经常用的,不信您可以看看我的集子!”李白同学说的不错,翻看了一下他的作品,还真不少:

代别情人: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我悦子容颜,子倾我文章。

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邺中赠王大:我愿执尔手,尔方达我情。相知同一己,岂惟弟与兄。

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写到:弃我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同学一般是豪情万丈的,估计这次有点小失意,手头又没有酒喝(所谓的举杯消愁恐怕是自己想象的),于是就写出这么婉约的句子来。可是李白同学很快就高兴了,甚至有点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将进酒》中有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古来贤者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南陵别儿童入京: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此时的李白已经完全失控,只有神仙能驾驭了。喝了酒的李白,完全亢奋,满血复活,就如开了挂似的,进入无敌状态。

后来失意了,梦游天姥山:脚著谢公履,身登青云梯。在梦中喟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当然,李白同学还是有情有义的,为了答谢王伦的盛情款待,曾写下著名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可是实锤铁证,肯定是喝多了写的,以后不承认都没法。一首《赠汪伦》,也让王伦同学名垂千古,看来就算自己没本事,也得有个好朋友。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2)

太白醉酒

见李白同学光耀大唐,杜甫、白居易自是不服:“大家均为大唐三杰,谁还能没有几篇带“我”的文章?”

杜甫同学贴出自己《题壁画马歌》里面的几句: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麒麟出东壁。《石龛》中又曰:“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后又拿出自己的长诗《北征》,高声吟唱:“陂陀望鄜畤(fuzhi,古地名),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白居易同学自是不甘落后,先吟唱了《送兄弟回雪夜》里面的句子:“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然后不加迂回,直接祭出“重器”——《琵琶行》,并且说道:“恁两个怎能同余比长短?”《琵琶行》一出,李、杜皆失颜色,只听江州司马唱曰:“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白居易同学先是吟唱,后潸然泪下,李、杜见此,也陪着掉了不少眼泪。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3)

浔阳江头

其实不光是唐人喜欢在诗词中用“我”字,来称呼自己,其他朝代的大诗人也不例外,比如宋朝的知名诗人苏轼、欧阳修、柳永、陆游、黄庭坚、辛弃疾、晏殊、岳珂(岳霖之子、岳飞之孙)等,三国时候的曹植、曹丕,还有明清的一些大诗人包括清帝福临都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用到“我”,而较早的应该是先秦的一首《杨朱歌》了:

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匪佑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医乎巫乎,其知之乎。

南北朝还有一篇比较出名的辞赋,就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木兰辞》了,里面写到: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土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由此可见,“我”字从古到今,用的还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大多见于诗词中,那么在其他文体中,古人是怎么称呼自己的呢?依据身份地位、性别年龄不同,大致有这些:

自称名字:比较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常称自己为“备”,曹操经常称呼自己为“操”,诸葛亮称呼自己为“亮”,而关羽则自称“关某”,属于比较骄傲的类型。

自谦的称呼:皇帝称自己为“寡人”、“朕”、“孤”,老人称自己为“老叟”、和尚自称为“贫僧”,道士自称为“贫道”,宦官称呼自己为“咱(za)家”。还有其他一些称呼,比如“不才”、“区区”“鄙人”、“愚兄”、“小弟”等。

《水浒传》中鲁智深对自己的称呼“洒家”!这是宋元时代北方的口语,类似现在的“俺”、“咱”等。

常见的还有“吾”与“余”,多用在书面语中。

女子对自己的称呼也是有多种的。年老的妇人称呼自己“老身”、年轻的称呼自己“小女子”、结过婚的称呼自己“妾身”、“贱妾”、“奴家”,寡居的太后称自己为“哀家”。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4)

彳亍独行

那么古人如何称呼对方呢?

古人是很少用“你”字的,不过在古诗词中还是可以找到的:

宋朝的蔡伸有一首《长相思》,里面写到:我心坚,你心坚,各自心坚石也穿。谁言相见难。小窗前,月婵娟,玉困花柔并枕眠。今宵人团圆。

石孝友在《惜奴娇.我已多情》这首词中多次用到“你”字,因为这阙词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就全文奉上,为多情客提供一些“笔墨武器”:

“我亦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宿世冤家,百里忙、方知你。没前程、阿谁似你。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这么直白、热辣辣的句子,也只有热恋中的男女,才能到达这种状态。文人自古多情种,从这阙词,也可以窥探一二。

黄庭坚《少年心.添字》上阙: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要你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著手摩挲。抖擞了,百病消磨。

柳永《秋江月》下阙:盈盈眼泪,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这里面的“你”、“恁”、“伊”都是指对方,柳永老师这样用,应该是为了避免重复。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5)

