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兴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兴亡盛衰不可阻挡)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断层的存在,中华文明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渗透着历史的厚重。
而在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王朝更替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主要表现方式。而伴随着兴亡盛衰的王朝更替,中华文明的画卷更加缤纷绚烂。
那么,为何会有王朝更替的现象存在呢?我国为何没能像日本一样万世一系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贵族阶层的一去不返
在田朴珺大谈特谈英国的所谓贵族精神时,她大概不知道,她所疯狂跪舔的所谓高贵气质,是我国古代早就玩烂的东西。
春秋时期作为礼乐崩坏的时期,也是中国贵族时代的回光返照。随着战国时期大规模灭国战争的出现,战争烈度也急剧加大。前206年大秦帝国的灭亡,士绅刘邦建立汉朝,宣告了长达2000多年的轩辕氏统治结束,我国的贵族时代彻底画上句号,随后才是汉朝到唐朝的豪强时代以及宋朝以后的平民时代。
贵族时代的终结,不仅仅意味着礼乐崩坏,更意味着各阶级之间不再泾渭分明,相互的转化成为可能。
从汉朝之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我国主要存在着两种社会演进的模式:一是统治阶层自上而下的改革,二是底层民众自下而上的反抗。
虽然习惯上将战国之后的中国历史称作专制皇权社会,但本质上则是豪强共和以及地主共和。作为大部分社会资源的拥有者,不论豪强还是地主都有将贪婪进行到底的决心,但竭泽而渔的剥削方式注定不能长久,因此必然引发供需失衡的社会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豪强或者地主内部的重新洗牌就成为挽救统治危机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段根据烈度的不同分为改革和革命。比如张居正变法、唐朝代隋等。
而自下而上的反抗就只有革命。自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最强音后,底层民众尤其是农民阶级的反抗便此起彼伏。虽然在改朝换代过程中,摘桃子的基本是地主或士绅阶层,但因为陈胜吴广起义带来的空前示范效应,农民起义成了推动改朝换代的重要力量。
2、小农经济的固有弊端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小农经济的存在也决定了我国古代必须以改朝换代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战国以来除了贵族阶层的瓦解,更重要的是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
虽然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农民也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但靠剥削农民而存在的地主豪强等不可能默许农民“超脱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相反,正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因此无论豪强还是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力度都不断增强,而控制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土地兼并。
作为农民阶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控制了土地也就等于控制了农民阶级,因此地主阶级会疯狂地作为农民的土地资料巧取豪夺,形成“富者有弥望之田,穷者无立锥之地”的尴尬境地,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空前扩大。
而在豪强和地主阶级疯狂掠夺农民阶级的土地时,农民阶级为逃避人头税,也选择投靠豪强地主。再加上朝统治者为推行愚民政策,大力发展佛教,又成为土地兼并的重要源头,因此登记在册的人口大量减少,收不到土地和人口税的帝国开始入不敷出。
由于土地兼并的盛行,在豪强地主吃得膘肥体壮的同时,帝国的财政也趋于枯竭。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最终选择铤而走险,掀起了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推动了改朝换代情况的发生。
3、气候变化的周期规律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之所以没有出现文明的断层,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地形,使我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避免遭受西方民族的侵略。
但这种地形并不意味着中原王朝可以高枕无忧,因为来自蒙古高原以及西伯利亚南部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作为中原王朝的邻居,游牧民族因为气候相对恶劣,因此有着南下掠夺的天然欲望,而这种欲望随着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而增强或减弱。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大约每隔300年就会出现一个气候的小冰期,在平均气温不断下降,北方草原难以生存时,这些走投无路的游牧民族就会大举南下,并趁中原王朝内乱时越俎代庖,建立少数民族王朝。
唐朝以前,少数民族想要“修成正果”,必须利用中原王朝自顾不暇的空窗期,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自己的王朝,如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
但因为唐朝空前强大和开放,周边少数民族得以雨露均沾。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无需进入中原便可就地进化,比如辽金蒙古等。
因为数千年来,中原王朝经历了从贵族时代到豪强时代再到平民时代的巨大演变,并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过程,这给了周边少数民族趁机入主中原的机会,所以他们也成为推动我国改朝换代进程的重要力量。
概括起来,我国频繁的改朝换代,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