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看一下三岗边防连在哪,非常年代下三屯的
文/吴补兵
五六年至五八年间,为了贯彻大跃进精神,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以粮为钢、高产卫星”的目标,我们村成立了一个叫“卫星连”的青年组织,它是一个为了大量提高粮食产量的示范组织,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个组织以下三屯村的青年为主,周围村的青年为辅,大都是周至县城关公社阳化管理区的年轻小伙。卫星连的住址选在下三屯村(当时叫下三屯大队),最西头的三家屋里。第一家是吴育杰家,他小名叫吴让梨,是村剧团的一名演员。第二家是杜志明家,杜志明就是杜育省的父亲。第三家是下三屯西门娘娘庙的西厢房。为了卫星连的建设,淳朴的村民们大公无私,做出了牺牲。吴育杰、杜志明把自己家的住房贡献出来,作为卫星连的宿舍和办公的地方,他们两家人分别搬到吴树森和吴俊兴家,吴树森吴俊兴两家各让出一间房,让他们居住、生活。娘娘庙西厢房成了卫星连的灶房。“卫星连”连队有三十几名青年,连队队员吃的是大灶饭,集中住宿。连长是吴俊兴,副连长是吴俊凯,会计是吴兴发。当时做饭的人有周景文、张孝先、舒振友。“卫星连”的青年队员们,劳动之余,也需要文娱体育活动。他们在我村第14生产小队的大场里栽了两个木制的篮球杆。在农闲休息时,青年们可以在篮球场上打篮球。雨天休息,他们在宿舍里吹、拉、弹、唱,文化娱乐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卫星连”的主要工作是耕作卫星田。因为下三屯西门外的土壤深厚,土地肥沃,所以把卫星田的地址选定在了下三屯西门外。“卫星连”共耕种了50多亩土地。其中十亩为高垅田,高垅田是卫星连一块示范田,才是真正的卫星田,高垅田是卫星连的三十几个小青年用黄土垫起来的。这些小青年,每人穿一个红背心,胸前和背后都印着“卫星连”三个大字,每人推着一辆木制的推车,看起来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从远处的地里推来黄土,把那块方位在小路上的十亩地填得高高的,比周围的土地高出三四十公分,这样就造就成了高垅田。高垅田是“卫星连”的试验田,也是最好的卫星田,这块地有很多特别的设施。整块高垅田地下60公分的地方,设置有通气管道,管道上有通气孔。管道是用铜瓦箍成的,他们把两个铜瓦一合,在铜瓦的边缘上刻上两个小凹半圆,两个同瓦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小圆孔,这个小圆孔可以直接把空气透入地下,铜瓦首尾相连,就形成一个长长通气的管道,有了这样的管道,地底下就透有空气了。这一排排的通气管道,大约相隔一米左右,互相连通,最后排出地面。为了地下空气流畅,在地的两头还建有好几个高烟囱,地头设有为地下管道加热的烧火土坑,需要给土壤加温时,他们在坑里点燃柴火,热空气就进入了地下的通气管道,从地另一头的烟囱排出,卫星田的地温也就升高了,既避免粮食作物受冻,也促使它们在合理的温度下快速生长。
"卫星连”在我们村西外面的地里,也就是现在的四屯中心小学校址那一块儿,建有一个打麦场,供碾打小麦用。场边盖有一座小场房,场房里面有火炕,是看场人休息睡觉的地方。打麦场旁边栽有两根三丈多高的木杆,木杆顶端各有秋千。一个上面钉着一个木制的卫星模型,另一个是火箭模型,这是卫星连的标志,它们的寓意是,这里粮食产量要象放卫星似地大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要像发射火箭一样蒸蒸日上!“卫星连”在耕作50亩高产田和10亩卫星田的过程中,一直不断探索提高粮食产量的耕种方法,他们积极地搞科学实验田。在高垄田的旁边,有一块一亩多地的精品试验田,在这块田里,田地被分成面积为五六平方米的小方格子,小块地旁的土塄子上面可以走人。每一块地里都种着不同品种的小麦,都树有一个木制的小牌子,写着小麦的品名。到了成熟的季节,走近试验田一看,不同品种的小麦有不同的特点,有高的、有矮的、有麦芒长的、有麦芒短的。一种小麦叫″秃和尚",它是没有麦芒的;有的麦穗儿很白、有的麦穗儿很黄、还有一种小麦,它的穗儿是咖啡色;有的麦穗儿很大、有的麦穗儿很小。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整个试验田的景色真是美丽极了。有一天,我见实验田里有人就问他,那个麦穗儿最大的小麦叫什么名字?他说叫“瞎石八”。意思是说,在最不好年景,每亩地也可以出产一石八斗小麦。在试验田的边上,挖有一个两三米深的土坑。坑边有台阶,人可以上下。坑的边缘上面的田地种着粮食作物,卫星连的队员从土坑四壁,也就是土地的剖面,查看农作物的须根,在各个时期的生长长度。可见他们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花了不少的心思,做了不少的研究。高垅田的旁边另外还有一个深坑,是“卫星连”的沤肥坑。农闲季节,连队的队员出去割青草,回来后一层草一层土的填下去,第二年就变成肥料了。为了积肥,卫星连的小青年还开展了打狗运动。他们在下三屯村子拉网式搜寻,见到谁家有狗,就拉来把它打死,沤在田头的一个个大水缸里。在高垅田旁边放着二十几口大水缸,水缸里装满屎尿,专门沤死狗。死狗经过半年多沤化腐烂,就变成肥料了。我就亲眼见小青年把一条一条的狗,从我家门前的小路上拉到卫星田的沤肥坑里。那时候,正是大兴共产主义之风的运动,所以青年们到任何一家去捉狗,家里人都不敢说什么,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家的狗被他们捉走。但我们村有一只狗是没有被打死的,那只狗就是现在南门杜志修家的,这只狗很聪明,一见生人要逮它,就翻墙跳河,钻进他家门前的苇子园,逃得无踪无影。青年队员去了好几次都没有逮住它。在那次打狗运动结束后,这只花狗多活了十几年,也算万幸。在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兴浮夸之风的年代,“卫星连"的故事真不少。那年,“卫星连”十亩高产卫星田的小麦,收割碾打完毕,要迎接人民公社验收团的验收。在将要验收的前一天晚上,连长组织十几个青年,从另外的打麦场里装了十几大口袋小麦,扛到了卫星田所碾打的麦堆前,全部添了进去。第二天,验收团经过测量称重,确定亩产小麦一千八百多斤。“卫星连”也因此受到了奖励,获得了一面锦旗。随着大锅饭大跃进的结束,“卫星连”这个青年的组织也转型了。五九年到六零年,周至县多种经营局,给我们村的东北建了一个养蚕的蚕场。帮我村盖几十间养蚕室,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帮助农民养蚕致富。“卫星连”的青年队员也随之转入下三屯蚕场,更名“青年队”。蚕场后来又被叫作农场。过了一年多,下三屯西门的几家人也各自搬回了自己的家居住,轰轰烈烈的“卫星连”和后来的“青年队”也解散了。
作者简介:吴补兵,周至四屯镇人。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也爱写诗。兴趣广泛,已经退休,现在住西安未央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