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强者(真正的强者是那些)

01

战国时期,昌国的乐毅和周边的五个小国联合在一起,组建了盟军,攻打齐国。

齐王很生气,他想,泱泱大国,岂能被小国欺负?

齐王命令触子为大将,带着士兵赶到了济水。他对触子说:“快点开战,要不然我灭你全族,掘开你的祖坟。”

触子气冲冲地安排士兵出击,刚刚进入战场,就鸣金收兵。导致大败而归。他本人乘乱逃走了,不见踪影。

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居高临下、恃强凌弱,却不知弱者的愤怒,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就是兔子被惹急了,也会咬人。

只有那些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才能够在隐忍中走远。

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强者(真正的强者是那些)(1)

02

示弱不是无能,而是一个人的修养。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着弟子外出,半路上,大家都坐地休息,有一匹马跑出去,吃了当地人的庄稼。

当地的农人很生气,把马扣押下来了。

子贡主动请缨,去和农人商量。道理讲了不少,口水也说干了,但是农人不愿意归还马。

有一个来自农村的弟子,走到农人面前,说:“您家的地真多,面积那么宽,难怪有马会吃庄稼。”几句拍马屁的话,让农人很开心,把牵马的绳子放开了。

古人说:“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

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学会爱,而不是讲道理。很多事情,是没有道理的。比方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是道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得清?

因此,学会低头,主动认错,主动抬高别人,你反而会显得尊贵,进而得到别人的厚爱和理解。

很多人,习惯了这样想:我强我有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道理,是相互理解。

站在对立面思考,你会发现自己的无知,也会走进对方的心里。笑着待人,你一分钱都没有花,但是对方却有了善意。因此说,你的修为,比身体本身的力量更大。

03

示弱不是认输,而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西周时期,太公吕成为了齐王,周公旦成为了鲁王。

有一天,两个人在一起聚会。

太公吕说,他很尊重贤惠的人,主动奖励有功的人。

周公旦说,他厚爱那些亲切的人,推崇道德和感恩。

因此,齐国经历了二十四代君主;鲁国经历了三十四代君主。他们的国家能够持续,和君王放下姿态、主动接近君子的做法,密不可分。

毫无疑问,所有能长盛不衰的君王,都有一个习惯——礼贤下士。

君王主动在下人面前认输,常常问计于民,这样的言行,不是输了,而是崛起的征兆。

认识时代发展的历程,不要做不合时宜的事情,就像农人遵守“二十四节气”一样,总是能够取得收获的。

秋天来了,树叶都枯黄了,掉落了。大树输了吗?没有,不信你就等一等,到了来年春天,你就有了答案。

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强者(真正的强者是那些)(2)

04

示弱不是愚昧,而是难得糊涂,伪装自己。

春秋时,晋献公要攻打虢国,但是他必须经过虞国。因此,他主动拿出一群马,还有一些玉璧给了虞国的国君,表示友好。

因此,虞国答应了晋献公的要求,让晋军顺利经过虞国。结局就是,晋献公打败虢国之后,杀个回马枪,把虞国也吞并了。他把自己的马牵回来,说:“这些马,又老了一点点。”

自古以来,兵不厌诈。

那些强悍的人,总是主动示弱,让对方以为自己真的没有力量。接下来,就会有戏剧性的一幕——以弱欺强。

有道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用自己的糊涂,去麻痹对手,那么对手就会真糊涂。你借此机会,就可以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情,对手的一切,也都在你的把握之中。

有人说:“威武不能屈。”

有人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在强大和弱小之间,有若隐若现的门,如果你掌握了这道门,就能够自由活动。进了“弱门”,就是蓄力;走出“弱门”,就是强者。

05

示弱不是害怕,而是“不动声色”的勇敢。

人在社会上,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方法:先礼后兵。

如果你一开始就和对方较劲,那么你就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也许就做了鸡蛋碰石头的蠢事。

因此你要学会用“礼物”去试探对手。一来二往,你和对方就熟悉了,你就摸清了对方的实力。能不能赢,你都有了把握。不能赢的话,就等一等,另外找机会。

有一个词语,叫“曲径通幽”,也就是说一些弯曲的小路,才能通向幽静、美丽的地方。你总是走大路,还大摇大摆,就只能看到普通的风景,也说明你是一个俗人。

想要变得勇敢,就要多转几个弯,示弱是必须的“弯路”。正如老子所言,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强者(真正的强者是那些)(3)

06

那些脆弱的人,喜欢争强好胜,就像螳臂当车一样。

心里平和的人,总是低头,不在乎别人的嘲笑,他知道,人生要赢在最后。

学会示弱,要懂得“有理不在声高、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百事无忧”之类的道理。

任何时候,都要说服自己,不要锋芒毕露,要静观其变。吞下了委屈,隐藏了锋芒,其实是放大了自己的格局。

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动而不括,出而有获。”

要懂得,藏器不仅仅是收藏利器,还是主动示弱,以柔克刚。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