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孟子鬼谷子下一句(吾闻二世少子也)

今天继续读《史记》选文《陈涉世家》节选。这是九年级下的一篇长文,有800多字。没法快速读,只得一点一点往前推进。

读到“吾闻二世少子也”一句时,我卡壳了。句子不难,很容易懂,直译就是“我听说二世是(始皇的)小儿子。”此处的“也”,当然只能表示判断语气,这毫无疑义。只是,为什么呢?

之前,我牢记了韩峥嵘先生总结的“也”字用法。他说,当“也”字用于陈述句时(排除分句末表示提示和停顿的用法),只表示3种语气,即判断语气、肯定语气解释语气。确定语气的方法是:

1、如果“也”字用在名词性谓语后,则表示判断语气,可以译为“是”;

2、如果“也”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性谓语后,则表示肯定语气,可以译为“是…的”或“呢”;

3、如果“也”字用在因果复句的末尾,则表示解释语气,可以译为“是因为(由于)”或“是”。

在今天之前,这个判别规则都没有被打破,很好用。

可是,今天这句“吾闻二世少子也”让我为难了。你说这个“也”字看起来也不像用在名词性谓语后呀,可是上下文义又非常肯定它一定是表示判断语气。这是怎么回事呢?

同样的例子,可见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首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遍查网络资料无所得。

可是,我就是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总该有规律可循才对呀。

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己找出文言文语法书来读,仔细研究相关的谓语部分。最终得出结论如下:

要想理解“吾闻二世少子也”中的“也”字,根源还在于这句话中的谓语是什么。

查证之后,可知,这是兼语式的复杂谓语,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至少有两个谓语。本句中,“吾”是主语;“闻”是前谓语;“二世”则是兼语,既承上作宾语,又蒙后作主语;“少子”是后谓语。可以看出,“也”字是用在后谓语“少子”后,也即名词性谓语后,因此,此处“也”字是表示判断语气,译为“是”。

如果我们把这一句断句为“吾闻二世,少子也”,是不是更好理解呢?

相同的例子是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其首句是“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其中的“也”字也不好理解。但倘若我们仔细分析,首先发现这是一个省略句和倒装句,补充省略,调整字序后,真实的句子是“(吾)不知先生何许人也。”在这一句中,省略的“吾”是主语;“不知”是前谓语,“先生”是兼语,承上是宾语,蒙后是主语;“何许人”是后谓语;所以,此处“也”字是用在名词性谓语后,表示判断语气,译为“是”。

这一句,是否也可以断句为“吾不知先生,何许人也”呢?

以前,我看书时也追求快和广。读一本书,略知文义后就换另一本,终无所得。现在,我只想慢读一本书,通过一本书就达成文言文的工具性目标。

今天偶然在B站刷到林群院士的演讲视频《数学那些事儿》。他竟然也讲到,数学学习要“少则多,多则少”。他说,读很多书,没有时间思考,看似知道的很多,实则什么都没有掌握。所以我们要找真传,即使读得少,但是带着思考去读,能把一个问题想明白、想透彻,才是数学学习的正路。

数学如此,语文岂非更是如此?

我想起自己当年上大学时,是真没有学好微积分。因为我着实被它迷住了,想仔细看懂那些定理都是怎么被证明的,以至于期中考试竟然不及格。我询问同学,问他们的分数怎么考那么高,他们说,只要背公式就行了。我又问他们,若如此,那些公式到底怎么来的,弄懂没?他们说,我哪管这个呀,只要背熟公式能做题就行。我恍然,原来这样也可以啊。于是,后半个学期,我也不管懂不懂,背公式就完事了,多大一点事。所以,期末考试,微积分我也考了将近满分。只是,我始终没觉得我懂了微积分,之后,我更愿意学线性代数,甚至概率论都比微积分学得好。

林群院士还说,我们要真正做到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而知沧海。我太赞同他这句话了。于古文而言,读透一本书,不就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吗?

年岁渐长,始觉年长智者所言,皆拂去浮华,字字金玉!

以上。

老子孔子孟子鬼谷子下一句(吾闻二世少子也)(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