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毛乌素沙漠现在怎么样了(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

悟空问答上有个问题,问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建国后政府和人民持之以恒的沙漠治理,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最终形成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毛乌素沙漠相对较好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当地的荒漠治理提供了成功的可能。

我国毛乌素沙漠现在怎么样了(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1)

毛乌素沙漠,学称毛乌素沙地。毛乌素沙漠只是大家的俗称,别看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本质的区别。沙漠指沙质荒漠,一般位于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干旱地区。沙地则是指沙质沙漠化土地,一般位于年降水量200-600毫米之间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与沙漠完全是自然气候因素形成不同,沙地往往是人为因素比如过度放牧、不当垦殖所造成的。

我国毛乌素沙漠现在怎么样了(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2)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榆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之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毛乌素沙漠包括鄂尔多斯南部、榆林西北部和宁夏盐池县东北部的所有沙漠化地区,而狭义的毛乌素沙漠仅指榆林境内的沙漠化地区。

我国毛乌素沙漠现在怎么样了(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3)

毛乌素在蒙古语中意为“坏水”,这个名字已经形象地说明了毛乌素沙漠的由来,“水”坏了嘛!毛乌素沙漠年降水量250-400毫米,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在古代是水草丰美的草原。在西汉中后期,由于西汉政府组织的屯田,破坏了当地的原始植被,毛乌素地区开始出现局部小范围的沙地。但直到隋唐之前,当地仍是一个以草地为主,适宜放牧的大草原。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的赫连勃勃甚至将国都统万城建在了这里,可见当时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是不错地。

我国毛乌素沙漠现在怎么样了(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4)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和不当垦殖,当地的沙地逐渐连接成片,毛乌素沙漠正式形成。其后在自然(风沙)和人为因素(过度放牧、不当垦殖)的作用下,毛乌素沙漠不断扩大。到新中国成立时,毛乌素沙漠的面积已达4.22万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沙漠的治理。从1959年开始,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就拉开了大幕,从开始围绕沙漠栽种防护林,到深入沙漠植树种草,涌现出很多的“植树英雄”,沙漠治理“能人”。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定边县海子梁乡。童年时代,因为风沙危害,他随父母九次搬家。这也是当年毛乌素沙漠“沙进人退”景象的真实写照。童年的遭遇让石光银决心与沙“较量”。

三十多年来,石光银带领一伙陕北硬汉,在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了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我国毛乌素沙漠现在怎么样了(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5)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对沙漠经济认识的加深,逐渐发展出了治理与致富结合的沙漠治理新理念。通过栽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沙漠植物,以及农牧养殖、观光旅游综合经营,和发展沙漠物产深加工业等方式,增加了治沙产出。治沙收益的提升,又带动了更多人投入治沙事业,毛乌素沙漠的治理迅速加速。到了今天,毛乌素沙漠已经基本消失,成了纯粹的地理名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