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有三个阶段)

7月18日,北京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关数据上半年,北京GDP同比增长0.7%其中,二季度受到疫情和新冠疫苗生产的高基数因素影响,当季GDP同比下降2.9%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逐步恢复回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北京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京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有三个阶段)

北京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7月18日,北京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关数据。上半年,北京GDP同比增长0.7%。其中,二季度受到疫情和新冠疫苗生产的高基数因素影响,当季GDP同比下降2.9%。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逐步恢复回升。

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表示,对上半年经济的判断可以总结为“行有波动,始终向好”。具体而言,上半年经济可以分为“平稳开局-行至低点-恢复回升”三个阶段。

对下半年的走势,朱燕南表示,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疫苗生产高基数的影响也还会持续存在,但是大国经济的韧性、政策措施的持续显效以及新兴动能的支撑等,都有助于下半年北京经济继续企稳回升,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疫情等因素影响二季度GDP,6月份经济开始恢复回升

“我们可以把上半年划分成三个时间段”,朱燕南表示,根据不同的经济运行表现上半年可以被分成三个时间段去理解,分别是一季度、四五月份、六月份。

其中,一季度实现平稳开局,GDP同比增长4.8%。进入到四五月份,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开始显现,并有所加大。

分析原因,首先是境内外的环境因素,其中,对北京来说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影响因素,即新冠疫苗生产带来的高基数影响。去年二季度,北京市新冠疫苗生产加快,带动工业生产增速提高,去年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4成,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速。

因此,四五月份叠加了疫情和高基数的双重影响,导致北京主要指标出现持续下滑趋势,在5月份表现得更加明显。朱燕南表示,这两个月出现的变化对于二季度以及上半年来说,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到6月份,经济运行进入第三个阶段,呈现出恢复回升态势。一方面,北京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疫情形势趋稳,各地都在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另一方面,5月底至6月初期间,国家以及北京等各层级的稳经济举措相继推出,有力应对经济下行。

6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比5月份收窄了14.2个百分点,餐饮业收入降幅收窄了23.4个百分点,货运量降幅收窄了9.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了20.5个百分点;上半年,投资增速比1~5月提高了2.7个百分点;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5月份也有所回落,同时上半年消费价格总体温和上涨,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服务型经济、消费主导,北京经济受疫情影响相对更大

记者注意到,从全国数据来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在疫情等超预期因素下依然守住了正增长,但是北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2.9%,落入负增长。

对此,朱燕南表示,二季度的北京经济和全国相比的确存在一些差异。

具体来讲,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的低点出现在4月份,5月份已经呈现出恢复态势,6月份企稳回升,北京则是4月份有所下行,5月份达到低点,6月份呈现恢复势头,同时叠加去年高基数的影响,因此二季度北京经济下行压力要更大一些。

之所以出现这个差异,实际上与北京经济自身特点密切相关。

朱燕南表示,北京经济具有服务型经济、消费主导的特点,疫情对接触性服务行业和消费领域的冲击最大,所以对北京的影响也就相对更明显一些。

6月份,北京的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这其中既有政策措施落地显效的积极影响,也有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人流、物流生产恢复创造的有利条件。

同时,这也与北京自身经济结构紧密相关。比如,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持续发挥支撑带动作用;在工业总体下降的情况下,支柱行业如电子电力行业增势比较稳定,汽车制造业从5月份的下降转为6月份的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活跃;消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但是网上消费依旧显现出活力,占社零总额的比重继续提高,上半年达到38%。

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研发等新兴动能的发展也为北京上半年经济提供了支撑。上半年,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8381.3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3.3%,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朱燕南表示,在判断北京上半年经济表现时,既要关注主要指标,看大数,也要看内部结构,看系数,同时要动态地、点线面结合地去看,才能作出全面客观的判断。

多项有利条件支撑北京经济下半年继续企稳回升

谈及下阶段北京经济运行的走势,朱燕南认为,6月份全市经济呈现恢复势头,但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疫情仍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同时生产需求领域的多个指标还在低位运行,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很多困难。疫苗生产高基数的影响也还会持续存在。

从积极变化和有利因素来看,全国经济企稳回升显示出大国经济有韧性和潜力,为北京经济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良好环境。同时,下半年政策措施的效应会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动力进一步释放等,都有助于下半年北京经济继续企稳回升。

朱燕南表示,疫情是一个短期的外在的影响因素,内部的支撑力量以及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都不会改变。对于下半年经济,一方面要正视困难和压力,另一方面更要坚定信心。

下半年,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巩固经济恢复的基础,持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