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滞销怎么解决(白菜滞销农民大哭)

白菜滞销怎么解决(白菜滞销农民大哭)(1)

□刘晓(青岛大学)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白菜滞销农民大哭”的视频,发布者是@楼店光头二哥,他自称是河南商丘的菜农,家里辛苦种植的白菜遭批发商大砍价,500斤白菜只卖到了30块。事情引发关注后,当事人却称,“我那是拍着玩嘞,我想能涨涨粉丝是不是?粉丝涨得快。”(12月2日 极目新闻)

此视频之所以有巨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大部分网友认为该视频是真的,出于同情,网友们纷纷点赞、转发、甚至有些希望购买蔬菜给予帮助,然而就在此时,直播中大叔“只是想拍着玩”的言论给了网友们一记耳光。既是拍着玩,为何大叔不贴上“纯属虚构”的标签,该行为无疑是在哗众取宠,通过欺骗大众来博取流量。

前一秒涕泗横流,后一秒瞠目结舌,由短视频“摆拍”造成的反转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真实和虚构之间,社会的同情心、信任感被高度的透支掉。“假亦真时真亦假”,一次次反转、欺骗之下,善良将会变得越来越谨慎,长此以往,公众对社会的信任感、同情心也将持续下降。

而在贫瘠的社会信任感之上,又会生出一片怎样荒凉的景象。截至到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市场用户规模已达9.62亿,短视频平台也早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男子声泪俱下的视频是假的,但农产品滞销是真的,这条虚构的短视频给那些真正农产品滞销、需要帮助的农民带来了真实的负面影响。当网友再次面对类似的诉求时,只能望而却步,这样看来,“纯属虚构”标签的缺失透支的是一个群体的希望。

平台对创作者监管并在传播过程中对视频进行分类,往往被认为是划清虚实边界最有效的治理措施。在想象中,短视频平台像一个巨大的筛选机器,将不同视频贴上虚实标签,自然就能予受众以警醒。可在现实中,去贴“纯属虚构”的标签并不像“危险动作,请勿模仿”那样简单,在面对生产者上传的视频时,平台没有对虚实评判的依据,很难进行判断。因此平台在划清短视频虚实边界的工作中是关键、高效的一环,但仍处于被动地位。

短视频虚构,平台从何得知?一方面,短视频平台需完善审查和举报机制,应该引入第三方机制对造假行为进行判定,对虚构但并未进行标注的短视频一律下架。另一方面,需提高短视频创作者媒介素养和道德操守,促使其主动标注“纯属虚构”标签。通过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让短视频创作者明确问题严重性,通过加强平台审查机制,消灭创作者侥幸心理,以此来倒逼创作者提高自觉意识,要求短视频创作拍摄者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贴上“纯属虚构”标签的操作只需要几秒,而要做到措施真正有序、长久地运行,是消除创作者侥幸心理、提高自觉性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