晓风残月

宋朝的大奸臣贾似道,也写了一首诗,里面也用了“你”字:喂食还须知一件,莫信傍人叫你换。鸡荳陵肉尽非宜,不及朝朝黄米饭。一般大奸大坏之人,都是有过人之处的,或貌美、或书画绝伦、或诗词俱佳,都是当世人才,活着时候,虽然坏事做尽,但都是混得很好的。迎合世道,翻雨覆雨,纵横捭阖,情商智商都很高,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被后世尊为神仙的吕祖、纯阳子吕洞宾,平生悟道之余,也是喜欢吟诵两句的,虽然水平不算太高,毕竟出自“神仙”之手,看他的“你”字如何用的,六么令:东与西,眼与眉。偃月炉中运坎离,灵砂且上飞。最幽微,是天机,你休痴,你不知。毕竟是“神仙”,出口居高临下,仙味十足。是啊,我们肯定不知道,知道的话,都成仙了。

马钰,王重阳的大弟子,全真教第二代宗师,在《射雕英雄传中》曾有一段时间天天晚上约好郭靖,去山上练武,江南七怪武功平平,教徒弟也很差,没有耐心,郭靖在他们手下那么久,怎么也调教不出来,马钰只需一个月,就让郭靖武力大进。当然这都是金庸金大侠的杜撰,不过也说明马钰的确是个好老师。能做好老师,诗词当然不在话下,看他是如何把“你”字写入诗篇的:

第一阙《万年春》:不须远远远寻师,自是神仙自是师。真净真清真至理,至微至妙至真师。爱憎不尽难求道,人我仍存枉拜师。你意不能随我意,我心怎做你心。

马钰老师还有一阙词,也是不错的,《玩丹砂.赠赵公》:万种全般教得人,怎生教你绝尘心。悟來方可得良因,怕死自然恩爱断。忘机决定气神淳,无为清净合天真。看来要修道成仙,必须脱离凡尘,要做到无你无我更无他。我肯定是做不到的,不然这篇文字就没法进行了。还是安心做俗人吧,世间最奇妙,比得神仙高,纵然一千岁,无乐有甚好?!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6)

上仙纯阳

看似上面诸多诗词,里面都有“你”字,其实还是很少的,古人在称呼对方的时候,用得比较多的还是“汝”、“尔”、“汝等”、“尔等”,有时候也用“乃”字、“伊”字,但不多见。大家都知道的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说下“乃”字、“伊”字。

“伊”字在古代可以指代第三人称,也有用作第二人称,比如《世说新语》中: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还有上面柳永《秋江月》中提到的:不免收心,共伊长远。这里面的“伊”字,都指对方,也就是“你”。

“乃”字在古诗词中做第二人称也不多见,不过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那篇《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为现代第三人称的“他”,古人是怎么用的呢?“他”字本做佗。古代汉语里面,不分人与物,都可以用,如《诗经.小雅.鹤鸣》里面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的“他”,指其他的、另外的、别的。

从下面的诗词,也可以窥见一二:

陆游《蝶恋花》上阙: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被沈军莫诉,他时相知何处?

苏轼《阮郎归.苏州席上作》下阙: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hai,讥笑)。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7)

大江东去

明确指出“他”就是第三人称,意思与现在“他”或“她”相同的却是不多,但是也有,比较出名的就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我们只看下阙: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然这里的“他”,可以指美女,也可以指美好的事物。

郑域《桃园忆故人.春愁》上阙:东风料峭寒吹面,低下秀帘休卷。憔悴怕他看见,一任莺花怨。

赵长卿《浪淘沙》上阙:帘卷露花容,几度相逢。他知我意欲相通。偏奈天教多阻间,积恨何穷?

苏轼《定风波》上阙:把酒花前欲问他,对花何吝醉颜酡(tuo,酉+它,酉本意为酒;它本意为蛇,在这里指喝醉酒的样子,蛇行啊!)

上面几首诗词,基本可以断定,里面的“他”字,就是指第三人称的“他”或者“她”!当然古人指第三人称的还有“伊”和“乃”两个字,这两个字,有时候也可以指第二人称,这里不做赘述。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开始推行白话文。尤其是刘半农,明确提出第三人称男、女要分开,“他”明确指男人;“她”则是指女人;“它”用来指代动、植物。鲁迅先生虽然在自己的文章中仍然用“伊”来指代“她”!可是他对刘半农这一举动,评价还是很高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总地说来“我”、“你”、“他”这些字,古已有之,非近代人发明,只不过意思和运用的范围和现在不大一样。近、现代以来,文字的“分工”也更加具体、更加明确了。这应该是一大进步,我们必须肯定。有了“她”,文字会变得更加优美,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咱们就用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为本文画上句号吧: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8)

半农兄弟

天上飘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海洋恋爱著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裏摇,野火在暮色里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9)

海舟手书

古人称对方辛苦啦的诗词(诗词里面的你我)(10)

签名实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