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最励志的十首诗(谁知文士易成神)

岁月如歌、时光如水,无数甜蜜的过往只能留在记忆里,很多无法挽留的美好也令人叹息。古代有很多文人雅士,因为仕途不顺,或辞官归隐,或抑郁而终,却让后世的读者感怀不已。

唐代的柳宗元才华横溢,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却被贬到偏远荒凉的异乡,孤寂悲伤,又无人可诉,实在是处境凄凉。一位清代才子痴迷于文学创作,三十多岁时觉得仕进无路,便挂印还乡。才子深爱唐代的诗歌,也经常为很多唐代诗人坎坷的经历而悲慨。下面分享“谁知文士易成神”,袁枚悼念柳宗元,题写了一首七律,感人肺腑。

袁枚最励志的十首诗(谁知文士易成神)(1)

柳子厚祠

清代:袁枚

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

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

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柳宗元,字子厚,21岁进士及第,入仕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并积极参加王叔文的革新运动。后来王叔文被革职,八司马也被流放,柳宗元也陷入了他的人生低谷,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贬谪生涯,直到他47岁离世。

柳宗元的祠堂位于柳州,是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清代时进行了重新修缮。袁枚有一次去柳州讲学访问,顺便参观了柳侯祠,后来就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前贤的崇敬之情。

袁枚最励志的十首诗(谁知文士易成神)(2)

开篇介绍了地点和环境,祠堂坐落在江畔,周围青山高耸、碧水长流。柳宗元虽然是唐代的逐臣,可是世人却将其当作神灵进行供奉,他的塑像穿着华丽的服装,戴着王者的冠帽。

金章紫绶,指古代宰相的印绶。柳宗元虽然没有当过宰相,更不是王者,但是在当地百姓们的心中,这位才子就是他们的偶像。

袁枚最励志的十首诗(谁知文士易成神)(3)

诗人看到祠堂里香火缭绕,游客们也是络绎不绝,于是很有感触地说,“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豪门贵族难以高攀,但是文士却很容易被神化。古代的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义主张,却没有一个君王愿意采纳。可是等到他离世多年之后,封建统治者又修建了孔庙,并极大地抬高了他的地位。

诸如此类的例子非常多,诗人也由此开始反思,正如南宋词人辛弃疾所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看来,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必须要等到其离世,才能说得清楚。

袁枚最励志的十首诗(谁知文士易成神)(4)

颈联表达诗人对柳宗元的赞赏之情,“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诗人把柳宗元比作商朝的伊尹和周朝的公旦,他们都曾辅助君王成就大业。可惜柳宗元生不逢时,虽有柱国之才,却被发配到远离长安的蛮荒之地。

柳宗元的悲惨遭遇,也让诗人想起了战国时楚国的名臣屈原,以及在湘水之畔凭吊屈原的西汉才子贾谊。湘水依然奔流不息,历史的车轮也滚滚不停,古代的那些风流人物都淡忘在人们的记忆里,或者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在袁枚看来,这些事情却好像才刚刚发生。

袁枚最励志的十首诗(谁知文士易成神)(5)

结尾化用韩愈的祭文,“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在祠堂正殿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由韩愈题撰、苏轼书写的碑文,其首句就是“荔枝丹兮焦黄”。

袁枚深情地说,时光飞逝,很多往事都已模糊,唯有一曲《荔支丹》依然存留于世,记叙了柳宗元生前的事迹,也传达出人们对他的仰慕之意。

袁枚最励志的十首诗(谁知文士易成神)(6)

袁枚的这首七律悼念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措辞委婉,感人肺腑。作者由柳宗元想到屈原和贾谊,其实也表达出自己虽有满腹经纶,却有志难伸的处境。诗人感慨那些著名文士死后成身,生前却穷苦潦倒、不被信任。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古至今,人们总会发现很多怀才不遇的骚人咏士,他们或悲伤叹息,或遁世隐居。而后世的文人墨客若是与其境况相似,便会抒写心中的怜惜和惆怅之情,袁枚的这首诗也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