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美术的十大问题(机构可不会告诉你这些)

孩子学美术的十大问题(机构可不会告诉你这些)(1)

在画室遇到过很多家长,发现一些共同的疑问。

艺术启蒙怎么教呢?

几岁学素描合适?

为什么我的孩子,以前很喜欢画画的,最近厌学了?

读初中之前把基础美术学好可以吗?

文化课不好,想做美术生

......

所以,有了这篇文章《学习美术の成长计划》。大致结构是每个年龄段大脑认知大概发育到什么阶段?应该怎么去教?应该注意什么?

PS: 以下描述的年龄段,更确切的是指心理年龄。

孩子学美术的十大问题(机构可不会告诉你这些)(2)

4-6岁

4-6岁这个时期属于幼儿的感官和认知发育期,属于孩子绘画发展的萌芽期,更多是一种幼儿本能的自发行为。因此,并不适合过多先入为主的“教”,更多应是营造环境氛围、提供材料道具、设计游戏主题,陪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成长。

7-9岁

7-9岁的孩子,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感受与理解进一步深入,所绘形象的客观特征和细节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开始进入绘画写实的萌芽期,开始追求物象的客观属性,不过这种写实更多还是一种大致意思的描述。

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以孩子为主体,引导孩子去感知这个世界,形成一种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能力,培养孩子主动表达和表现能力,少量的涉及一些美术知识。比如:去发现不同树叶的各种绿色;比如:画出一个故事;比如:发现名画中点线面。

10-11岁

10-11岁的孩子对现实的观察趋于客观,他们开始在意绘画的形象是否逼真,对形象大小的比例掌握逐渐成熟。

这个时期非常敏感,会出现一个分水岭。有的孩子会因为知识乏味、心塞怎么也画不好、没有碰到有趣的老师等原因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也有的孩子会因为掌握了一点造型技巧、发现了色彩关系、来自儿时的绘画自信等原因仿佛打开了新世界,从此着迷画画。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能揠苗助长,着急开始学习素描。需要循序渐进的导入美术知识和技巧,学到一个技巧那叫豁然开朗,突然一堆基础理论那叫枯燥无味。不要局限于画种,水彩、油画棒、彩铅、创意素描都可以尝试,不用系统的学习,尽然带点颜色,感性的色彩能让过程的保持愉悦。

小结

11岁之前,正确的美术教育是以孩子为中心,接受他的天马行空,鼓励大胆尝试和表达,碎片化、少量的切入专业美术知识。如果以老师为中心,去临摹,去画得像,去完成成人的标准,那是在扼杀想象力和兴趣。

孩子学美术的十大问题(机构可不会告诉你这些)(3)

12岁-15岁

12岁开始我认为是学习基础美术的黄金时期,初中学习压力开始变大了,无论是为了将来艺考还是兴趣爱好,每周都可以去画一次,即便是画枯燥的瓶瓶罐罐,都是一次放松的机会,心态上不会太抵触。

如果有计划去考美院附中和美术特长班的孩子,至少需要两年时间系统学习。假如错过了,比如14岁开始学,不用慌张,表面上1年的差距,实际上就两个月的课时,寒暑假集中训练完全可以追赶。

【1】2021年6月11日《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第四条第5项公布,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2】国美附中 70%都能考上中国美院,杭七中45%都能进入九大美院,而全国每年约50万艺考生,被九大美院录取的概率约为3%。

* 很有可能未来几年音乐、美术、书法会成为中考科目

* 中考美术的成功等于半只脚踏入名校

孩子学美术的十大问题(机构可不会告诉你这些)(4)

16岁-18岁

分两种情况:高中开始学美术和从小有学习美术。

情况1 :

高中开始学美术,通常都是文化课成绩一般,又想上更好的大学,所以开始学美术。重点不是在起步晚不晚,8个月从零开始考上九大美院的先例非常多,关键是要对美术的感兴趣。

第一、美术生时间较自由,还会出去采风,这就需要自律,没有兴趣就会划水。

第二、起步较晚,过程肯定艰苦,只有持续保持热情,这需要兴趣支撑。

第三、即便通过集训班的“应试方法”考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以后,部分专业可能不用动笔画了,但是任然需要美术功底。以兴趣为源动力,不断提高艺术素养是终身的事情。

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文化成绩还不错,但是对美术没有兴趣,建议你不要当美术生,弄得不好,文化和艺术两边都没抓住。

情况2:

如果是从小学习美术的孩子,通过长期的沉淀,观察、造型、色彩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只需要保持每周一画,甚至可以去拓展一下更多艺术相关的内容,保持节奏就可以了。

重点是在联考前一定要参加专业集训,这是学习应试“套路”,只是照猫画虎,虽然非常不屑,但是为了考试,还是无奈接受吧。从小保护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终归是有用的,在艺考和大学期间就显现出来了,你的作品会更具灵魂,在上千张作品中睿颖而出。

碎碎念

我在ins上经常能看到很多极具个人特点的绘画达人,她们的作品并不一定技法高超,但是极有感染力、非常独特。我们国内很少有这样的达人,我想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应试性绘画教育的氛围导致的。很多学习多年绘画的人,往往只具备了临摹能力,却并不具备自主创作的能力,这种学习绘画的方式不能成为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人。


绘画的基础训练

并不只是技术上的

也不是习得应试技巧

而是拥有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是观察和思维方式的蜕变

这才是艺术素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