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1)

在苏州,市域一体化已成“热词”“热点”。

今年以来,苏州多个重要会议频频强调,要以“大苏州”思维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

近段时间,苏州十个板块纷纷“牵手”,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建交通等多个领域加强深度融合;

在此期间,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动作引来人们的瞩目——打造阳澄南岸创新城和吴淞湾未来城,构建“一主两副”空间格局。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2)

众所周知,园区始终践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这个时间节点抛出新的规划布局,有何深意?

事实上,这是对既有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如果从市域一体化视角来看,这更是园区精准把握机遇,激活内生动力,服务苏州全域格局优化调整的主动作为——

“一主两副”空间格局的建立,将全面强化园区与临界区域的有机融合,拓展园区向外辐射能力;同时推动园区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质转变

因势而谋,以变应变。面向未来的园区,蓄势待发,能量值拉满。

新中心:古城向东

从苏州古城的平江路驱车一路向东,只需要十几分钟,便可抵达金鸡湖畔的苏州中心。

如果说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的历史文化中心,那么苏州中心区域则是苏州的时尚消费中心

以苏州中心为圆点极目四望,你会看见一个商贸区、住宅区、产业区有序铺展,生态景观错落有致的现代之城。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3)

从1994年5月打下第一根桩基开始,人们的目光便从未离开这片土地,也一直津津乐道于“茭白地上起广厦,莲藕塘中垒瑶台”的传奇故事。

事实上,园区的确不负众望。

28年来,园区累计上缴税收8000多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3万亿美元。目前,园区每平方公里GDP产出12亿元,人均GDP达29.2万元,并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六连冠”

从产业上看,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30多家、上市企业62家,近三年更是以平均每个月一家公司上市的速度递增;累计吸引外资项目5000多个,其中10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投资项目166个。

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伴随着产业项目的高歌猛进,园区的住宅、商业、教育、医疗等资源加速集聚。目前这片面积仅有2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10多万常住人口;集聚着大院大所36家、知名高校33家;苏州中心、诚品书店、久光百货、比斯特购物村等成为市民的购物天堂;金鸡湖景区、白塘植物园、东沙湖生态园、白鹭园等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可以说,园区之于苏州,犹如中关村之于北京、张江高科之于上海,已然成为苏州人心目中的另一个“苏州中心”

而在苏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实施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古城为核,向东发展城市新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4)

严格来讲,城市中心并非单纯的地理空间概念,而是指一个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区域或空间。从国际视野来看,“多中心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点布局城市新中心,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古城运转所承受的各种负载,从而更好地实现古城保护与发展;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引导资源利用、城市交通、产业布局,从而有效提升城市运转效率和特色品位

今年以来,园区与吴中携手加快推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建设,吴中与吴江全力打造“一圈一带”交汇点,太仓与昆山更深层次提升协同发展水平,姑苏区与相城区全方位合作提升整体合力,既是以“大苏州”思维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积极探索打造城市新中心的无限可能。

作为苏州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园区发挥在规划、产业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高质量城市新中心,责无旁贷,也信心满满。

新格局:一主两副

都说水是苏州的灵魂和根脉,集齐“江河湖海”,成就了苏州的富庶和繁荣。

而水同样勾勒出了园区的发展版图——以金鸡湖为核心,独墅湖、吴淞江分列在南,阳澄湖、娄江分列在北,共同编织出园区的壮阔发展史。

28年来,园区的进化与蝶变、繁华与荣耀、开放与创新,都在这“三湖两江”的水系格局中蜿蜒流淌。

如今,当打开园区最新发展规划图,在“阳澄南、吴淞北”,赫然标注着两座新城——阳澄南岸创新城和吴淞湾未来城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5)

众所周知,园区坚持“产城融合”和“规划先行、滚动开发”的思路,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而实现了“水乡阡陌”向“现代化新城”的重大变迁。那么“一主两副”空间格局寄托着园区怎样的发展谋划?

