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春尽红颜老出自哪里(一朝春尽红颜老)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叶芝《当你老了》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席慕蓉《独白》
过了三十五岁,我就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老之将至了,“岁月不饶”,古人的这句总结真是精准。白头发悄然增多,眼角纹真的深了,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总是丢三落四,要找东西,可是拉开抽屉,又忘了想找什么。不怪乎约翰·亚当斯三十七岁时就以老人自居,有人请他赴波士顿演讲,他说:“年事已高,不克复作大型演说”。
面对自己的衰老,我们很无辜,生命真是短暂,自己的人生似乎还没开始发力,身体就已开始衰老了。而面对亲人的衰老,我们又很无助。前几日,我父亲左手不太听使唤,我和妻子软磨硬泡,他好歹听话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才两三年的光景,已从腔隙性脑梗变成双侧脑梗,更要命的是CT显示有小脑萎缩症状。尽管大夫告诉我这是老年病,但我还是无法接受父亲一点点衰老的事实,泪水在眼圈里直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想明白秦始皇为何那么热衷于长生不老药。我越来越长吁短叹,妻子说,最反感我叹气的样子。可是,我叹气,并不代表泄气、放弃,我从没有停止过努力,只是觉得世间之事并非努力就都能做到。
步入中年,人却愈发敏感起来。《流放的老国王》一书,看得我几度落泪。“我如同在慢动作电影中看着父亲慢慢滴着血,生命一点点从他身上渗漏出去,整个人的品质和个性一滴一滴从这个人的身上渗漏掉。”这样的描述,有多少当儿女的感同身受。作者阿尔诺·盖格尔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虽然依然充满活力,拥有不失幽默的智慧,但是疾病让他慢慢丧失了记忆和理智,他逐渐失去了他的生活。他就在家里,可“要回家”的渴望无时不在。“父亲就像被流浪的国王一样,不知所措没完没了地四处乱窜”。其实,就是不得老年痴呆症,老人亦是如此。陈丹青记录木心最后时刻的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终于,到那一刻,他很乖,被扶起后,凛然危坐,伸出手,签名有如婴儿的笔画,‘木’与‘心’落在分开的可笑的位置,接着,由人轻握他的手指,沾染印泥——先生从来一笔好字啊,人散了,我失声哭泣……”
据《世说新语》记载,谢安对王羲之说:“人到中年很容易感伤,每次与亲戚朋友别离都会难受好几天。”王羲之说:“晚年光景更是这样呀,只好靠丝竹管弦娱情养性,排遣胸怀,还总怕儿女发觉,破坏了他们的兴致。”老人不仅是易感伤的,更可能丢掉原有的品质。同事说:最愁放假孩子没人带。我说:不是还有她姥姥在家吗?她说:我母亲陪孩子,就是一人一台电视。她的母亲当了一辈子教师,按理说,应该懂得孩子常看电视的危害。阿尔诺的父亲的生活就已“散发出的是麻木淡漠的霉味”,“他觉察到自己已经失去控制能力,无法把握事物,便索性摆脱一切的责任。整天玩纸牌或者看电视,而不去给园子里的西红柿浇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想我们的生命在不停地老去,的确挺可怕,虽说生命正因为有限才有意义——正如如作者所言:“我觉得生命之所以有吸引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死亡。死亡让我对世界上很多事物看得更清楚。”不过这个“有限”实在是太短了。
昆德拉说:我们称之为生命的那无可回避的溃败,在它面前,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理解它。阿尔诺写道:“我想,挺住就是一切,这比战胜病魔更加重要。”诚然,未来你我不可获知,你我又不能掌控世界,别说世界了,就是自己的命运几时掌控过。有时,除了挺住,我们别无可做。
有人说:爱父亲,为他朗读这本书。这本书,在我看来,不只是一本忆述亲情的书,而是在试图思索“人之存在”。作者说:“如果人类长生不老,那么人类将思索得更少,当人类少思索时,生活便不妙了。”人,在思索中珍惜地前行吧。
转眼间,秋就来了。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看着那些枯黄的叶子,看着那些开败了的花朵,不禁让人心生感伤,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葬花吟》。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写尽了生命之残酷,写尽了人生之无奈。“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生命的悲哀是衰老死亡,在这之前,谁也别看不起谁。
——木心
人生的悲剧就在于我们衰老得太早而又聪明得太晚。
——本杰明·富兰克林
书名:流放的老国王
作者: [奥地利]阿尔诺·盖格尔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谢莹莹
出版年: 2014-1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