如果说金鸡湖作为主中心,是园区科学规划引领凝结出的丰硕果实,那么两个副中心的规划,则是园区从市域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全面强化与周边板块空间及资源要素的一体缝合,拓展向内吸引和向外辐射的能力,从而为城市新中心建设打造坚实“两翼”

金鸡湖板块作为园区最早开发的区域,已经成为集商业、金融、居住、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但是历经多年发展,不可避免存在着设施老化、业态陈旧、配套缺失等问题。

接下来,园区将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全面推进金鸡湖右岸区域改造,对金鸡湖以东3.86公里岸线进行优化提升,引入高奢购物中心、高端酒店和当代美术馆,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核心区。同时实施环金鸡湖商圈活力提升工程,对湖西、湖东、李公堤三大片区进行整体定位,打造“潮流时尚、人文漫享”的活力都市圈

从资源要素来看,扣除水域面积和生态保护带等,园区实际可供使用的土地面积仅有约160平方公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园区的发展。两个副中心的规划,正是园区加快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质转变的契机。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6)

相较于中心区域,阳澄湖南一直是园区发展的薄弱地带。沪宁高速、沪宁城际、京沪高铁、S1号线等汇集交错,将这里分割成多个地块,给开发建设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劣势同样可以转化为优势。未来园区将依托这里便捷的交通系统,高标准建设总部基地、现代服务产业园,推动新加坡中心、克劳利总部、新建元数谷四期等项目,加快高端产业载体导入。同时围绕环青剑湖区域,提升环湖绿化景观、完善休闲游憩场所、推进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居住品质。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7)

作为南部副中心,吴淞江未来城则实实在在承载着园区科创的未来。

近年来,园区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全面发力。而从规划上看,吴淞江未来城涵盖苏州东站、桑田科学岛、上市企业产业园北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等区域;协同区包括吴淞江科创带,统筹科教区、甪端新区、胜浦以及金光产业园,可以说引领着园区创新驱动的方向,潜力巨大。

未来,该区域还将形成“一湾一心、两轴五片”的空间结构:依托吴淞江,打造滨江“多彩绣带”;以东站为中心,打造片区综合服务核心;围绕东站科学中脊和独墅湖大道打造“十字”发展轴线,串联五个片区,形成水绿成网、区域协同的一体格局。

新目标:世界一流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越是历史关键期,越需要打破格局、告别传统的勇气与魄力,越需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与斗志。

当前,园区按照市委决策部署,正大力弘扬“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打造一流的产业新区、一流的开放名区、一流的创新园区、一流的中心城区,奋力向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迈进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8)

何谓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从世界范围看,国外有美国硅谷、法国索菲亚、英国剑桥,国内有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高新区等,这些园区具有一些共性的内涵特征:

拥有引领全球的创新集群;拥有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拥有改变世界的应用场景创新;拥有国际顶尖的人才集群;拥有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坦白来说,对照这些特征,园区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国际知名自主品牌企业数量、城市品质功能和优质服务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

创新需要想象力,发展需要执行力。勇挑大梁、当好尖兵,是园区干部的本色和底色。面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使命,园区干部给出了15个字的答案:

提振精气神、整装再出发、勇攀新高峰。

7月下旬,《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2022-2025)》发布。23页文件,没有华丽的辞藻,满是思路举措“干货”,园区的雄心壮志力透纸背。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9)

城不负人,人定不负城。

从两年前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规划出炉,知重负重的园区干部一直全力拓空间、抢时间,用数字“路线图”轰出实实在在的发展“推背感”——

在产业创新方面,围绕“2 3 1”特色产业体系,积极抢占全球产业创新制高点。2021年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首位,纳米新材料集群成为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江苏软件名园”培育试点。

在平台创新方面,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建设,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开工建设,苏州南医大创新中心、上海大学创新中心、百度全球首个生物计算研发中心落户,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共建长三角科技术要素交易中心,新增7家离岸创新中心。

在生态创新方面,提档升级“金鸡湖人才计划”,发布外国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务19项举措,试行长三角地区外国高端人才互认。出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科创30条,形成“1 8 X”创新政策体系。同时设立了规模15亿元的科创投资基金,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证券化获评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从一张蓝图起步。28年来,这片从烂地泥塘里长出来的现代化新城,叠加了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自主自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创新平台,成为世界看中国、看江苏、看苏州的重要窗口。

从一张蓝图再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园区经验”的指引下,在“园区精神”的感召下,园区必能成为创新集群引领、开放活力充沛、先进产业汇聚、顶尖人才荟萃、城市品质卓越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苏州圆桌市域一体化下的园区新势能)(10)

责编:王子元 编辑:October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苏州圆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